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美國發起對華全面戰略競爭成為影響中國周邊安全事務的關鍵因素。同時,烏克蘭危機進一步“發酵”周邊安全格局的分化重組、甚至是對抗性陣營的形成。在此雙重因素影響下,大國角力地緣政治競爭,地區軍備競賽進一步加劇,南海問題升溫,整個周邊地區的穩定性減弱,矛盾突出、復雜多變。對于中小國家說,最現實的安全風險更多來自經濟復蘇乏力、糧食與能源匱乏,以及氣候變化、恐怖主義、等各類非傳統安全挑戰,它們一方面拒絕“選邊站”,一方面希望地區更多聚焦發展與合作。在中國外交中,周邊是首要,大國是關鍵。而在美國“印太戰略”的沖擊下,周邊成為中美直接交鋒地帶,也由此成為“首要”與“關鍵”的交匯點。面對美國“規鎖”,中國反對分裂與對抗,支持東盟在地區安全架構中的“中心地位”,并為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即全球發展倡議與全球安全倡議。推動雙倡議優先落地周邊,維護周邊的穩定與發展,對于維護中國外部環境穩定,對于穩定周邊各國的穩定與繁榮,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