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黑格爾承認理論為邏輯隱線,以自由和承認為價值歸旨討論了黑格爾公民教育思想體系。首先,比較全面地介紹和分析了黑格爾承認理論的產生、體系和內容,梳理了黑格爾公民教育的教育起點、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原則、教育路徑和教育方法,論述了黑格爾公民教育思想自由倫理教育自由的承認邏輯,總結了馬克思對黑格爾公民教育思想的批判和繼承,進一步論證了黑格爾公民教育思想和承認理論對馬克思思想形成的意義。最后,重點論述了黑格爾公民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及對我國公民教育的啟示意義。
吳暇,博士,長春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一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本人多年來一直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相關研究工作。公開出版學術編著2部,教材1部;幾年來獲批相關各級各類科研項目十余項;發表相關科研論文18篇,其中高級別論文5篇;論文獲得吉林省倫理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一項,論文獲得吉林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理論研討會征文三等獎一項。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作為教育者的黑格爾生平
一 作為家庭教師
二 作為中學校長
三 作為大學教授
第二節 當代中國公民教育的新需求
一 當代中國主體性困惑的新問題
二 黑格爾公民教育思想研究的現代性意義
第三節 相關概念闡釋
一 承認理論
二 主體間性
三 公民教育
第二章 作為黑格爾公民教育思想邏輯主線的承認理論分析
第一節 黑格爾承認理論概述
一 黑格爾承認理論產生的歷史背景
二 黑格爾承認理論的思想來源
三 黑格爾承認理論的內容
四 黑格爾承認理論的承認環節
第二節 承認理論是貫穿黑格爾公民教育思想的邏輯主線
一 黑格爾公民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相互承認的倫理公民
二 黑格爾公民教育的內容是主客體的相互承認
三 黑格爾公民教育的途徑是相互承認
第三章 黑格爾公民教育的承認邏輯
第一節 人之自由本質的絕對承認
一 自由是人的屬性和本質
二 自由實現的三個階段
三 自由是自我意識經驗的結果
四 自由是對自由主義的揚棄
五 自由實現于主客體相互承認
第二節 倫理是自在自為的自由
一 走向倫理是人的必然
二 倫理實現了主客觀精神的統一
三 自由在倫理精神中得到復歸
四 個體在倫理異化中形成承認關系
第三節 公民教育使人符合倫理
一 教育打磨人的任性
二 教育培養人的普遍性
三 教育培養人的倫理性
四 教育培養人的承認思維
第四節 自由是倫理教育的結果
一 倫理教育使主體認識自由
二 倫理教育培養主體自由能力
三 倫理教育實現個體自由
第四章 黑格爾公民教育的體系
第一節 黑格爾公民教育的起點與目標
一 黑格爾公民教育的起點
二 黑格爾公民教育的目標
第二節 黑格爾公民教育的原則與內容
一 黑格爾公民教育的原則
二 黑格爾公民教育的內容
第三節 黑格爾公民教育實現的路徑與方法
一 黑格爾公民教育的路徑
二 黑格爾公民教育的方式
三 黑格爾公民教育的教化過程
第五章 對黑格爾公民教育思想的評析
第一節 黑格爾公民教育思想評述
一 黑格爾公民教育思想的歷史地位
二 黑格爾公民教育思想的歷史局限性
三 對黑格爾公民教育思想局限性的澄清
第二節 馬克思對黑格爾公民教育思想的批判和繼承
一 馬克思對黑格爾公民教育思想的批判
二 馬克思對黑格爾公民教育思想的繼承
第三節 黑格爾公民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
一 為世界各國公民教育提供參考借鑒
二 為解決當代現代性問題提供理論基礎
三 為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提供思維導圖
第六章 黑格爾公民教育思想對我國公民教育的借鑒意義
第一節 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學理論的借鑒意義
一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理論
二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與客體關系理論
三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規律理論
第二節 對我國當代公民教育的借鑒意義
一 重視家庭倫理教育
二 創新學校公民教育
三 完善社會公民教育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