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學是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基礎學科,1906年首次作為學科名稱被提出,是現代眾多學科中發展為迅猛的學科之一。自2001年人類全基因組測序完成以來,新技術得到快速發展,極大地拓展了生物遺傳變異研究的廣度與深度,大量累積的多層次變異信息為揭示基因的表達調控、性狀遺傳發育等奠定了信息學基礎,人類及動植物的遺傳學研究得到加速發展,迎來了一個全新的世紀!哆z傳學》教材第三版出版至今已近20年,為了將新的遺傳學相關研究成果及時引入教材,經本教材編者及中國農業出版社多次商議,對《遺傳學》第三版進行修訂。
《遺傳學》教材第一版和第二版均由季道藩教授主編,分別于1980年和1984年出版!哆z傳學》第三版由朱軍教授主編,于2002年出版。該教材凝聚了遺傳學界前輩們的心血和成果,文字精練,寫作嚴謹,知識闡述循序漸進,深入淺出,闡述透徹,深受高等院校廣大師生的歡迎,一直以來被廣泛采用o該教材曾獲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被列入教育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農業農村部“十三五”規劃教材,并被遴選列入全國高等農林院校教材經典系列、全國高等農林院校教材名家系列。
遺傳學是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基礎學科,1906年首次作為學科名稱被提出,是現代眾多學科中發展最為迅猛的學科之一。自2001年人類全基因組測序完成以來,新技術得到快速發展,極大地拓展了生物遺傳變異研究的廣度與深度,大量累積的多層次變異信息為揭示基因的表達調控、性狀遺傳發育等奠定了信息學基礎,人類及動植物的遺傳學研究得到加速發展,迎來了一個全新的世紀!哆z傳學》教材第三版出版至今已近20年,為了將最新的遺傳學相關研究成果及時引入教材,經本教材編者及中國農業出版社多次商議,對《遺傳學》第三版進行修訂。
本次修訂基本保持第三版的體系構架,對部分內容進行增刪、更新,以反映現代遺傳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前沿。全書共由14章組成。第一章緒論、第十三章數量性狀遺傳和第十四章群體遺傳與進化由浙江大學朱軍教授負責修訂;第二章遺傳的細胞學基礎和第三章遺傳物質的分子基礎由浙江大學祝水金教授負責修訂;第四章孟德爾遺傳、第五章連鎖遺傳和性連鎖、第十一章細胞質遺傳由中國農業大學劉慶昌教授負責修訂;第六章染色體變異和第十章基因突變由浙江大學張天真教授負責修訂;第七章細菌和病毒的遺傳、第八章基因的表達與調控、第九章基因工程和基因組學、第十二章遺傳與發育由華中農業大學廖玉才教授負責修訂。
本教材的修訂得到了各位編者所在學校以及中國農業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祝水金教授對修訂稿全文進行了仔細審閱處理,在此一并致謝。由于時間及業務水平有限,本次修訂缺點或疏漏仍在所難免,懇請批評指正。
第四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遺傳學研究的對象和任務
第二節 遺傳學的發展
第三節 遺傳學在科學和生產發展中的作用
第二章 遺傳的細胞學基礎
第一節 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一、原核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二、真核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第二節 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
一、染色體的形態特征
二、染色體的數目
第三節 細胞的有絲分裂
一、細胞周期
二、有絲分裂的過程
三、有絲分裂的遺傳學意義
第四節 細胞的減數分裂
一、減數分裂的過程
二、減數分裂的遺傳學意義
第五節 配子的形成和受精
一、雌配子和雄配子的形成
二、受精
三、直感現象
四、無融合生殖
第六節 生活周期
一、低等植物的生活周期
二、高等植物的生活周期
三、高等動物的生活周期
復習周考題
第三章 遺傳物質的分子基礎
第一節 DNA作為主要遺傳物質的證據
一、DNA作為主要遺傳物質的間接證據
二、DNA作為主要遺傳物質的直接證據
第二節 核酸的化學結構
一、兩種核酸及其分布
二、DNA的分子結構
三、RNA的分子結構
第三節 梁色體的分子結構
一、原核生物染色體
二、真核生物染色體
第四節 DNA的復制
一、DNA復制的一般特點
二、原核生物DNA復制
三、真核生物DNA復制的特點
第五節 RNA的轉錄及加工
一、RNA分子的種類
二、RNA轉錄的一般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