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地面對世界,世界才會來愛你
小染是位小有名氣的服裝師。我們都愛她,愛她的設計風格,愛她的好品位。
一次服裝設計比賽,小染看得比命都重要。她先是找各路大神一起研究各位評委大人的品位,大神們也沒有什么好的建議,得出的結論說一定要投其所好。之后,小染又召集三教九流的朋友,一起來到她家做客,大家暢飲一場,七嘴八舌后,最后,大家湊齊了四桌麻將,打得不亦樂乎。
小染滿懷委屈地怒吼道:“你們都不在乎我!”
怒吼之后,毫無效果。于是,她趕緊轉變策略,仔細打聽了其他設計師的來路與設計風格。看得出來,她做足了功課,就想贏這一次。
她之所以想贏這一次,源于其中有一位評委是她曾經的戀人,她很愛的,到現在還是沒有放下的一個前任。她想通過這次比賽為自己爭一口氣。
她仰著頭認真地給我們說:“我就是想讓他后悔,懂嗎?”
“懂,但是人家已經不在乎了,你不覺得嗎?”
“這次就是給他一次重新在乎我的機會。”
“要是人家不接招呢?”
朋友的坦白讓小染有些氣急敗壞,她不禁怒吼道:“你拿上包,出門右拐,對了,一定別忘了給我關門!”
小染的焦慮不言而喻,先是失眠,后是落發,直到月經紊亂,我甚至覺得她早已內分泌失調。
于是,大家紛紛勸她:“不然,咱們就老老實實地做個小設計師,放棄這次比賽?!”
“既然開始,就沒有結束。”小染咬著牙,斬釘截鐵地放下了這句狠話。
現實中,我們總會有這樣賭命的時刻,想得到一個看似重要的人的認可,想得到那段看似離不開的愛情,想得到那份看似很美好的榮耀。為了得到,我們使盡渾身解數,若上天成全,那一定是我們前世拯救了全人類,才積下了如此福報。遺憾的是,前世我們或許也是普通人,大部分情況下,越是在乎,越想抓緊的東西,都會早早溜掉,空留一場遺憾。
小染也不例外,她失敗了,她甚至沒有殺出重圍,走進十佳。按理說,小染才華橫溢,也曾多次奪得設計大賽的榮譽,這次落選,實屬意料之外。
那個晚上,小染焦慮到了極點。我們圍坐在她身邊,一言不發。她突然站起來,拍著桌子說:“都別安慰我,但都必須說實話,為何這次我失敗?”
被壓抑多時的我們沸騰了!有人說一定是評委沒有眼光,收了其他設計師的“賄賂”,有人責怪其他設計師不安分,是不是整個比賽的結果早已內定?
“別鬧了,小染,你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你太不自信了!”一位朋友一語道破天機,所有的人瞬間沉默下來。
仔細想來,從頭到尾,小染一直抱有賭的心態,她就想贏一次。她研究透了所有參賽設計師的設計風格,也搞明白了所有評委的欣賞品位,卻沒有弄清楚自己想拿什么樣的設計作品來參加比賽。
小染拿過多的把精力去關注別人怎么看自己,別人喜歡什么樣的設計,卻從不內省自己的設計風格,從未想過自己要拿怎樣的作品技壓全場。當她這樣去做時,內心多半是不自信的。也許在想要去討好他人、取得名次、一鳴驚人之前,一定要拿出足夠有信心的作品,這才是比賽所需的資本。
小染黯然失色地坐在沙發上,直到夜深人靜時,依然沒有接受失敗的現實。她并不看重結果,她在乎的是那位評委怎么看自己,得失之間,永遠都是平衡的,世界就是如此公平。
我們站在舞臺上,想唱一首歌給心愛的人聽,或許他聽了會是另外一種感觸,怎么也聽不明白我們的心聲,直到我們黯然離場時,才會懂。有些時候,那些歌就適合自己唱給自己聽,別丟失自我,尊重自己的心就已足夠。
2
后來,小染頹然而問:“什么才是自信呢?我不明白。”
我突然想到那天晚上,我加班到很晚,覺得疲憊不堪。地鐵上更是人潮擁擠,我的腦海中又涌現了要辭職的念頭。可我一直猶豫不決,改變,會讓未來充滿很多可能性,不知和變數卻會讓人心生不安。
我一直在想,為何我會那么害怕改變,會那么畏懼不可預知的未來呢?
這時,我突然聽到地鐵上的一個男生問同伴:“最近過得有些迷茫。”
同伴說:“那是因為你不自信。”
男生問:“什么才是真正的自信呢?”
同伴說:“別人問一位鋼琴家,您都會彈什么樣的曲目?鋼琴家反問,您想聽什么曲目呢?你看,這就是真正的自信!”
他的話讓我瞬間明白了自己的處境,我之所以有畏懼,會不安,內心早已排斥眼前的工作,卻遲遲不敢離開,多半是因為不自信,恐懼或不安,其實就是不自信的一種表現。
當我們的能力不足以掌控一份工作時,內心才會有壓力;當我們無法盡善盡美地做好一件事情時,內心才會有排斥。即使離開此時的工作,換新的環境或工作,只能讓自己陷入新的困境,并不會對自己的能力有所提升。
3
有多少人還在承受自信心的折磨呢?或者我們身處那折磨中,卻依然沒有察覺到。
自信應該是最偏心的吧?它只愿追隨更為優秀的人,看到那些萎靡不振的人,它會第一個躲到遠處。除此之外,自信也很膽小,遇見一些風吹草動,它就會跑得無影無蹤,哪管你死活。
有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這個可惡的家伙,卻從未想過,自信最容易患得患失,也最脆弱。我有時覺得自信就是我們靈魂深處的支撐點,不幸的是,它有時特沒擔當,總容易被嚇跑。
那天,我走在地鐵上,正想抱怨自己累成狗時,看到一個拄著雙拐而行的女孩,她每一步都是那么費力,我和她相差不到二十厘米,卻好似行走在兩個世界中。她走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認真、專注,讓我慚愧、不安。不用敬佩、同情,甚至無須驚訝、贊嘆,這就是一個殘疾女孩注定要面對的世界。
我欣賞她,是因為她是那么自信而安靜地行走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不需要任何人的喝彩。在生活中,還有什么比一個人專心致志地為自己而活,向不公平的命運發出挑戰,更引人矚目的呢?
或許,當一個人不再裝扮自己取悅別人,才能從內心獲得滿足感時;當一個人不再期待用討好別人的方式去獲得認可,反而只想讓自己活得心安自在時,那種平和感讓人備感親切,自信才可能隨之而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