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政治史》中,呂先生以我們熟知的人情事理分析歷史上的“恩怨情仇”,應用當時的新的歷史學、社會學研究成果做史學研究,不回避有爭議問題,正是以此種教學方法,培養出了錢穆、黃永年、張芝聯、趙元任等一批國內學者。
本書根據呂思勉大學講義整理而成,讀此書可對當時各社會領域之思潮窺見一斑。這些思潮進而影響了新中國成立初期一些重要政策的制定,如:民國時期對漢字簡化的各種提議和嘗試、當年社會上部分知識分子對大農業化生產的看法等。
目標受眾群:
敬慕呂思勉先生嚴謹治學精神的讀者;史學愛好者
《中國政治史》僅用16萬字抒寫了五千年的興亡,字字珠璣,句句箴言。史學家嚴耕望評價他,在現代史學史上,一位在通史、斷代史和專史等諸多領域里都作出重大貢獻的歷史學家。在這本書中,呂思勉先生突破了只為帝王將相作譜的片面性,謹慎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江蘇武進人,歷史學家。畢生致力于歷史教學和研究,著作等身,已出版的著作有六七百萬字,與陳垣、陳寅恪、錢穆并稱“史學四大家”。
第一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 001
第二章 中國史的年代 007
第三章 古代的開化 009
第四章 夏殷西周的事跡 017
第五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 023
第六章 古代對于異族的同化 029
第七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 033
第八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 037
第九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 041
第十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 047
第十一章 前漢的衰亡 053
第十二章 新室的興亡 057
第十三章 后漢的盛衰 061
第十四章 后漢的分裂和三國 067
第十五章 晉初的形勢 071
第十六章 五胡之亂(上) 075
第十七章 五胡之亂(下) 079
第十八章 南北朝的始末 085
第十九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 093
第二十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 097
第二十一章 唐朝的中衰 101
第二十二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 105
第二十三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 111
第二十四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 117
第二十五章 北宋的積弱 121
第二十六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 127
第二十七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 133
第二十八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 139
第二十九章 明朝的盛衰 145
第三十章 明清的興亡 149
第三十一章 清代的盛衰 155
第三十二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 159
第三十三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 165
第三十四章 清朝的衰亂 171
第三十五章 清朝的覆亡 177
第三十六章 革命途中的中國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