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行為學是現代管理科學的一門核心課程。本書研究并回答了工作組織中的個體、群體行為模式是怎樣的,它們之間如何互動,個性如何影響工作績效,如何激勵員工,如何應對組織的環境變化進行組織變革等。本書詳細論述并分析了組織中的各種現象,其內容包括組織行為學概述,知覺、歸因理論與個人決策,個性與心理測驗,價值觀與態度,激勵理論及其應用,群體心理與行為,管理溝通,權力與政治,領導理論,組織文化,組織變革與發展,員工心理健康,共十二章。
《組織行為學簡明教程(第4版)》語言通暢、條理清晰、結構嚴謹、例證風趣、體例活潑,既方便教師教學,增加課堂教學氣氛,提高教學效果,也方便學生自學,十分適合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本科和專科教材或者企業員工的自學讀物,也適合作為網絡課程及組織行為學相關培訓的教材或輔助教材。
前 言
《組織行為學簡明教程(第 4 版)》是《組織行為學(第 6 版)》(陳國海,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 年)的精簡版,旨在為我國全日制普通院校和職業院校經濟管理類本科和專科的專業課程、選修課程、網絡課程、自學考試課程和企業員工自學提供方便。
本書第 1 版自出版以來,深受廣大院校老師,尤其是教授網絡課程老師的喜愛。筆者為了增強本書的實用性和適用性,在第 4 版中,除了注意每章節的正文內容少而精外,還在正文之后增加了思考練習題、心理測試、管理游戲、案例分析以及討論辯論題等內容,以使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在編寫過程中,筆者力求在以下六個方面做出特色。
第一,內容簡潔,科學嚴謹。
本書對每章正文的理論闡述盡量做到“少而精”。正文中的例證和正文后面的心理測試、管理游戲、案例分析等內容都經過精心挑選,嚴格控制數量和質量。除了簡明扼要外,本書還注意內容的科學嚴謹性,仔細推敲每部分內容的科學性和邏輯順序的合理性。第 4 版對第十一章(組織變革與發展)進行了較大修改,增加了不少組織發展的內容。
第二,例證說明,通俗易懂。
本書在每個章節中都適當采用一些例證來說明相應的概念、原理和方法。這些例證占用了正文的部分版面,內容通俗易懂,旨在介紹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管理心理和組織行為的某個方面的事件和具體做法,能夠較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接受教材所闡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這些例證對于缺乏企業實踐和工作經驗的大學生而言有很大啟發,對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企業員工也有借鑒作用。除了主要介紹國有大中型企業、外資企業或者跨國公司的例證外,本書還介紹了一些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來自中小企業的真實例證。
第三,思考練習,作業布置。
本書在每章正文之后均提供了相應的思考練習題,題型包括選擇題、簡答題和學以致用等。課堂上,教師可以有效地通過習題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也可以通過相關的練習檢查自己對本書內容的掌握情況。本書還從理論結合實際的角度設計了作業。教師可布置作業,學生課后完成調研或者作答之后提交結果并由教師評分,作為總評成績的一部分。本書末尾附上了所有的選擇題及部分管理游戲的參考答案。
第四,心理測試,管理游戲。
本書在部分章節正文之后提供了相關的心理測試,供學生自測或教師教學使用。每種心理測試盡量注明完成該測試大約所需要的時間,師生在使用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加以選擇。本書提供的心理測試內容比較新穎,經過筆者的測試和修訂,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并盡量提供相應的常模供解釋測試結果時參考。體驗教學是管理學科教學的一種重要方法。本書在貫徹體驗教學方式時,力求采用游戲、情境模擬、角色扮演、戶外拓展等多種形式的身心互動,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充分體悟組織行為學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規律。本書盡量在每章正文之后提供與本章內容相關的管理游戲,教師可根據場地、器材和時間來靈活選擇開展。如果對教學中使用的某個管理游戲不熟悉,應該認真閱讀游戲規則,并且在課前精心準備,還可進行必要的預演。
第五,案例分析,討論辯論。
本書選用的案例主要根據知名企業的案例改編而成,力求簡潔短小,盡量不超過兩千字。案例可供課堂或者課后討論。課前可要求學生預習,讓學生事先熟悉案例的背景材料和內容,這樣有利于節約課堂討論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限于篇幅,每章只提供一個案例。對于案例分析,筆者要求學生做到:① 理論聯系案例,運用所學理論分析案例;② 緊扣所討論的問題和案例實際,避免泛泛而談;③ 自圓其說,邏輯條理清晰。根據每個章節的熱點、難點、興趣點,本書在每章正文之后盡可能提供討論辯論題。教師授課時可重點圍繞這些問題組織學生展開討論或者辯論。辯論時可將整個班級或者部分同學分為正方和反方,由教師或者選舉出來的學生則作為主席或者協調人。這些討論題或辯論題還可以放到局域網,讓師生參加線上討論。
第六,從我做起,學以致用。
這主要是針對當前工商管理畢業生“眼高手低”“理想化”“知行脫節”“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的現狀而提出來的一個課題。在組織行為學這門課程的基礎上,本書首先結合大學生生活、學習、實習、社團活動及勤工儉學和高校管理的實際,設計了相應的例證、思考練習題和討論辯論題,專門設置了“學以致用”題型,這種題型可以作為學生的課外作業,也可以供課堂討論。其次,在正文內容上,增加了將現有理論和知識應用到實際中的方法指導,如第五章“如何運用內容型激勵理論”“激勵理論的跨文化適用性”“構建有效的激勵系統”,第七章“有效溝通和改善溝通”等內容。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這些環節,使學生活學活用,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課程教學和培訓的實際效果。
因為版權問題,第 4 版僅提供了兩個教學錄像(三個和尚的故事和海爾砸冰箱—質量意識)。通過訪問清華大學出版社網站(http://www.tup.com.cn)可獲取本教材的 PPT 演示文稿。為方便教師教學,減少教師備課的工作量,我們特地制作了本教材的配套資料包, 內容包括:① 教材 PPT;② 正文后的習題解答;③ 中英文課程教學大綱;④ 課程考試大綱;⑤ 教學進度表;⑥ 習題題庫及解答;⑦ 考試 AB 卷及解答;⑧ 教學視頻;⑨ 教學方法指導。如有需要,可與我聯系,我的電子郵件地址為 gdhrs@vip.163.com。
本書主要由陳國海教授/博士獨立撰寫和統稿。為本書再版提供幫助的人員有鄧婷編輯,戴素強、鄧曉雨、羅鈺玲、線雪峰、黎思、林煥成等研究助理,廣州市八方錦程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深圳市西點探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提供了例證。在此,筆者對他們的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陳國海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商學院教授
廣東省人力資源研究會秘書長
香港大學心理學博士
2020 年 6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