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的作品包括: 《疼》、《不問愛情》、《時光 漫步》、《七年》、《痕》、《愛到二分之一后》、《原色花》、《二十七米深藍》、《我不是你的天使》、《逝》、《開往春天的地鐵》等。
1.一段年少時光,二十五個青澀故事。我和你,相遇、相愛抑或相離,卻是彼此掌心再難抹去的痕跡。
2.遇見你,是時光賜予我美好的虔誠,而有你的每一天,平凡得像奇跡。
序言 坦白
提起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還不能確定我會用什么樣的風格來寫,我會寫出什么樣的文字來。這一次,我的文字失去控制,它有最自由的靈魂。
在最近幾年里,我寫了大概有五十多萬字的文章。它們像無邊的大海,讓我沉迷到徹底。這些憂傷的文字,靜默且迷人。我用它們,舒展開隱匿在黑暗里的身體,悄悄地放飛自己的情緒。
有人告訴我,成長就是一種蛻變的痛,羽化成蝶的美麗就一定需要承受掙扎的苦痛。我一直都糾纏在不堪回首的往事中,沉溺于敏感憂傷。常常在黑夜里打開自己的心房,想起曾經屬于自己的豐盛的愛情。它是最華美的煙花,在升起的瞬間,光影浮現。我把它們寫成文字,仿佛就可以穿越時光的距離,再輕觸那水晶樣的年華。漫漫的幻覺里,我在夢的最深處與久別的記憶重逢。
我是尋夢的孩子,把所有的寂寞深鎖在心里,遠遠地眺望愛情。
安妮說,很多時候,一個人選擇了行走,不是因為欲望,也并非誘惑;他僅僅只是聽到了自己內心里的聲音。
為了聽見自己內心里的聲音,我一直走在青春的路上,踩著孤單的影子。我是一個等愛的人。
許巍的音樂總是在這個時候響起,那些因為寂寞而顯現的迷茫在他悠遠的聲音里鋪張。他和我來自同一個故鄉,又在同一個城市游蕩,他這樣唱游著詩意的生活:“誰讓我們哭泣,又給我們驚喜,讓我們就這樣相愛相遇。總是要說再見,相聚又分離,總是走在漫長的路上。”暖暖的感動在夜風中展開,我們都是純真而忘我的人。
右邊的一顆牙,碎了。我吐出它來,走吧,你不再屬于我,如同那些過去的愛情,一切都像風一樣,走過,沒有了痕跡。如果太認真,我們就會跌落進時光的無底洞,再也找不到通往春天的出口。愛情是海市蜃樓,是虛幻的想象,是美麗的糖果,是奢侈的幸福。在彼此催眠的晚上,我們用最虔誠的心靈來膜拜它。當寂寞刺穿了生活,愛情卻變得那么真實,那么赤裸裸。
于是我卸下文字之衣,做一只自由的鳥,孤獨地飛行。飛過高山,飛過湖泊;飛過草原,飛過沙漠。我始終保持著一個飛翔的姿勢,一往無前。我俯視著大地,這個世界竟然如此荒蕪。寂寞是一整片的森林,每個人都會有心碎的時間。
城市里總是有太多的人在上演著悲歡離合,我們同樣走不出宿命的圓。只是,對于愛情,我已經學會了用自己的語法來丈量。
我用一臺理光的相機,它是我最默契的朋友。我們在一起,證明許多發生過的痕跡。我喜歡那些從自己手中流淌出來的影像,它們像一個個色彩斑斕而又綺麗的夢,綺麗著我們的眼睛。
和文字一樣,我讓自己沉醉在那些影像中。我無從選擇地愛著,在鏡頭里凝動我們為之感動過的生活。我的欲望太強,我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我希望自己能有豐富的思想。
生活就是藝術。
我總是會對藝術充滿無休止的想象和向往。我是那么想做一個接近藝術的孩子。我希望我的作品有文字的靈動、影像的沉穩、思想的光芒。
在之前這些長長的寂寞里,我一直都在和蒼涼的時光對峙,可是我始終沒有找到能夠和愛情相抗爭的力量。我一遍又一遍地張開自己白色的翅膀,我想讓別人看到我最美麗的羽毛。我是一朵在野山坡悄然開放的花,心里盛滿了寂寞。我在白天睡去,又在黑夜醒來,我不知道怎樣去捕捉愛情的蹤跡。
圣經上說愛是恒久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我想要找到每一個你,我想要找到永不止息的愛情。
感謝我的筆下流淌出的每一個字,它們為了表達我對愛的坦白而鞠躬盡瘁,它們為我贏得了聲譽。我發誓不會遺棄它們,在這長長的人生里。我感謝它們為我而存在。
請閉上眼睛,想象一片蔚藍色的大海。如果氣溫驟然下降,下降到冰點以下,它們就會凍結成冰。是蔚藍色的冰。晶瑩的冰塊閃現著綺麗的蔚藍色,一半是陽光,一半是陰影。
在那一個瞬間,你會愛上我,愛上那種蒼涼的明亮。
愛過以后,請你忘記我。因為我們彼此愛上的僅僅只是假象。而那些長長短短的愛情,我會繼續把它們寫進回憶里,用文字來凝望。
楊朵軼,青年作家,曾用筆名“純白色”。現供職于大型金融機構。已出版多部小說、散文集。
序言 坦白 / I
疼 / 1
不問愛情 / 27
時光 漫步 / 39
七年 / 66
痕 / 78
愛到二分之一后 / 90
原色花 / 105
二十七米深藍 / 110
我不是你的天使 / 117
逝 / 122
開往春天的地鐵 / 126
溫柔之城 / 142
伴我到天明 / 146
忠于寂寞 / 175
忘了忘記 / 188
冷暖自知 / 207
暗涌 / 211
秋天,別來 / 217
半支煙 / 232
你的獨舞 / 240
關于永遠 / 243
站在宿命的掌心 / 246
我要的愛情 / 275
附錄:我們眼中的純白 / 282
二十七米深藍
時常我會想起依依。我和她之間的距離曾經只有0.01公分。
2000年的時候我還在上學,教室、宿舍、校園的小路,我過著如此簡單的生活。我學的是經濟,鉆研凱恩斯曲線和通貨膨脹。那些高深的理論和復雜的模型學起來,有時候會令人窒息。在這樣的時間里,我就會讓自己停下來,坐在主樓前的草坪上,看那些從我面前經過的女生:她們穿著漂亮的花格裙或者深藍色的牛仔褲。頭頂的陽光灑下來,可以感覺到一地金黃色的溫柔。
依依也是她們中的一個,我可以肯定。
那個夏天的新學期開始,我在眾多的選修課中選擇了一門平面廣告設計。每個周三的下午,我終于可以擺脫那些長長的經濟學符號和公式,在一個大大的階梯教室里,看留著長胡子的教授講述著所謂傳播的藝術。
依依就坐在我的左前方,她常常會在上課的時候吃大把的零食,然后低下頭悄悄地笑,是很純粹的笑容。
依依有時候會回過頭來和我說話,聲音溫柔。
你不是廣告系的吧?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我從來都沒有見過你,呵呵。
依依是個可愛的女生。她在和你說話的時候,會同時睜大她那雙明亮而清澈的眼睛,嘴角會俏皮地往上翹,是一種很好笑的表情。
我對依依說,你即使不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女生,也絕對是個可愛的家伙。而且,我不得不補充說,你也很漂亮。
依依把這句話記得非常牢,她把我的這句話當作是對她的最高評價。
我告訴依依,我是學經濟的,選修平面廣告設計只是為了認識你。當時我的臉很可能紅了一下,我都不知道向來老實的自己怎么會突然撒了這樣的一個謊。
依依笑了,我怎么就讓你的詭計得逞了呢。
依依是廣告系的高才生,可以畫漂亮的手繪圖案,可以純熟地使用各種圖像設計軟件。依依有一本厚厚的相冊,里邊插滿了她的設計作品。我看著那些色彩斑斕的模板,覺得它們都是充滿靈魂的東西,里面有依依的情感和風尚,很喜歡。
有時候我和依依會去校園外的馬路上走走,多半是在黃昏的時候。依依說她特別喜歡夕陽的顏色,迷人的酒紅色。她說那種顏色好像是一種幻覺,有一種凄艷的美,仿佛前生的回憶,能勾起內心最深處的感傷。
她說希望自己設計出來的作品,也能有這樣飽滿的情感。
每當我們經過馬路旁邊那些林林總總小店的時候,依依總要去看看那些外貿類的服裝店。然后她會去試那些很民族風的衣服,再掛上長長的飾品,在地板上走來走去。
她在鏡子前有如水般干凈的笑容。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是喜歡依依的。
就在我覺得自己喜歡上依依的時候,她去了麗江。她說她要去尋找設計的靈感,她說那里有古老的石板路,有悠揚的納西古樂,還有神秘的玉龍雪山。我說靈感是找不到的,它應該是與生俱來的東西。依依就笑了,那我去尋找愛情好不好,傳說那里有象征愛情的一米陽光。我差一點脫口而出,其實我很想幫你完成你所希冀的愛情。
從麗江回來,依依送給我一張碟:《重慶森林》。酒紅色的封面上,有幾個表情冷漠的明星。依依告訴我,這是王家衛的作品,是她最喜歡的電影。王家衛,一個始終隱藏在墨鏡背后觀察世界的男人,他的電影操縱了太多的宿命,也寂寞了太多的人。黑色,是他唯一的語言;而疼痛,是他最致命的武器。
我一遍又一遍地在電腦中播放著這個迷離的故事。電影里的何志武說,我跟她之間的距離只有0.01公分,57個小時后,我愛上了這個女人。我忽然覺得愛情就是一種因寂寞而彼此滋生的情緒,后來蔓延了,漸漸澎湃,終于成為宿命。不知道在王家衛的心里,這是不是他最初想要表達的東西。
其實愛上一個人是很容易的事情,或許,僅僅需要一個眼神交錯的時間,我告訴依依。
依依說,你也可以去寫劇本啦,呵呵。我看著依依,這是我內心里最想說的話,真的。依依白了我一眼,開玩笑吧。
當我把《重慶森林》看到第二十七遍的時候,我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寫下了這樣的一句話:每天你都有機會跟許多人擦肩而過,你也許對他們一無所知,可是有可能有一天,他會變成你的知己或者朋友。
寫完這段話,我覺得眼前的世界開始旋轉,反射在大腦里的,是一團團轉動著的顏色,深藍色,那么憂郁。
我打電話告訴依依,依依,你就是我遇見的那個知己。
依依在電話的另一端放聲地笑了。
晚上,我拉起了依依的手。她柔軟的手指,像夏天田野里一排排在風中舞蹈的黃花。
依依對我說,其實你并沒有真正看懂王家衛的電影。他的電影彰顯更多的不是宿命,而是一種情感的解脫。
我這樣回答依依:電影從制作者的手中流轉到大眾眼睛里的時候,其實導演對電影的本身已經失去了控制,導演的理解或者你的理解并不能代替所有的人,只要你是認真看了,就已經很好,至少,我用自己的方式嘗試著理解了電影里邊所暗示的東西。
后來依依就開始忙了,忙著做畢業設計。她要做一個品牌手機的平面廣告,如果成功,她就可以成為這家著名外企的企劃。競爭的人很多,但是依依充滿信心,她告訴我,依依是最好的。
我親了一下她的眼睛,我說我相信。
依依做設計的同時,我跟隨導師去了珠海,參加一個區域經濟論壇。半個月之后我回來,看見依依的情緒很低落。
她看著我,面無表情地說,我失敗了。
第二天的清晨,我領著依依去爬山,一直爬到腰酸腿痛,累到快要虛脫的樣子。在山頂我告訴依依,失敗了不要緊,只要你還有再攀登的勇氣。
依依把頭靠在我的肩膀上,說今天真的好開心。可是我知道她的心里,一定是很疼的。
忽然天空開始飄起了紛飛的細雨,我說我們坐TAXI回去吧,依依說不,讓我淋一次雨好嗎?她的表情是那么倔強。雨水嘩嘩地落下來,打在我們的臉上,冰涼冰涼的,依依哭了。我分不清楚,她的臉上濕著的,究竟是淚水還是雨水。
從那天開始,依依就開始了自己全新的生活,她說她要考研了,而我,則通過導師的推薦,在一家銀行的風險管理部開始了實習的工作生涯。我和依依彼此都很忙碌。
只有在偶爾我們都有空的夜晚,我們會站在學校的操場上一起數天上的星星,一顆又一顆。依依說你數南邊,我數北邊,然后我們加起來,我說好。當我數到300多顆的時候,依依喊我,快來看流星,我們來一起許個愿吧。當我跑過去,流星卻已經劃過了遙遠的夜空,連痕跡都沒有,我還忘記了自己到底數過了多少顆星星。
2003年我們從學校畢業,依依去了南京讀研,我則留在北方的這個城市,在我實習的那家銀行做了一名普通的職員。
依依走的時候,送了我一份她設計的作品,是關于手表的平面廣告。深藍色的背景下,一塊手表筆直地長在一塊石頭上,像一棵挺拔的樹。下邊有一排字:假如你在無意中錯過了一秒鐘,或許也就錯過了一生。
看著它,我久久地說不出話來,終是淚流滿面。也許那一秒鐘,正好是我錯過流星的那一個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