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寬帶調頻收發機的分析與設計 針對醫療電子無線體域網及無線個人網》闡述了超寬帶調頻收發機的系統架構和工作原理,給出了多款收發機設計實例及測試結果;介紹了眾多模擬和射頻子模塊的結構及電路實現;詳細闡釋了發射機及接收機設計,并給出了系統級功耗優化方案。
全書內容共分8章:第1章介紹超寬帶調頻技術的應用及優勢;第2章闡述超寬帶調頻的原理、收發機架構及系統設計考慮;第3章介紹子載波生成的結構和電路設計,并給出芯片Ⅰ、Ⅱ和Ⅲ的測試結果;第4章討論射頻頻率調制及中心頻率校正的電路實現,并給出芯片Ⅳ和Ⅴ的測試結果;第5章闡述寬帶射頻鑒頻器及子載波處理的架構設計和電路實現,并給出芯片Ⅵ和Ⅶ的測試結果;第6章介紹超寬帶調頻收發機的射頻前端模塊及超寬帶天線的設計,并給出系統級測試方案、測試結果和鏈路預算;第7章闡述低功耗收發機設計,提出系統級功耗優化方案,并給出芯片Ⅷ的測試結果;第8章補充介紹超寬帶調頻發射機的另類實現。
第1章 FM-UWB的應用及優勢
1.1 超寬帶技術
1.2 UWB的分類
1.2.1 IR-UWB
1.2.2 FM-UWB
1.2.3 Chirp-UWB
1.3 UWB在WBAN/WPAN及BioMedical上的應用
1.4 FM-UWB的優勢
1.5 本書內容安排
第2章 FM-UWB的原理、架構及系統設計考慮
2.1 FM-UWB的原理及收發機架構
2.2 FM-UWB收發機子模塊的實現
2.2.1 子載波生成
2.2.2 射頻頻率調制及中心頻率校正
2.2.3 寬帶射頻鑒頻器
2.2.4 子載波處理
2.3 FM-UWB收發機的系統參數
2.4 FM-UWB收發機的設計考慮
2.4.1 有限模和△一∑的比較
2.4.2 多相與單相結構的比較
2.4.3 高數據率實現
2.4.4 子載波波形選擇及失真考慮
2.4.5 子載波調制因子的選擇
2.4.6 射頻調制因子的選擇
2.4.7 低功耗設計考慮
2.4.8 可重構設計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子載波生成
3.1 子載波生成的架構實現
3.2 子載波生成的電路實現
3.2.1 PFD
3.2.2 電荷泵
3.2.3 相位選擇與雙模分頻器
3.2.4 小數調制器
3.3 子載波生成的核心模塊——多相Relax VCO
3.3.1 常見的兩相結構
3.3.2 新型的四相結構
3.3.3 獨特的八相結構
3.4 帶Hvbrid-FIR濾波特性的子載波生成
3.5 測試結果
3.5.1 FSK子載波生成的測試結果
3.5.2 多相RelaxVC0的測試結果
3.6 本章小結
第4章 射頻頻率調制及中心頻率校正
4.1 射頻頻率調制
4.1.1 適合RFFM的VC0類型
4.1.2 LCVC0的結構選擇
4.1.3 RFFM使用的LCVC0電路設計
4.2 射頻中心頻率校正及其設計考慮
4.3 中心頻率校正的電路實現
4.3.1 系統框圖
4.3.2 高頻分頻器
4.3.3 數字鑒頻器
4.3.4 積分器
4.3.5 亞連續操作
4.3.6 時鐘頻率的選擇
4.4 雙通路射頻壓控振蕩器
4.5 測試結果
4.5.1 高βRF的測試結果
4.5.2 低βRF下的測試結果
4.6 本章小結
第5章 寬帶射頻鑒頻器及子載波處理
5.1 常用的寬帶射頻鑒頻器架構
5.1.1 可再生結構
5.1.2 延時相乘結構
5.2 寬帶射頻鑒頻器的電路實現
5.2.1 基于雙帶通濾波器的鑒頻電路
5.2.2 基于模擬相位內插型延遲線的鑒頻電路
5.3 子載波處理的架構設計
5.3.1 四路過零點檢測型SCP
5.3.2 單路過零點檢測型SCP
5.4 子載波處理的電路實現
5.4.1 抗混疊濾波器
5.4.2 下變頻器
5.4.3 低通濾波器
5.4.4 限幅器
5.4.5 數字FSK解調
5.5 測試結果
5.6 本章小結
第6章 FM-UWB收發機的射頻前端、天線及系統測試
6.1 發射端的輸出放大器
6.2 接收端的預放大器
6.2.1 預放大器電路
6.2.2 預放大器噪聲分析
6.3 射頻前端寄生效應及封裝模型
6.4 UWB天線
6.5 收發機的測試方案
6.6 收發機的測試結果
6.7 收發機的鏈路預算
6.8 本章小結
第7章 FM-UWB收發機的功耗優化及實現
7.1 收發機功耗優化的可行性分析
7.2 基于數據邊沿檢測觸發的動態功耗優化方法
7.3 動態功耗優化方法在收發機系統中的設計實現
7.4 功耗優化型收發機的設計實例
7.5 測試結果
7.6 本章小結
第8章 FM-UWB發射機的另類實現
8.1 基于電流型子載波的發射機結構
8.2 基于電流型子載波的發射機實現
8.2.1 電流型子載波生成
8.2.2 電流型射頻頻率調制
8.2.3 基于AFC的頻率校正
8.2.4 輸出放大器
8.3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