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200-500字):本書在充滿多樣性和豐富性的“審美現代性”視域觀照下,全面反思泰州學派美學“狂”范疇,揭示中國本土審美現代性早期萌生的機制。在歷史與邏輯統一的思想史層面上,“狂俠”與“狂禪”先后承繼;在審美現代性的主體意識層面,“任道”與“任情”共生;在審美重構與審美創造層面,“敘事”與“抒情”共榮。“狂”范疇具有主體性反思特質,其審美現代性蘊含源出泰州學派獨特的“尊身即尊道”思想,提供了海內外學界溝通對話富有價值的線索。具體表現在,一是從思想史角度系統回應泰州學派歸屬“狂禪”抑或“狂俠”的學術爭議;二是從審美意識角度指出“身-道”一體關系出現的分叉,在弘揚道統、以身任道的主導價值近旁,生長出對人情人性的本然狀態保持寬容甚至縱容的價值維度,奠定了中國審美現代性“任道”與“任情”共生的雙重指征;三是將思想史與審美意識史的互動拓展到審美創造領域,圍繞主體審美訴求的兩大范型“敘事”與“抒情”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