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技術實踐教程:TMS320F28335設計與實驗》以美國TI公司常用芯片TMS320F28335的實踐應用為主線,重點介紹了數字信號處理器DSP的基礎知識、硬件設計及大量的實驗開發項目等。
《DSP技術實踐教程:TMS320F28335設計與實驗》的特點是緊緊圍繞DSP技術的實踐教學主線,從基礎理論、軟硬件設計到大量的實驗開發,實驗內容涵蓋常規實驗、算法實驗和擴展實驗。《DSP技術實踐教程:TMS320F28335設計與實驗》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著眼逐步提高讀者的DSP技術實際應用能力。書中的所有程序均實際調試通過,并免費提供給讀者。
《DSP技術實踐教程:TMS320F28335設計與實驗》內容全面、通俗易懂、實用性強,可作為電子信息、通信工程、自動化等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供從事DSP技術應用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近年來,隨著DSP技術的迅速發展,DSP芯片的速度、性價比不斷提高,并被廣泛應用在控制、通信、語音、圖像及軍事等各個領域。目前DSP技術已成為電子信息、通信、自動控制及儀器儀表等專業學生和從事相關學科工程技術人員掌握的前沿技術。為此迫切需要將相應的研發結果應用到工農業和人們的生活中去。
目前國內有關DSP技術理論介紹的教材較多,而著重介紹實踐內容的書較少,為了便于提高學生應用開發能力,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編寫了此書,希望對學習使用DSP技術的相關人員有所幫助。
本書重點介紹TMS320F28335的軟、硬件設計和實驗項目開發,全書共10章,第1章概述; 第2章介紹基本結構與特征; 第3章介紹存儲器與通用I/O口; 第4章講解中斷管理; 第5章介紹片內外設; 第6章介紹了尋址方式和匯編指令; 第7章介紹了偽/宏指令和目標文件鏈接; 第8章介紹CCS軟件使用; 第9章介紹了實驗系統介紹; 第10章是實驗指導。
本書由姚曉通、李積英和蔣占軍合作編寫。本書的第6~10章由姚曉通編寫,第1~3章由李積英編寫,第4、5章由蔣占軍編寫,全書由姚曉通統稿。在編寫過程中,參閱了不少國內外書籍、TI公司的原版資料,并得到北京精儀達盛公司大力支持,研究生王記榮等做了大量的整理文字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妥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4年8月
于蘭州交通大學
第1章 概述
1.1 數字信號處理系統
1.1.1 數字信號處理系統的構成
1.1.2 數字信號處理系統的特點
1.2 DSP芯片應用
1.3 DSP芯片的開發現狀
1.4 F2833x系列的特點
1.5 TMS320F28335外部引腳和信號說明
第2章 基本結構與特征
2.1 CPU概述
2.1.1 CPU組成及特性
2.1.2 CPU信號
2.1.3 CPU結構
2.1.4 地址和數據總線
2.2 CPU寄存器
2.2.1 累加器
2.2.2 被乘數寄存器
2.2.3 結果寄存器
2.2.4 數據頁指針
2.2.5 堆棧指針
2.2.6 輔助寄存器
2.2.7 程序指針
2.2.8 返回程序寄存器
2.2.9 中斷控制寄存器
2.2.10 狀態寄存器0
2.2.11 狀態寄存器1
2.3 片上鎖相環
2.3.1 PLL功能配置
2.3.2 時鐘信號監視電路
2.3.3 相關寄存器
2.3.4 PLL配置注意事項
2.4 CPU定時器
2.4.1 工作原理
2.4.2 相關寄存器
第3章 存儲器與通用I/O口
3.1 存儲器
3.1.1 存儲器映射
3.1.2 代碼安全模塊
3.2 通用輸入輸出端口
3.2.1 GPIO概述
3.2.2 GPIO工作模式
3.2.3 數字I/O工作模式下的控制
3.2.4 輸入限定功能
3.2.5 相關子寄存器
3.2.6 GPIO配置步驟
第4章 中斷管理
4.1 中斷向量和優先級
4.1.1 中斷標志寄存器
4.1.2 中斷使能寄存器和調試中斷使能寄存器
4.2 不可屏蔽中斷
4.2.1 INTR指令
4.2.2 TRAP指令
4.2.3 不可屏蔽硬件中斷
4.3 復位操作
4.4 低功耗模式
4.5 外設中斷擴展模塊PIE
4.5.1 PIE模塊概述
4.5.2 中斷向量列表的映射地址
4.5.3 中斷源
4.5.4 中斷向量列表
4.5.5 PIE模塊相關寄存器
4.5.6 CPU中斷控制相關寄存器
4.5.7 外部中斷控制寄存器
第5章 片內外設
5.1 增強型脈寬調制
5.1.1 ePWM概述
5.1.2 ePWM各子模塊介紹
5.2 SCI模塊結構及功能介紹
5.2.1 SCI功能概述
5.2.2 SCI多處理器通信
5.2.3 空閑線多處理器模式
5.2.4 地址位多處理器模式
5.2.5 SCI通信格式
5.2.6 SCI的中斷
5.2.7 SCI波特率計算
5.2.8 SCI增強功能
5.3 串行外設接口
5.3.1 概述
5.3.2 SPI模塊工作方式介紹
5.3.3 SPI中斷及其他相關配置
5.3.4 SPIFIFO功能介紹
5.4 增強型正交編碼脈沖
5.4.1 概述
5.4.2 正交解碼單元
5.4.3 位置計數器及控制單元
5.4.4 邊沿捕獲單元
5.4.5 eQEP看門狗電路
5.4.6 中斷結構
5.5 增強型捕獲
5.5.1 概述
5.5.2 捕獲工作模式
5.5.3 APWM工作模式
5.6 模/數轉換模塊ADC
5.6.1 轉換序列發生器工作原埋
5.6.2 不間斷自動定序模式
5.6.3 轉換時鐘
5.6.4 ADC基本電氣特性
5.6.5 ADC高級功能
第6章 尋址方式和匯編指令
6.1 尋址方式
6.1.1 尋址方式選擇位AMODE
6.1.2 直接尋址方式
6.1.3 堆棧尋址方式
6.1.4 間接尋址方式
6.1.5 寄存器尋址方式
6.1.6 其他可用的幾種尋址方式
6.1.7 32位操作的定位
6.2 匯編語言指令集
6.2.1 指令集概述
6.2.2 指令句法描述
6.3 匯編源程序
6.3.1 匯編源程序格式
6.3.2 常量
6.3.3 表達式與運算符
6.3.4 源列表文件
第7章 偽/宏指令和目標文件鏈接
7.1 偽指令
7.1.1 偽指令作用及分類
7.1.2 偽指令匯總
7.2 宏指令
7.2.1 宏定義和宏調用
7.2.2 與宏相關的偽指令
7.3 目標文件鏈接
7.3.1 段
7.3.2 段程序計數器
7.3.3 鏈接器命令文件和鏈接器偽指令
7.3.4 重定位
第8章 CCS軟件使用
8.1 軟件開發工具
8.2 安裝調試軟件
8.2.1 安裝DSP調試軟件——CCS3.3
8.2.2 CCS3.3 軟件升級包的安裝
8.2.3 安裝DSP仿真器——XDS510USB驅動
8.3 配置XDS510USB(使用CCS3.3 )
8.3.1 更改設置管理器設置
8.3.2 CCS3.3 軟件的設置
8.4 初步建立工程
8.5 配置工程
8.5.1 添加文件
8.5.2 配置工程選項
8.5.3 添加GEL文件
8.6 編譯和仿真環境的進入
8.7 程序的固化
第9章 實驗系統介紹
9.1 ELDSPE300型DSP實驗系統介紹
9.2 硬件資源
9.3 器件片選地址(CPLD譯碼)說明
9.4 撥碼開關介紹
9.5 E_LAB總線接口介紹(E300板上)
第10章 實驗指導
10.1 常規實驗指導
10.1.1 撥碼開關實驗
10.1.2 CPU定時器實驗
10.1.3 外部中斷實驗
10.1.4 鍵盤接口實驗(E300)
10.1.5 A/D實驗(CPU)
10.1.6 A/D(外部)實驗
10.1.7 D/A實驗
10.1.8 PWM波形產生實驗
10.1.9 語音實驗
10.1.1 0LCD實驗(E300)
10.1.1 1USB(從模式)實驗
10.1.1 2USB(host)實驗
10.1.1 3DTMF(雙音多頻)信號的產生和檢測實驗
10.1.1 4二維圖形生成實驗
10.1.1 5數字圖像處理實驗
10.2 算法實驗指導
10.2.1 快速傅里葉變換(FFT)算法實驗
10.2.2 有限沖擊響應濾波器(FIR)算法實驗
10.2.3 無限沖擊響應濾波器(IIR)算法實驗
10.2.4 卷積(Convolve)算法實驗
10.2.5 離散余弦變換(DCT)算法實驗
10.2.6 相關(Correlation)算法實驗
10.2.7 μ_LAW算法實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