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扎實推進碳達峰行動,國務院于2021年10月印發了《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要完善經濟政策,加大對碳達峰工作的支持,并對此提出三大要求:建立健全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稅收政策體系、完善綠色電價政策、完善綠色金融評價機制。本書以碳達峰行動方案為指導,以碳稅政策、電價政策和綠色金融政策為研究對象,就碳達峰的經濟政策問題及在中國的實踐開展討論,以期為科學助推碳達峰提供參考,也可展示碳達峰經濟政策的中國實踐、中國方案與中國經驗。
聚焦碳達峰行動方案與政策具體布局,立足實踐經驗,以科學模型進行推演,深入理解能源消費現狀,為助力綠色低碳發展、落實國家重要決策提供學術支持。
當相對的和平、市場的完善使得經濟全球化愈發迅猛,能源的消耗也隨之顯著加劇。在過去,這種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并強化了不平等的消耗(及相應的碳排放)被視作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必要代價,甚至理所應當;而今,藏在繁榮之下隱憂已變為世界公認的困境,也促使各國在集體協作與單獨努力相濟的體系下,探索一條有利于地球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作為碳排放大國,中國自然責無旁貸,并已通過實際行動做出了切實的貢獻。國務院于2021年10月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正是推進實現碳達峰目標、助力中國乃至世界節能減排事業的代表性決策。該方案提出三大要求:建立健全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稅收政策體系、完善綠色電價政策、完善綠色金融評價機制。本書以碳達峰行動方案為指導,圍繞碳達峰目標下碳稅、電價、綠色金融等政策的原理和效用進行了分析論證,根據實際情況,借助統計工具構建一系列數學模型,由此關注不同時間點達到減排目標對國民經濟的不同影響,并通過對比各達標情形,為我國政策制定與實施提供了數據乃至理論層面的參考。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了中國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2021年9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承諾中國將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中國當前應對氣候變化的中遠期目標已經確定,也正在通過各部門和地方的政策行動積極落實。但碳達峰碳中和不是單一的政策行動,涉及經濟社會的系統性變革。中國在轉型過程中將面臨諸多挑戰和不確定性,而如何有序推動能源低碳轉型成為若干關鍵問題中最受關注的一個。
然而,能源低碳轉型并非易事,面臨多重挑戰。一方面,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費國,要在不到 30年內淘汰大部分煤炭消費,并為剩余小部分煤炭消費配備相應的負碳技術,將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另一方面,能源低碳轉型不僅是能源環境問題,也涉及經濟、社會等方方面面。因此,在能源低碳轉型過程中,需統籌考慮能源安全、經濟發展、社會民生等諸多因素,這將進一步加大轉型難度。同時,在當前新一輪全球能源危機背景下,如何在短期內保持國內減煤力度,中國與國際社會如何在兼顧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前提下保障海外退煤并推動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轉型,也需進一步探討。
張崇輝,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重大招標項目首席專家,省級領軍人才。現任浙江工商大學統計與數學學院副院長、浙江工商大學經濟運行態勢預警與模擬推演實驗室執行主任,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 80 多篇,先后獲第九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等。目前擔任中國商業統計學會理事、浙江省統計學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綜合評價方法及在社會經濟領域的應用。
蘇為華,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工商大學原副校長。現任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專門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盟浙江省委會副主任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原國內貿易部突出貢獻專家,擔任中國統計學會副會長、中國商業統計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統計理論方法與應用。
先導篇:碳排放、碳轉移與碳達峰
第一章 中國碳排放與碳轉移問題及測算
第一節 碳排放、碳轉移與碳達峰問題概述
第二節 中國碳轉移的多區域投入產出模型
第三節 中國區域碳轉移的測算與分析
第二章 中國區域碳轉移的影響因素基于空間 OD 交互模型與溢出視角
第一節 區域碳轉移的空間 OD 交互模型構建
第二節 區域碳轉移的空間自相關檢驗與模型選擇
第三節 中國區域碳轉移的本地效應與溢出效應分析
第三章 中國區域碳排放責任核算基于碳轉移影響因素的綜合原則分析
第一節 基于碳轉移影響因素的碳排放責任核算綜合原則構建
第二節 基于綜合原則的碳排放責任核算模型
第三節 中國區域碳排放責任核算與分析
上篇:碳達峰經濟政策之碳稅政策
第四章 碳稅政策的理論基礎與中國實踐
第一節 碳達峰、碳稅與碳定價
第二節 碳稅的三重經濟效應
第三節 碳稅的中國基礎與現狀
第五章 中國碳達峰行動的最優碳稅測算
第一節 中國能源需求彈性分析
第二節 基于 STIRPAT 的碳達峰排放測算模型與中國模擬
第三節 中國最優碳稅測算
第六章 基于最優碳稅的經濟效應與收入分配效應測算及其中國實踐
第一節 基于最優碳稅的經濟效應測算模型與中國實踐
第二節 基于最優碳稅的收入分配效應測算模型與中國實踐
第三節 基于最優碳稅的中國碳稅政策評價
中篇:碳達峰經濟政策之電價政策
第七章 電力需求側管理理論與中國實踐
第一節 電力需求側管理的理論基礎與中國實踐
第二節 差別化電價的理論基礎與中國實踐
第三節 季節性電價的理論基礎與中國實踐
第八章 基于差別化電價的工業企業用電配置策略與中國實踐
第一節 差別化電價的問題描述與研究假說
第二節 基于通用權的差別化階梯電價模型
第三節 差別化階梯電價模型的中國實踐
第九章 基于季節性電價的工業企業用電配置策略與中國實踐
第一節 季節性電價的問題描述與研究假說
第二節 基于通用權的季節性電價模型
第三節 季節性電價模型的中國實踐
下篇: 碳達峰經濟政策之綠色金融政策
第十章 綠色金融對中國碳排放的影響與效應評價
第一節 綠色金融對碳排放的影響機制
第二節 綠色金融對碳排放影響的雙門檻分析模型
第三節 綠色金融對中國碳排放影響的實證分析
第十一章 綠色信貸政策對中國重污染企業碳排放的影響與效應評價
第一節 綠色信貸政策對碳排放的影響機制
第二節 綠色信貸政策對中國碳排放影響的 DID 分析模型
第三節 綠色信貸政策對中國碳排放影響的實證分析
第十二章 綠色信貸對中國環境代價的影響與效應評價
第一節 綠色信貸對環境代價影響的理論機制
第二節 綠色信貸對環境代價影響的經濟增長模型
第三節 綠色信貸對中國環境代價影響的實證分析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