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系列教材 人體工程學與室內設計(第三版)
定 價:¥42
中 教 價:¥32.76 (7.80折)
庫 存 數: 1
本書為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系列教材。全書對人體工程學的起源、內容、方法,以及人體活動、人的作業區域、人的感官與空間環境設計的關系等知識都做了較深入的介紹與闡述;對環境藝術設計中人體尺度、活動的空間與各類環境設計的聯系做了一定的探討與研究。特別是考慮到以前的相關教材很少涉及室外環境設計方面內容,書中對人體工程學與室外景觀設計的關系作了一些有益的補充。全書內容全面而豐富,較深刻全面地反映了人體工程學與環境藝術設計的關系。
本次修訂,更新了部分數據,也補充了部分資料,如人體工程學與家具設計圖表(床柜桌椅凳等),更重點增加了老年設施相關內容。每章還增加設置了教學目標、課程思政等內容,教材內容體系更完整。
設計服務于人。人類的生活離不開物質設施,這些物質設施可以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服務,它們有些成為生活和工作的工具,有的構成了人類生活的空間環境,人們生活的質量和工作的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些設施是否適合人類的行為習慣和身體方面的各種特征。所以以人為本的設計應圍繞人類的行為習慣。要使設計真正達到以人為本的目的,認真研究人體工程學這門課程是必不可少的。 人體工程學又稱人類工學或人類工程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展起來的一門新學科,它是根據人體解剖學、生理學和心理學等特征,了解并掌握人的作業能力的極限和行為習慣,使器具、工作、環境、起居條件和人體相適應的學科。它以人機關系為研究的對象,以實測、統計、分析為基本的研究方法。從環境設計的角度來說,人體工程學的主要作用在于通過對于生理和心理的正確認識,為確定空間場所范圍提供依據,為設計家具、設施等提供依據,為確定感覺器官的適應能力提供依據。 本書對人體工程學的起源、內容、方法,以及人體活動、人的作業區域、人的感官與空間環境設計的關系等,都做了較深入的介紹與闡述;對環境藝術設計中人體尺度、活動的空間與各類環境設計的聯系做了一定的探討與研究,特別是考慮到以前的相關教材很少涉及室外環境設計方面的內容,本書對人體工程學與室外景觀設計的關系做了一些有益的補充,內容全面而豐富,較深刻地反映了人體工程學與環境藝術設計的關系。 本書自出版以來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也得到了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與推薦。為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密切和環境設計專業的關系,彌補前兩版遺漏與缺失,特此進行了修訂。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本書也將不斷進行更新、完善。限于編者水平,書中不足之處還望廣大師生提出批評指正,為本書的再版,為環境設計專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編 者 2023 年3 月
劉昱初,山東菏澤人,畢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現任教于山東建筑大學藝術學院,主要從事專業教學工作,教授人體工程學、賓館酒店設計、辦公空間設計和商業購物空間設計等課程。
前言第一章 緒論1第一節 人體工程學的起源與發展1第二節 人體工程學研究的主要內容與方法3一、人體工程學研究的主要內容3二、人體工程學的研究方法3三、人體工程學與環境藝術設計的關系5第二章 人體工程學基礎 12第一節 人體測量 12一、人體尺寸的差異 12二、百分位的概念 15三、平均值的謬誤 15第二節 常用人體尺寸及應用范圍 16一、身高 16二、眼睛高度 16三、肘部高度 17四、挺直坐高 17五、正常坐高 18六、坐時眼睛高度 18七、肩高 19八、肩寬 19九、兩肘寬度 20十、臀部寬度 20十一、肘部平放高度 21十二、大腿厚度 21十三、膝蓋高度 22十四、膝腘高度 22十五、臀部膝腿部長度 22十六、臀部膝蓋長度 23十七、臀部足尖長度 23十八、垂直手握高度 24十九、側向手握距離 24二十、向前手握距離 25第三節 感官與環境藝術設計的關系 25一、視覺與環境藝術設計 25二、聽覺與環境藝術設計 31三、觸覺與環境藝術設計 36第三章 人體工程學與室內環境藝術設計 38第一節 室內環境設計概述 38第二節 人體工程學與家具設計 39第三節 人體工程學與家庭生活空間設計 48一、人體工程學與住宅室內設計的基本要求 48二、室內空間性質與人體工程學 49第四節 人體工程學與公共建筑空間設計 79一、辦公空間設計 79二、商業空間設計 82三、餐飲空間設計 83四、展示空間設計 88五、康養空間設計 91第四章 室外環境設施設計與人體工程學102第一節 步行設施與人體工程學103一、步行距離與寬度103二、踏步、汀步與坡道103第二節 服務性設施與人體工程學107一、坐具108二、亭、廊、花架 111三、電話亭112四、信息系統114五、垃圾箱114第三節 交通設施與人體工程學116一、候車亭116二、護欄與護柱116三、防眩設施116四、人行立交117五、停車設施118第四節 游樂設施與人體工程學123第五節 植物種植與人體工程學126一、道路綠化種植126二、廣場綠化種植127三、植物材料的質地與環境設計127四、植物材料的色彩與環境設計128第六節 無障礙設施設計與人體工程學129一、無障礙設施的基本形式和設置方法129二、其他無障礙設施130三、無障礙道路設計130四、人行天橋和人行地道132五、建筑物各部分的無障礙設施132第七節 室外照明設施與人體工程學134一、城市人行道照明設計134二、居住區步道照明設計134三、濱水步道照明設計135四、商業步行街照明設計135五、廣場照明設計136六、人行天橋、人行地下通道照明137七、綠化照明設計137八、雕塑照明139第八節 建筑外環境與人體工程學140第五章 人的行為心理與室外環境設計142第一節 室外環境概述142一、室外環境的含義142二、室外環境的特點143第二節 環境知覺144一、環境知覺的性質144二、環境知覺的特點145第三節 人的環境行為心理148一、外部空間中人的行為習性148二、個人空間150三、領域性與領域153第四節 環境行為心理與環境藝術設計156一、基于行為心理的外部空間設計156二、室外環境人性化設計的基本途徑159參考文獻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