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共7個項目23項任務,包括列車操作相關知識、司機交接班作業、列車整備作業、段(場)作業、正線運行及操作、折返作業、非正常情況下的運行及操作。涉及的能力要點、知識要點和素質德育要點均從“電動列車司機專業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提煉而出,每個任務既有知識內容、又有實訓工單,采用業務學習、案例剖析、問題討論、實訓指導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基礎知識水平。針對學生的不同知識需求和技能水平高低,教材中穿插“小貼士”,部分項目后還設計了“拓展與提高”模塊,為不同院校根據自身情況合理設置課程深度和課時提供基礎。
“十三五”以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繼續保持迅猛態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鼓勵利用既有鐵路開行城際列車,形成多層次軌道交通骨干網絡,高效銜接大中小城市和城鎮。實行公共交通優先,加快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快速公交等大容量公共交通,鼓勵綠色出行。”可以預見,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將越來越多元化。根據各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規劃,預計2020年末全國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總和將達到8565km。
伴隨軌道交通的發展,相關設備制造技術和系統研發水平也在不斷攀升。城市化進程對行車安全、運輸效率和節能環保提出了新的要求,技術先進、性能穩定、效率優先的全自動運行系統已成為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運行控制系統的發展趨勢,與此對應地,高等院校應當調整人才培養標準,加大城市軌道交通各專業的交叉融合,培養業務扎實、適應多專業聯動、一專多能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電動列車司機是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企業的傳統工種,在全自動運行系統的發展浪潮中首當其沖將受到影響,但技術革命不會降低對司機的要求,反而將提升司機的工作難度,改變崗位職責的重心,例如應急搶險工況下的快速應對能力。而另一方面,全自動運行系統帶來人機配合機理的重置,司機長時間處于“看護者”而非“駕駛者”狀態,在“安逸”狀態下保持高水平的基本技能也是未來的人才培養重點。
本書在第1版的基礎上,結合當前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現狀與趨勢,適應職業教育“三教改革”精神,貫徹產教融合新思路,依據教育部《高等職業學校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技術專業教學標準》和交通運輸部職業資格中心《城市軌道交通列車司機職業標準》,完善了符合高職學生能力要求的、以電動列車司機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為基礎的項目化教學內容。并配有與司機業務模塊相對應的實訓任務單,在提高技能和知識水平的基礎上,適應“思政進課堂”,結合各任務內容提出對應的素質目標和德育目標,并在實訓環節中貫徹德育培養。
本書共分為七個項目,由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毛昱潔在第1版的基礎上修訂與主編,由北京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姚淑鵬主審。項目一(列車操作認知)由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單曉濤編寫,項目二(司機交接班作業)和項目六(折返作業)由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李偉編寫,項目三(列車整備作業)由毛昱潔和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陳宇編寫,項目四(段/場作業)由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陳宇編寫,項目五(正線運行操作)、項目七(非正常情況下運行操作)和緒論由毛昱潔編寫。在修訂過程中,本教材得到了地鐵企業許多一線司機朋友的幫助,在此致以深切的謝意!
借本書修訂出版之際,希望能與同行加深交流,得到批評和指正,以進一步改進、充實和完善工作成果,更好地為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的人才培養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