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要寫這本書
在我研究太極拳的半個世紀里,我發現關于太極拳某些基本要素的解釋,要么不夠清楚,要么根本沒有。具體為:①擴張力的鍛煉,它不是源于肌纖維收縮產生的神經脈沖,而是來自不同類型的動作;②從腿部到臀部,再延伸到手臂的最佳運動時機。我擔心大多數太極拳練習者會永遠丟失這兩個基本要素,特別是楊式太極拳的練習者。
幾個世紀以來,太極拳經典著作都強調了最大限度地放棄力的重要性,同時也強調了鍛煉一種被稱為棉里裹鐵的力。一方面,身體必須完全放松,哪怕是最輕微的觸碰都會讓身體動起來;另一方面,在練習太極拳套路的時候,整個身體必須能夠在各個方向上顯示出強大的力量。這兩個觀點似乎是相互矛盾的。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我終于明白這二者之間并沒有矛盾,它們只是兩種不同的力收縮力和擴張力。放棄收縮力是獲得擴張力的必要條件。我從我的老師身上所觀察到的現象,以及太極拳經典著作中所描述的理論,都證實了這一觀點。
寫本書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解決用力與不用力之間的矛盾,并使讀者能夠獲得擴張力。另一個目的是闡明軀干相對于手臂旋轉的最佳時機, 以便最大限度地將腳部的運動轉移到軀干,再轉移到手臂,并提供識別和掌握這個時機的方法。
雖然我的一些分析涉及基礎物理學的應用,但是讀者不需要知道任何物理知識就可以獲得其期望得到的解釋,因為最后的結論描述得簡單明了,給出了直觀的例子,并提供了各種實踐方法供嘗試。對縝密的物理推導感興趣的讀者則可以查看附錄。
內容概述
第一章論述了放松的概念。接下來闡述了擴張力的概念。本書提供了適用于讀者感受這種力量的實踐方法,還提出了生理學上的論據。然后我展示了擴張力的優勢,它在治療方面的特性,以及它如何才能出現在太極拳的動作中。
第七章、第八章講解了平衡和根勁。還有幾個章節闡述了在不考慮速度的情況下如何實現自然運動及其時機。第十三章闡析了鄭曼青關于太極拳物理學的理論。其他章節討論了自我修煉和如何在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取得最大的進步。
誰應該讀這本書
教練和太極拳的進階練習者會發現,本書對基本要素的清晰解釋和觀點很少。其中的一些內容可能與他們此前的太極拳練習或其他訓練相矛盾,或他們從未接觸過,這將會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思想食糧,并加速其進步。
有一定經驗的太極拳練習者會發現書里提出的想法將增強他們已有的理解。
最后,初學者理解其中的一些想法會有一些費力。但對大多數初學者來說,接觸這些想法會在未來有所回報。
著者
羅伯特·查克羅(1936-),自1970年以來一直學習太極拳、氣功和其他運動,并對自我啟發和治療技藝頗有研究。他師從高水平的大師,如鄭曼青、陳至誠(William C. C. Chen)、伊萊恩·薩默斯(Elaine Summers)、艾麗斯·霍爾特曼(Alice Holtman)、哈維·索伯(Harvey Sober)、凱文·哈靈頓(Kevin Harrington)和曾帆祥等。他廣泛地傳播和教授太極拳,在已出版的6本著作中,其中三本是關于太極拳的。他的《太極書》(Tai Chi Book)曾入圍獨立出版人圖書獎的健康/醫學類獎項。他的《太極動力學》(Tai Chi Dynamics)一書獲得了2008年美國圖書新聞獎的最佳健康書籍:運動和健身獎和埃里克·霍弗獎。
查克羅被認證為動覺深知流派(Kinetic Awareness)大師級教師;擁有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的實驗物理學博士學位;并在紐約大學、庫珀聯盟學院(The Cooper Union)、菲爾德斯頓文理學校(Ethical Culture Fieldston School)和其他學校教授物理學。
譯者
解乒乒,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訓練、競賽籌備、裁判工作,在武術教學、競賽籌備及訓練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理論及實踐經驗,曾獲第八屆高等教育天津市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研究方向為武術文化傳播、太極拳與健康促進,多次赴國外進行太極拳教學和交流。先后主持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6 項,廳局級課題4 項;參與編寫教材2 部;發表論文20 余篇,多篇論文入選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中國體育博士高層論壇、全國武術論文報告會、天津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
丁保玉,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分會常委、天津市武術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天津體育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全國學校體育聯盟(中華武術)副秘書長。長期致力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持承擔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項目、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項目的研究工作;參與全國體育院校通用教材的編寫工作。天津市級本科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負責人、天津市級一流本科課程武術負責人、天津市思政課程精品課負責人。曾獲第八屆高等教育天津市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天津體育學院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第一章 放松
師從鄭曼青
楊澄甫對放松的強調
放松的意義
達到松的狀態
放松對太極拳動作穩定性的重要性(根)
推手
一種看上去很明顯的矛盾
淺析關于不用力的悖論
第二章 擴張力
背景
當前關于肌肉活動的觀點
收縮力和擴張力之間的差異
擴張力的若干實踐證據(你可以做的實踐)
如何確認你正在使用擴張力
一種有前景的擴張機制
第三章 陸地游泳
鄭大師的建議
我最初的懷疑
我最終的認識
精神方面
僵尸式太極
陸地游泳只是識別內勁的工具
第四章 太極拳名家關于意念、氣、力的闡述
力、勁和內勁
氣、呼吸、內勁與外勁
鄭大師對兩種不同力量之間的區別的分析
進一步闡釋鄭大師的論述
對楊澄甫關于力的評述的分析
呼吸與丹田
健康方面
實戰方面
意念、呼吸、氣和力量
總結
第五章 太極拳中使用擴張力相對于收縮力的優勢
對比使用兩種力時變招的敏捷度
穩定性
平衡
警覺
擴張力對健康的益處
杠桿和精細運動控制
形成整勁
培養生物電的通路
自衛中的隱蔽力量
第六章 在健康領域使用擴張力的指南
擴張力矯正上背部的力學對線
利用擴張力矯正腰椎的再討論
利用緩慢、放松的動作來改善頸椎問題
用擴張的方法緩解跖筋膜炎
第七章 平衡
重力
腿部力量和靈活性
尋找腳的中心點
膝關節、踝關節、足弓的力學對線
質心
平衡實踐
視覺
其他因素
第八章 對根勁與千斤墜的分析
保持身體穩定的最優條件
內部的因素
第九章 自然運動
理解自然運動
自然運動的要素
獨立的動作
研究自然運動的原因
實現自然運動
研究自然運動的工具
一些基本的物理學概念
有生命和無生命的自然運動
第十章 邁步如貓行
太極拳的步法
陰和陽
身體重量的轉移
邁步如貓行的困難
邁步順序:腳跟先落地,腳尖先落地,還是整只腳同時落地
練習太極拳動作中的向身側邁步
自然地邁步
邁步時后腿向前的擺動
邁步時前腿向前的擺動
在合適的時機邁步
關于正確邁步的實踐
走路時手臂的擺動
第十一章 周期運動及其時機
周期運動
周期運動術語
驅動周期運動
線性、驅動、水平周期運動(如封似閉)
對如封似閉動作的分析
如封似閉動作的時機的重要性
單鞭中右臂的圓周運動
離心效應
重力作用下的離心效應
圓錐擺
身體圍繞垂直軸左右轉動,手臂左右來回擺動
擺動的好處
發放
第十二章 其他物理學概念
約束
不打滑地滾動
第十三章 對鄭曼青揭示的太極拳秘傳的理解
基本概念
化解
攻擊
陳炎林的抵御攻擊的方法
總結
第十四章 無為、有為和手非手
無為
意圖的心理傳遞
手非手
意圖的遠距離傳遞
第十五章 使你在太極拳中的進步最大化
學習太極拳
學習太極拳的障礙
清除練拳過程中的障礙
在運動技藝中過度使用觀想畫面的危險性
驗證你的進步
結語
第十六章 對太極拳的剖析
內家拳與外家拳
舉起與放下
虛實、陰陽悖論
太極圖的變化
太極拳的器械
對太極拳練習的一些誤解
楊式太極長拳和鄭大師的簡化太極拳套路
太極拳的普及
附錄
矢量加法的基礎知識
對根勁與千斤墜的補充分析
對懸掛的桿擺動的分析
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