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對全國71份校長輪崗相關的政策進行文本分析、對2022名中小學校長進行問卷調查,在全國7個省(市),9個教育集團,對76人次進行訪談,系統研究了中小學校長輪崗實踐。研究發現,在政策層面,校長輪崗的特殊性并未受到關注;基于“任期”界定校長輪崗對象,與文件所期待的“優秀”校長存在不一致性;校長輪崗的保障措施對輪崗可持續性推進的保障不足。問卷調查發現,中小學校長對輪崗政策的認同整體較高;校長輪崗具有同質性,主要在同區位學校、同類型學校之間流動,與國家從政策期待不符;城市的、示范學校、大規模學校校長的對外關系領導力強于其他類型的學校校長,整體校長的繼任領導力的發展偏弱。個案研究發現,在任職管理層面,輪崗校長的選拔程序日趨完善,但仍停留在干部交流階段,行政機制占據主導地位;輪崗校長的派任缺乏科學的參考依據,缺乏整體性和計劃,程序具有封閉性特點;校長的評價與校長專業支持相脫節。基于研究,提出了建立“人-崗匹配”的數據基礎,建立不同輪崗類型,形成生成性學校改進策略與工具庫,形成循證決策的氛圍,科學設計輪崗的流程,提供專業支持,以學校發展規劃為抓手,推動輪崗校長快速進入角色等建議。
鄭玉蓮,女, 1981年7月出生。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貴州省青年學術創新人才,現為貴州師范學院教授,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貴州師范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中國校長領導力、校長領導力培訓、學校改進、農村學前教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