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線讓人聯想到在積水的戰壕中滿身泥漿的士兵,他們被幾英尺厚的泥土擋住了炮火和機槍掃射。從比利時到瑞士的400英里戰區內,300多萬盟軍和德軍士兵在四年里幾乎不間斷地戰斗。在人類的集體記憶中,西線戰場一直是人類生命的悲劇和工業化戰爭恐怖的象征。
著名軍事史學家尼克·勞埃德從1914年8月德軍入侵比利時開始,到1918年11月停戰結束,翔實記錄了西線的慘烈戰斗。根據法國、英國、德國和美國的資料,勞埃德編織了一部萬花筒般的編年史,記錄了馬恩河、凡爾登、索姆河、伊普爾和其他關鍵戰役,這些戰役在整個歐洲和更廣泛的戰爭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尼克·勞埃德(Nick Lloyd),倫敦國王學院現代戰爭學教授,著有多部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作品,如《帕申代爾》(Passchendaele)。
詞匯表/001 地圖/004 序言/007 前奏:一種戰爭行為/013 第一部分 戰爭可不像演習:從列日到第二次香檳戰役(1914年8月~1915年11月) 第一章 仿佛看到了阿提拉/021 第二章 直到最后一刻/044 第三章 真正有價值的人/068第四章新狀況/091 第五章 真是件糟糕的事情/111 第六章 按兵不動是可恥的/131 第七章 沒有完成任務/149 第二部分 命運的天平:從凡爾登到第二次埃納河戰役(1915年12月~1917年5月) 第八章 行刑之地/171 第九章 昂貴而致命的苦差事/190 第十章 四面楚歌/212 第十一章 比以往更加暗淡的未來/232 第十二章 獲勝將軍的面孔/251 第十三章 非常危險的決定/268 第十四章 全新的局面/286 第十五章 飽經蹂躪的大地/303 第三部分 指揮的問題:從梅西訥嶺到貢比涅(1917年6月~1918年11月) 第十六章 耐心與韌性/325 第十七章 可怕的屠殺/343 第十八章 只有戰爭/362 第十九章 我們付出的最大努力/381 第二十章 恐怕這意味著災難/399 第二十一章 不惜一切守住防線/419 第二十二章 那將是榮耀的一天/437 第二十三章 要保持鎮定/457 第二十四章 全面的勝利/477 尾聲/496 人物表/504 縮略詞/519 注釋/521 參考文獻/600 索引/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