本文嘗試跳脫傳統五禮(吉兇軍賓嘉)架構論述模式,并不試圖面面俱到卻失之靜止地描摹北魏五禮,而是在描摹出北魏禮制宏觀圖景的前提下,采用以點連線的方式,依次選取四個在時段上有所牽連的,關涉拓跋原始禮制與華夏典制碰撞、沖突、交融乃至轉化的禮制之“點”:羽真、神部、耤田方位與九錫,深入挖掘點的意蘊,明晰其背后的政治、經學關節,而后以線連接,勾勒出北魏禮制演變的脈絡,并揭示脈絡下顯隱的禮制抉取標準。本文是國家社科基青年項目“北魏禮制變遷研究”(項目編號:18CZS014)的結項成果,部分內容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學術月刊》《社會科學戰線》《東岳論叢》《文獻》《華夏考古》《中國中古史集刊》《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會刊》等刊物發表。
劉凱,男,1988年11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歷史學博士,主要研究興趣集中于魏晉南北朝史與禮制史。先后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學術月刊》等期刊發表《北魏“神部”問題研究》《從“南耕”到“東耕”》《奚康生之死與其反復》等論文三十余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全文轉載及摘錄。主持并結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中國社科院青年科研啟動項目1項,獲得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10批特別資助與第61批面上一等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