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四章, 從一份調研報告開始, 充分說明研讀《弟子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然后結合《弟子規》原文, 進行精確的講解, 同時穿插了一些可借鑒的故事, 特別是當今中小學生有感觸的文章, 以及專家解讀, 從全新的角度論證了“弟子”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 應該遵守的一些規矩。
安子琴,北京市房山區東班各莊村人。北京市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研修員,中學高級教師職稱,北京市市級學科教學帶頭人。安子琴被聘為中國教師研修網培訓專家、中央電教館品德學科指導專家。分別參與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與生活》《法制教育讀本》,湖北教育出版社《品德與社會》,人民教育出版社與澳門教育局《品德與公民》等教材和教參的編寫工作。主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新教材新學案》。安子琴參與的科研項目《混合式研修:信息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獲得首屆全國基礎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撰寫的《網絡研修的實踐與思考》等多篇論文在北京市教學論文評選活動中獲得一等獎,并在《北京教研》刊物發表;撰寫的教學設計及課例點評多次在《中小學德育》雜志中發表。
第一章 時代呼喚弟子規
一、家長對《弟子規》的看法及需求
(一)家長對家庭教育的看法
(二)家長對孩子規矩教育及家規的看法
二、小學生對《弟子規》的看法及需求
(一)小學生閱讀期待統計
(二)小學生對《弟子規》內容的理解程度
三、大學生對《弟子規》的看法及建言
四、專家對《弟子規》的看法及希望
第二章 從訓蒙文到弟子規
一、秀才李毓秀編著《訓蒙文》
二、秀才賈存仁改成《弟子規》
第三章 弟子規總序解讀
一、“弟子規”-一弟子的行為規范
二、“圣人訓”——孔子的訓誡
三、“孝”——善事父母者
四、“弟(悌)”——兄弟間的行為規范
五、“謹”——強調內心的修養、修身
六、“信”——講信用、守信用
七、“泛愛眾”——廣泛地愛天下之人
八、“親仁”——親近能仁愛別人的人
九、“余力學文”——強調修身第一
第四章 弟子規新解故事
一、《弟子規》原文
二、弟子規,圣人訓
李密辭官孝祖母
董遇讀書用“三余”
虞舜大孝傳后世
王丹孝心美名傳
三、父母呼,應勿緩
漢明帝尊師敬師
司馬遷撰寫《史記》
才女班昭續《漢書》
祖啦三薦《大明歷》
四、冬則溫,夏則清
扇枕溫衾好黃香
頭爐燒餅敬親娘
兄弟打工養母親
張俊替父養奶奶
五、事雖小,勿擅為
劉備教子重賢德
陶母封魚教子廉
三個蘋果的教訓
六、親所好,力為具
鹿乳奉親感動人
陸郎懷橘為母親
皇甫績自責改過
失去歡笑的母親
七、親愛我,孝何難
子路負米養雙親
王祥大孝感繼母
江南孝女張菊花
八、親有過,諫使更
孫之覺勸父改過
李世民泣諫父命
劉蘭姐規勸婆婆
孟佩杰贍養病母
九、親有疾,藥先嘗
劉恒侍母嘗湯藥
庾黔婁嘗糞憂心
忠孝兩全包青天
李應麟孝心侍母
十、兄道友,弟道恭
許武教弟舉孝廉
孔融讓梨古今傳
李責力焚須姐弟親
溫公愛兄成美談
背學兄弟手足情
十一、稱尊長,勿呼名
張蒼報恩品德高
杜環代人養母親
趙玉芳侍奉姨媽
十二、路遇長,疾趨揖
予路懂禮孔子贊
信陵君謙恭敬老
馮友蘭尊敬陳寅恪
十三、尊長前,聲要低
程門立雪成美談
宋濂求學尊師長
張良取履得兵書
梅蘭芳虛心拜師
十四、朝起早,夜眠遲
車胤囊螢夜讀書
溫公警枕朝起早
“詩佛”王維愛干凈
齊白石惜時如金
兩個和尚的故事
十五、冠必正,紐必結
子路死而衣冠正
趙宣子禮退殺手
蘇軾的節儉生活
王安石不修邊幅
十六、對飲食,勿揀擇
從吃相看人品行
淳于瓊貪杯誤事
張飛醉酒失徐州
李白醉戲高力士
都是喝酒惹的禍
十七、步從容,立端正
箕踞而坐的原壤
楊朱敬聽老子言
德才兼備劉銘傳
家教楷模豐子愷
十八、緩揭簾,勿有聲
表里如一蘧伯玉
蘇嘉死于不小心
馬路賽車教訓深
十九、事勿忙,忙多錯
管寧割席絕友交
王惟一鑄銅人模
葛洪靜心抄書籍
不看熱鬧游香山
有意義的勞動課
二十、將入門,問孰存
孟子休妻禮不該
“贊拜不名”有蕭何
三顧茅廬顯誠意
陶行知拜師求學
二十一、用人物,須明求
摘棗留錢講信用
宋濂借書按時還
林積還珠不言謝
林紓送米父母知
父債子還有誠信
二十二、凡出言,信為先
立木為信是商鞅
曾子殺豬言有信
季札掛劍兌諾言
柳季守信無價寶
二十三、見未真,勿輕言
三人成虎輕信言
蘇軾改詩教訓深
師信顏回不信讒
詹谷受托守承諾
信義兄弟“好人榜”
二十四、凡道字,重且舒
孔子虛心求教禮
為學三年不窺園
虛心懂禮的裴秀
祖孫買驢話短長
二十五、見人善,即思齊
善于學習的魏照
梁上君子改惡習
見賢思齊世風清
二十六、唯德學,唯才藝
孔子不恥問項橐
刮目相看是呂蒙
不攀衣物比品德
風雨之后見彩虹
二十七、聞過樂,益友來
忠言逆耳伍子胥
齊威王納諫用能
唐太宗聞過則喜
宋碌拒絕奉承人
道我短者是益友
二十八、無心非,名為錯
暮夜卻金是楊震
宋子罕以廉為寶
周處回頭金不換
有過能改不如無
二十九、凡是人,皆須愛
晏娶直諫齊景公
晏嬰使楚人格高
謙虛的小明姑娘
三十、已有能,勿自私
祁奚薦賢為社稷
不貪富貴的羅敷
紡織專家黃道婆
能者合作創新篇
三十一、人不閑,勿事攪
楚莊王不揭人短
朱元璋怕揭己短
人有短處切莫揭
三十二、道人善,即是善
灌夫因罵招大禍
戴淵受勸真改過
齊白石教徒有方
走好生活第一步
三十三、凡取與,貴分曉
韓信一飯報千金
曹操推己善及人
呂蒙正不記人過
好朋友互諒互讓
三十四、待婢仆,身貴端
將相和國泰民安
吳起愛兵如親人
寬厚待人好劉寬
韓琦恕仆度量大
勸說同學理服人
三十五、同是人,類不齊
王烈能體諒人心
朱沖送牛給鄰居
三十六、能親仁,無限好
孟母教子有義方
不親仁者齊桓公
呂公著親仁拜師
錯交朋友誤前程
三十七、要力行,要學文
趙括善紙上談兵
伯樂子按圖索驥
書呆子上市買鞋
三十八、讀書法,有三到一
同師學藝有高下
楊惜讀書不分心
戴震學問追根源
三十九、寬為限,緊用功
博學多才的沈括
范仲淹斷齏畫粥
章學誠笨鳥先飛
華羅庚勤學好問
四十、房室清,墻壁凈
陳蕃掃屋悟道理
“心正筆正”柳公權
王獻之苦學書法
四十一、列典籍,有定處
韋編三絕是孔子
司馬光教子愛書
我的高中數學老師
四十二、非圣書,屏勿視
鑿壁借光是匡衡
蘇洵焚稿成名家
康熙讀書不知倦
后記
《弟子規新解》:
王祥、王覽結婚后,由于兄弟友愛,也感動、教育了哥倆的妻子,妯娌(兄妻和弟妻的合稱)間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體貼。
可是,朱氏反而變本加厲,就連王祥的妻子也一樣受到虐待。后母經常要王祥干這干那,王覽也自愿跟著王祥一起吃苦;朱氏同樣憎恨王祥的妻子,王覽的妻子在王祥妻子受到虐待時,也比照王覽那樣做。王祥喪父之后,他孝子名聲逐漸大了起來,這更遭到后母的記恨。
朱氏深深地記恨王祥,想用毒酒毒死王祥。但是被王覽知道了,正當朱氏要給王祥喝的時候,王覽一下子奪過來就要喝,王祥也懷疑酒有毒,就和王覽搶著喝,后母自己知道事情已經暴露了,干脆自己把酒碗搶下來摔在了地上。這次事情平息后,后母再給王祥食物時,王覽都要先吃,后母怕毒死自己的親生兒子,就不再下毒了。
之后,朱氏看到自己的親生兒子和王祥這樣友愛,甚至用生命保護哥哥,她被這種共患難、同死生的手足情震撼了,從此一家人和睦相處了。
王祥、王覽孝敬父母、兄弟友愛的故事,感動了朱氏,這說明“真情能夠化解家庭中的各種矛盾”,讓我們珍惜這真情吧!
江南孝女張菊花
宋代,江南有一個孝女,名叫張菊花,她的父親是個生意人,外出做生意時,往往很久才回家一次。張菊花在母親的撫養下逐漸成長起來,一家人過得很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