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生產國,同時也是清潔能源發展的主力軍。低碳轉型將為中國人民帶來更大的社會和經濟福利,同時為世界實現氣候目標做出更大貢獻。當前,中國有能力也有辦法實現更快速的清潔能源轉型,建立一個更可持續、更安全和更包容的能源未來。那么,中國能源體系如何實現碳中和?有哪些重點領域?技術如何創新?將帶來怎樣的發展新機遇?
為了探討上述問題,中國政府邀請國際能源署在長期戰略方面進行合作,這本書是一大研究成果,立足行業,從宏觀到微觀,從技術到政策,從國際到國內,系統探討了中國能源體系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與具體路徑,對碳中和背景下中國能源轉型的戰略意義、關鍵領域、行業部門、技術需要、加速轉型、研發創新、政策考量等七大方面進行了全面闡述。
一是宏觀層面,從大的時代背景講能源領域實現碳中和的意義(第1章),為什么能源體系必須加快轉型(第2章)。
二是行業與企業層面,深入探究能源領域的幾大重點部門的現狀、問題、轉型路徑(第3章,發電、供熱、燃料供應、工業、交通運輸業、建筑業)、能源轉型的技術需求(第4章,電氣化、碳捕捉、利用與封存、氫氣、生物能源)、能源轉型的新機遇(第5章)、能源轉型創新方法(第6章)。
三是政府層面的政策建議,包括國際合作等(第7章)。
本書基于中國“雙碳”目標,構建了能源行業實現碳中和的兩條路徑:一是“承諾目標情景”(APS)路徑,反映了中國在2020年宣布的強化目標;二是實現更快轉型的“加速轉型情景”(ATS)路徑,研究了能源領域轉型將為中國發展帶來的技術挑戰、經濟社會效益、長期的新機遇,特別是在電氣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低碳氫及氫基燃料、可持續生物能源等4個領域加速技術創新。
第一章 中國碳中和愿景的戰略意義
經濟社會背景
能源和排放趨勢
能源和氣候政策
第二章 能源關鍵領域的轉型
實現碳中和的路徑
二氧化碳排放
能源趨勢
環境效益
能源投資
第三章 能源行業部門路徑
發電和供熱部門
低排放燃料的供給部門
工業部門
交通運輸部門
建筑部門
第四章 能源轉型的技術需求
電氣化
CCUS
氫能
生物能源
第五章 抓住機遇加快轉型
加速2030 年之前的轉型
加速轉型情景
加速轉型的好處
第六章 能源碳中和的研發創新
中國的清潔能源創新
中國的能源創新方法
加速創新的機遇
第七章 能源碳中和的政策考量
建立一個全面的政策框架
政策方法和優先事項
減少現有資產排放
促進清潔技術市場發展
促進清潔能源創新
國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