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重癥醫學是近30年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我國在1985年7月正式批準重癥醫學為一門獨立的臨床二級學科,急重癥醫學才真正走上了發展的道路。近十年間,重癥醫學得到了迅速發展,重癥患者的生命支持技術水平直接反映醫院的綜合救治能力,體現醫院整體醫療實力,是現代化醫院的重要標志。急重癥醫學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推動。目前各院校開設了急診和重癥醫學課程,但急重癥相關方面的教材尚缺。本書將為從事急重癥醫學的醫學生以及臨床醫生提供必要的知識儲備,為急重癥醫學人才的培養提供強大的支撐。本書還可以作為急診醫學和重癥醫學專業的教學參考書。
宮曄,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導,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復旦大學華山醫院碩士、博士畢業,美國密西根大學(UM)博士后,上海市領軍人才。 曾作為訪問學者在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總院(MGH)、哈佛大學布萊根和婦女醫院(BWH)醫療機構進行臨床交流。主要從事重癥神經系統疾病,包括重癥腦血管疾病,重癥顱腦創傷,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膿毒癥腦病等常見重癥疾病的診治。已培養博士生16人,碩士生8人。共發表學術論文 共發表學術論文 共發表學術論文 10 0余篇。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子課題、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項目”子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重點專項、上海市申康中心重大臨床研究項目、上海市科委及衛健委課題等。曾獲華夏醫學科技獎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上海醫學科技獎三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上海市優秀發明選拔賽優秀發明獎等多項獎項。
童朝陽,男,內科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急診科主任。長期以來從事急危重病人的搶救與治療,尤其擅長膿毒癥、多臟器功能衰竭、急性中毒以及疑難復雜等重癥病人的綜合治療。1998年赴美國Oregen Sciences University進修學習,學習危重病患者急救理論與技術以及院前急救的管理。近年來主要從事膿毒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病機制和分子流行病學方面的研究,先后獲得多項復旦大學、上海市公共衛生重點學科課題和上海市科委自然基金、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及上海市中醫系結合平臺建設項目資助,已培養碩士研究生20名、博士研究生11名。2018年獲得全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優秀專業基地主任”榮譽稱號。目前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SCI論著近30篇,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著42篇。
申 捷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上海市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復旦大學化學傷害急危重病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急性中毒救治技術培訓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急危重病中心主任。上海市公共衛生重點學科、上海市金山核化傷害應急救治中心、復旦大學“985”優勢學科帶頭人。承擔國家科學自然基金、上海市科委重點基金等20余項,獲部級等科技成果多項。發表論文約100篇,SCI 29篇、權威“A”22篇,主編參編專著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