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和地區分配研究》從研究我國能源二氧化碳變動影響因素出發,探索了引起各個地區能排放差異的原因,并結合區域間的碳轉移分析了各個地區的碳減排責任,再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從各個地區最終需求出發,將我國能源二氧化碳總量控制目標進行了地區分解,為我國由碳強度控制過渡到碳總量控制奠定了基礎。《中國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和地區分配研究》豐富了發展經濟學中各地區公平發展權利的內涵,也把環境經濟學中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如何協調具體化了,還為我國未來碳排放總量目標的地區分解提供了方法參考。
何艷秋(1983年9月-),女,漢族,2013年畢業于西南財經大學統計學院統計學專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統計、能源環境統計。在《統計研究》《統計信息與論壇》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0余篇,主研、參研重量、省級課題10余項,撰寫的研究報告多次被國研網、鳳凰網等全文轉載。
1.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1.1 全球變暖,危害凸顯
1.1.2 氣候問題已經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
1.1.3 我國面臨巨大的減排壓力,并積極做出努力
1.1.4 低碳化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1.2 選題的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1.3 碳排放相關理論和研究綜述
1.3.1 碳排放的相關概念
1.3.2 碳排放的測算
1.3.3 碳排放的控制
1.3.4 碳排放權分配
1.4 研究的思路和技術路線圖
1.5 主要創新點
2.全國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現狀和控制目標分析
2.1 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的測算
2.1.1 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進行研究的重要意義
2.1.2 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的測算
2.2 中國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的歷史狀況與現狀
2.2.1 國家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現狀
2.2.2 行業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現狀
2.2.3 行業完全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現狀
2.2.4 行業邊際完全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現狀
2.2.5 對我國行業的重新分類
2.3 中國碳排放控制目標
2.3.1 碳強度控制目標與碳排放總量控制目標的聯系和區別
2.3.2 碳排放強度控制目標
2.3.3 碳排放總量控制目標
2.4 碳排放總量目標的地區分解
2.4.1 碳排放總量目標地區分解的必要性
2.4.2 碳排放總量目標地區分解的原則
2.5 本章小結
3.全國能源二氧化碳排放主要影響因素的指數分解
4.地區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差異和影響因素的建模分析
5.各地區碳排放轉移的特征研究
6.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目標的地區分解研究
7.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