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谷》收錄泉的六篇敘事作品。
他習慣在小說里,配備一些“白板”,把平時偶得的詩句放進去。四周,飄浮的短詩,做夢會夢到一些,走路時也會撞到一些。小說“白板”的存在對他的寫作而言像某種可供意識呼吸的曠野。
你現在看見的這些文本嚴格來講并不算“小說”,它們演繹的實則是一種“詩的泛化”的過程,像分子布朗運動。“詩”,可能從字里行間任意的角落蹦(或算)出來。
不用前置任何的經驗觀,一動筆,碰到什么就引入什么。即“燒寫”:以極高的熔點溫度去煉化所有信息,所見所感無一不能入文。
寫作者,沒必要把自己局限在學科背景共享的某種單色系語境。人本身是處在信息洪流之中的,不妨成為“集成電路”,大膽去與周圍的一切場景接駁。人可以成為中央管理室,與無窮的熱詞接駁。原創者要讓一種原創成立,更多的是要有對交叉信息的處理能力。
◎ 憑直覺涌現的質感世界
本書有著呼吸般的現實質感(植物、昆蟲、月亮、鹿、飛鳥、雞),又借助數學函數、古典文學、生物學與哲學的直覺,讓多維世界從事物裂口涌現。
前現代的自然世界與快速迭代的現代文明,在文本中并置,仿似科幻,又躍出于科幻。
◎ 從作者身份中靈魂出竅
泉從單色系的作者身份中解束,剝去主體的有限。如舍棄了細胞壁,卻獲得更大活力的生命體。讓自己如囫圇吞吃信息的怪物,把自己作為即時反應的機器。
在AI興起的時代,提前“以無照有”,用不占有去占有。去通感,去觸電。在看似放棄作者性的寫作中,探索新的原創。以重塑表象的貫通之力,召喚書寫的可能性。
◎ 廣義的自傳性
陌生與經驗的互寫,空盈與充斥的互寫,抵達更廣義的自傳。
◎ 素白設計與裸脊裝幀
采用素白護封 + 裸脊式裝幀,容納近六百頁的內容。內封擊印Π字符,是一扇門,也代表平衡。在腰封切出一個呼吸的缺口。
合攏時人畜無害,180°展平打開后,繁復、離散的世界,則立體地呈現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