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年,作為繼清朝滅亡后被國際承認的中國政府,北洋政府的統治時期,是中國近代承前啟后的一個重要時代,這一時期有著新舊秩序變更的動蕩和混亂,但也是中國思想解放、踏入國際社會的開端,更是中華民族資本積累的黃金時期。而有“北洋之虎”之譽的段祺瑞,也是這一時期主導中國政壇的弄潮人物。
他曾助袁世凱練北洋新軍,而后以此縱橫政壇十五載,一手主導了袁世凱死后北洋政府的內政外交。在革命者眼中,他是反動的軍閥,但他于國家卻有“三造共和”的功勞;雖出身行伍,卻極為尊師重道;他于各派軍閥間縱橫捭闔、爭權奪利,卻又為政清正廉潔,頗具人格魅力,號稱“六不總理”;他極重民族氣節,即使在下野落寞之中,仍拒絕日本人以權勢拉攏收買。
本書生動地記述了段祺瑞傳奇跌宕軍政生涯,如實還原了民國初年動蕩而吊詭的歷史風云,對于民國初年各派政治勢力的角逐合縱也給予了頗為精彩的評說。對于段祺瑞,這位在舊道德熏陶下的軍政界的精英人物,在新的秩序調整與時代大變局下,他的人性展現、他的作為與取舍、眼界與局限,進行了深入的解讀。
關河五十州精彩開說民國大人物! 他是革命者痛恨的軍閥,卻誓死不當漢奸; 他是亂世的梟雄,又是“六不總理”,廉潔奉公。 他“三造共和”,是蔣介石極為崇敬的軍政前輩。 去標簽化,還原一個真實可信、有血有肉的民國總理。
關河五十州,原名趙勁,暢銷軍事紀實文學作家,專注于中國近現代史研究領域,代表作有《戰神粟裕》《彭大將軍》《虎部隊:國民黨抗日王牌七十四軍》《當關東軍遇上蘇聯紅軍》《一寸河山一寸血》《戰爭從未如此熱血》等,在讀者中引起極大轟動,擁有粉絲無數。
段祺瑞的逼宮電洋洋灑灑,到段府家人嘴里,就被歸納成了言簡意賅的“三句話”:兵力單薄,糧草缺乏,清家皇上你快退位吧!三句話交代一個大清朝,誰能做得到?只有段祺瑞!段府上下一提到這一點,無不心服口服。
在袁世凱、段祺瑞等北洋軍人成長的時代,雖然新舊理念已處于交替之中,但社會思潮的主流仍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中學”和經史中的相當一部分內容,都與“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以及發揚民族氣節息息相關。長期處于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之中,使得段祺瑞等人在骨子里普遍有一種保家衛國的民族情懷。
可以說,尊師重道、不忘故交始終是他人生價值觀中極其重要的一個部分。正因如此,不管袁氏父子在權力斗爭和復辟帝制時期如何壓制、迫害他,也不管雙方的政治觀點存在多么嚴重的分歧,段祺瑞始終堅持“不用兵而是用口”,不肯打破他自己的道義觀念去公開反袁。
在諸事不順之際,突然有人給段祺瑞寄來了一封信。信是以一個學生的口吻寫的:“老師可記得送入日本士官學校的學生中,有一個蔣志清否?那就是我……”段祺瑞當年在保定籌辦軍校時,確曾選送學生去日本學軍事,但他的學生那么多,哪里還記得一個“蔣志清”?再看下去,才知道“蔣志清”原來就是寫信人、現任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