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史》是史學家呂思勉先生的四部斷代史之一,也是研究秦漢時期歷史的基本參考書之一。
秦漢兩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初時代,后世的許多社會制度都淵源于秦漢,很多問題也都源于秦漢。因此,秦漢史歷來都為學習和研究歷史者所重視。
本書分前后兩部分。前十二章為政治史,按歷史事件的順序編排;后八章為社會經(jīng)濟文化史,以分門別類來敘述。本書資料翔實,論證有力,多創(chuàng)見而少人云亦云之處。
從秦漢到三國,以大師眼界讀懂歷史背后的歷史
這本《秦漢史》早于1947 年由開明書店初版,是了解研究秦漢史的
基本參考書之一,也是中國近代學術(shù)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
論方面廣闊,述作宏富,且能深入為文者,我常推崇呂思勉(誠之)先生、陳垣(援庵)先生、陳寅恪先生與錢穆(賓四)先生為前輩史學四大家。——史學家 嚴耕望
呂先生治史,無華麗鋪張的辭藻,不作驚世駭俗之論斷,但平實不失深刻,簡括之語常常包含著獨特創(chuàng)見……這些獨特創(chuàng)見,或是一語破的,或是圓熟通達!A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 張耕華
先生之于書幾無所不讀,雖以史學名家而兼通經(jīng)、子、集三部,述作累數(shù)百萬言,淹博而多所創(chuàng)獲者,吾未聞有第二人!獨v史地理學家 譚其驤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江蘇常州人,歷史學家、國學大師,與錢穆、陳垣、陳寅恪并稱為“現(xiàn)代中國四大史學家”。自1926 年起,任上海光華大學國文系教授,后任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1941 年,光華大學遷至四川,乃歸鄉(xiāng)閉戶著書。1949 年后,任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一級教授﹑上海歷史學會
理事﹑江蘇省政協(xié)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