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包括: 道派大學: 道家宗師都做到了超然物外嗎 ; 道家源始: 巫師的化身還是史官的變異? 道門曲藏: 道門經典都是修仙秘術嗎? 治世策略: 無為而治到底是“治”還是“不治”? 道家流派: 道學都是教人無念無欲嗎等。
自老子創立道家以來,“道”這一看似簡單的漢字,衍生出無數對中國幾千年思想文化影響深遠的經典名句和哲學道理。有關“道”的人生哲學也深刻融入人們的生活當中,對中國人的民族心理及國民性格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21世紀的今天,生活的富足并沒有讓人們內心的欲望止息,反而越來越喧囂、膨脹。而道家智慧中蘊含著大量對人生的洞察與探討,即使放在現今社會來看,也有相當強的借鑒作用。對于當代社會的我們來說,若能“取其精華”,必定對生命產生更深刻的理解,活出更有價值的人生。
季風,知名教育專家,退休前曾就職于山東省某地區教委,退休后主要從事國學類的研究與創作。先后出版過《北大國學課》《功臣的非正常死亡》《輕松學國學》等圖書,深受讀者喜愛。《北大國學課》自2013年3月出版以來,連續加印十余次,名列全國歷史類暢銷榜前五名,新世界出版社2013年暢銷榜第3名,2013年度全國暢銷的歷史讀物之一,2014年暢銷的國學類圖書。
第一章 道派大家:道家宗師都做到了超然物外嗎?
1.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嗎?... 003
2.道家與道教有什么區別?... 005
3.巫術與道家到底有著怎樣的淵源?... 008
4.《道德經》緣何而來?... 010
5.太極圖有什么特殊的寓意? ... 012
6.什么是黃老之學?... 015
7.道教經歷了怎樣的興衰歷程?... 018
8.全真教與道家有什么淵源?... 021
9.道教為什么以“道”明教 ?... 023
10.文昌文化與道教有什么關系?... 025
第二章 道家源始:巫師的化身還是史官的變異?
1.太上老君就是老子嗎?... 029
2.莊子為什么可以那么自由灑脫?... 031
3.張道陵為什么創建五斗米教?... 034
4.張三豐是內家拳第一人嗎? ... 037
5.王重陽是全真教的創始人嗎? ... 039
6.蟄龍法是陳摶老祖的睡功秘訣嗎? ... 042
7.百字碑是呂洞賓總結的道教修丹秘籍嗎?... 045
8.丘處機對全真教有怎樣的貢獻?... 048
第三章 道門典藏:道門經典都是修仙秘術嗎?
1.《黃帝陰符經》真的是黃帝寫的嗎?... 053
2.《抱樸子》中有長生不老的丹方嗎?... 056
3.《太平經》是一本怎樣的經書?... 059
4.《莊子》為什么又叫《南華真經》?... 063
5.《文子》到底是不是偽書?... 066
6.《列子》為什么被稱為《沖虛真經》?... 068
7.《上清真經》是怎樣的經書?... 071
8.《淮南子》是一部怎樣的書籍?... 073
9.《關尹子》因何備受質疑?... 076
第四章 治世策略:無為而治到底是“治”還是“不治”?
1.老子的“無為”就是什么都不為嗎?... 081
2.道家思想到底能不能治國?... 085
3.如何理解道家貴柔不爭的處世哲學?... 088
4.道家為什么要提倡知足常樂?... 091
5.道家重生輕死的思想對后世有什么影響?... 094
6.道家為什么要講順勢而為?... 097
7.道家為什么主張當政者要順應民意?... 099
8.黃老之學的治國思想效果如何?... 102
第五章 道家流派:道學都是教人無念無欲嗎?
1.老子為什么說私心和欲念是人的最大弱點?... 107
2.為什么說玄學與道教的淵源非常深?... 110
3.全真教對中國文化有著什么樣的影響?... 112
4.道家文化與中國歷史上的五大盛世有著怎樣的關系?... 116
5.道教內丹有幾個流派?... 120
6.道教對中國文化歷史的發展有怎樣的貢獻?... 124
第六章 道教稱謂:道門的真人才是真正的人嗎?
1.怎樣認識道教中的各種稱謂?... 129
2.不同教派的道士在裝束與儀式上有哪些不同?... 131
3.什么是全真教的早晚功課?... 134
4.什么是道教的皈依三寶?... 137
5.道教的三不問、三不言、三不起是什么?... 139
6.為什么道教廟宇稱為宮或觀?... 141
第七章 養生之法:養生有道就可以我命由我不由天嗎?
1.道家為什么注重養生?... 145
2.老子的養生之道是什么?... 148
3.靜與動在道家養生中的作用是什么?... 151
4.辟谷養生的方法真的很有效嗎?... 154
5.道教的養生修煉法有多少種類?... 156
6.道家有怎樣的飲食觀?... 159
7.什么是莊子心齋聽息法?... 163
8.葛洪有怎樣的養生觀?... 165
9.為什么說醫道相通?... 167
10.藥王孫思邈的長壽秘訣是什么?... 170
11.莊子是如何看待生與死的?... 173
第八章 道教丹術:古代的道士為什么要潛心煉丹?
1.道家煉丹術是如何產生的?... 179
2.內丹術有著怎樣的發展脈絡? ... 182
3.道家的外丹術和內丹術有什么不同?... 186
4.真有返老還童的丹方嗎?... 190
5.世間真有白日飛升的人嗎?... 193
6.道教的內外丹是如何修煉的? ... 197
第九章 道教法器:民間傳承還是上天賜予?
1.為什么很多道士都喜歡拿把拂塵?... 201
2.五雷號令可以駕馭雷電嗎?... 204
3.三清鈴是三清神的最高法器嗎?... 207
4.天蓬尺和天蓬咒與“天蓬元帥”有關系嗎?... 211
5.財神爺的由來及法器是什么?... 214
6.九天玄女令是九天玄女所使用的法器嗎?... 218
7.玉皇大帝的法器是玉皇大帝印嗎?... 221
第十章 道教風俗:歲時節令是由道家發起的嗎?
1.唯一的“送子男神”是誰?... 227
2.“千里姻緣一線牽”是因何而來的?... 230
3.民間盛行的 “壽星”有男女之分嗎?... 232
4.中秋節為什么賞月、拜月、吃月餅?... 235
5.重陽節這一習俗是怎樣演變而來的?... 238
6.小年夜為什么要祭灶?... 241
7.“破五”之日為什么要迎接財神?... 244
8.元宵節時人們為什么要吃湯圓?... 246
9.人們為什么信奉碧霞元君?... 249
1. 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嗎?
老子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生活于春秋末期的楚國。他提出的“道”的思想,奠定了道家思想在中國的學術地位。可以說,他對道家學說的發展,貢獻極大,影響極深,所以被稱為道教的鼻祖。
但是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道家理念的人卻并非老子,而是另有其人。有文字記載,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講“道”的人,叫作鬻熊(他先于老子500多年)。
鬻熊生活在商朝末年,他創立了古楚國,是古楚國的第一位國君。關于他的祖先,歷史上有這樣的記載:
黃帝共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有兩個為正妃嫘祖所生,大的叫玄囂,小的叫昌意。昌意的兒子是顓頊帝高陽,高陽的兒子是稱,稱的兒子是卷章,卷章的兒子是重黎。
重黎居住在南方的盡頭,他教會了人類使用火的方法,并且傳下了火種,因此被封為火正之官,并賜姓“祝融氏”。其后裔分為八個姓:己、董、彭、曹、斟、禿、妘、羋。這些姓氏,史稱“祝融八姓”。而鬻熊就是“祝融八姓”之一的羋姓的后裔。
那時還沒有楚國,鬻熊只是羋姓部落中的大酋長。他博學多聞,通曉法術,是一位非常有政治頭腦的人,而且頗具聲望。
鬻熊著有《鬻子》一書,全書共有二十三篇, 保存至今的只有十四篇。
劉勰在《文心雕龍·諸子第十七》中說:“至鬻熊知道,而文王咨詢,余文遺事,錄為《鬻子》。子自肇始,莫先于茲。”劉勰所表達的意思是鬻熊為言“道”第一人,而且他還把《鬻子》看作后世諸子的開山之作。
而從其流傳下來的篇章中,也可以看到很多有關鬻熊論道的記載。比如:
“發政施令為天下福者,謂之道。”
“欲剛必以柔守之,欲強必以弱保之。積于柔必剛,積于弱必強。觀其所
積,以知禍福之鄉。”
“物損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虧于彼。損盈成虧,隨生隨死。”
從上述這些文字中已可窺見“道”之端倪,以及守柔、辯證等道家思想。
這些也是歷史記錄上最早的關于“道”的文字論述。漢朝史學家班固在編撰《漢書·藝文志》時,也把鬻熊歸為道家。而關于道家始源的追溯,到目前為止,也只有這些,因此只能將鬻熊看作是道家的開山之祖。
關于道家之學說的溯源,還遠不止上述這些。老子“修道德”的學術思想,可以上溯到三皇五帝以至于軒轅黃帝時代。涵谷子在他的道教經典《悟性窮原》中記述:“歷代圣人,無不以道為重也。所以軒轅帝求拜七十二師,后遇廣成子,得授真傳口訣。”司馬遷也在《史記》中說,上古時代的軒轅黃帝就已經懂得講求道德,施行仁政。可見,軒轅黃帝的道統學說,應該就是老子的《道德經》和道家思想的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