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初冬呱呱墜地的王寶強,在日寇視生命如草芥滅絕人性的暴行下,奪走了包括父母和3個姐姐在內的千百萬條鮮活生命,如此用鮮血染成“八年抗戰”這段殷紅的歷史腳印,一直恩仇縈繞,使他感到,“家”是港灣,“國”是靠山,15歲參軍,翌年在朝鮮戰場,赴湯蹈火,九死一生,直至載譽而歸。轉業后不滿20歲便早婚,兩年內就突擊了兩對孿生兄弟。“十年超英十五年趕美”的大躍進過后,隨之而來的“三年自然災害”使妻子因浮腫并發癥撒手人寰。春夏秋冬,寒來暑往,如同一個轉動人生命運齒輪的“文革”終于壽終正寢。兒子們從窮山溝陸續回京,并考上了大學。爾后迎來改革開放的燦爛之春。使他感到欣慰得是長子踐行了晚婚晚育獨生子女的基本國策,幸福美滿;而其他兒子分別選擇的丁克、獨身和同性戀生活頗讓他煩心、焦灼和生氣。尤其是火冒三丈與小四唇槍舌戰無果后,父子竟在地球兩端的北京——紐約斷絕往來長達30年。隨著時代的變遷,王寶強的思想也在與時俱進,不斷用開放和調整的心態,審視、感悟、認可多維度的家。并認為,兒子們的作為只要與國家的方針政策并行不悖,都不應過多地干預。故趁2015年端午節、父親節和夏至“三節合一”的小長假,使五個小家聚會團圓,借此與兒子們化干戈為玉帛,化乖戾為祥和,握手言和,皆大歡喜!
張栓林 作家,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北京市優秀教師和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及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三十周年優秀命題教師榮譽證書獲得者。1959-1964年就讀于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通曉德、英、俄、法等語種。從事保險、再保險實務和教學多年,先后赴英國、美國、馬來西亞、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學習、工作和講學。曾在國家、省級報刊上發表文章多篇。近年來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保險英語》《國際再保險》《英漢外貿·保險詞典》《英漢保險詞典》《保險專業英語》《保險學原理》《再保險學》《保險學原理自學考試大綱》《再保險學自學考試大綱》《海上保險》《運輸保險》《保險基礎》《保險學》《再保險》《保險英語口語》《英漢保險大詞典》以及近兩年陸續出版的言情小說《亞文化現象》和《一位海歸的人生軌跡》等,共計800多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