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是在由國內革命戰爭向全民族抗日戰爭轉變的重大歷史關頭,為了總結中國共產黨領導土地革命戰爭的經驗,批判“左”的教條主義和冒險主義軍事路線,制定正確的軍事路線,指導即將到來的全民族抗日戰爭而寫的。全文由如何研究戰爭、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戰爭、中國革命戰爭的特點、“圍剿”和反“圍剿”——中國內戰的主要形式以及戰略防御五章構成。毛澤東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歷史觀,強調研究戰爭應該著眼其特點和著眼其發展,做到主觀與客觀相符合、共性和個性相聯系、全局和局部相統一,具體分析具體情況,深入研究了中國革命戰爭的基本特點和客觀規律,系統制定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指導規律和戰略戰術,概括、升華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歷史經驗,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偉大的抗日戰爭提供了正確的軍事理論與戰略,為系統建構中國共產黨人的科學世界觀方法論奠定了重要基礎。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蘊涵的科學思想方法,努力提高辯證思維、戰略思維等能力,對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