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明恩溥著作中傳播廣、影響大的一部,原為他發表于上!蹲至治鲌蟆飞系囊唤M文章,講述他在清末中國傳教期間的所見所聞,介紹中國人的生活、風俗和性格等,于1890年在上海結集出版,1892年在英美等國出版十幾個版本,引起轟動,其后一百多年來多次再版。書中對于中國人典型性格的概括分析,對中國文化的獨到見解,雖然囿于個人視野和文化差異存在一些偏見,但大部分觀點還是客觀犀利的,所舉實例在中國也普遍常見,時至今日依然有發人深省“民族劣根性”的價值。魯迅先生去世前,還曾在《大公報》撰文向國人推*此書。
西方研究中國民族性詳盡的經典。
西方漢學的奠基之作。
魯迅鄭重推*,費正清曾為作評,羅斯?偨y特別推崇。
明恩溥(1845—1932),中文名又作明恩普,原名阿瑟?亨德森?史密斯(Arthur Henderson Smith),美國人。1872年作為基督教公理會傳教士來華,*初在天津,后到魯西北傳教,先后創建小學、中學和醫院,同時兼任英文報紙《字林西報》通訊員。1905年辭去教職,定居于北京附近的通州,專事寫作。1906年他對老羅斯?偨y建議,將庚子賠款退還一部分給中國開辦和補貼學校,次年又建議讓中國知識分子去美國留學,成為庚子賠款退還一事的重要推手之一。代表作除本書外,還有《中國鄉村生活:社會學的研究》《中國的上升》《今日的中國和美國》等。
引 言
第一章 面 子
第二章 節 儉
第三章 勤 勞
第四章 禮 節
第五章 漠視時間
第六章 漠視精確
第七章 誤解的才能
第八章 拐彎抹角的才能
第九章 靈活的固執
第十章 智力混沌
第十一章 神經麻木
第十二章 輕視外國人
第十三章 缺乏公共精神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漠視舒適和便利
第十六章 生命力
第十七章 忍耐和堅韌
第十八章 知足常樂
第十九章 孝 順
第二十章 仁 慈
第二十一章 缺乏同情心
第二十二章 社會臺風
第二十三章 相互負責和遵紀守法
第二十四章 相互猜疑
第二十五章 缺乏誠信
第二十六章 多神論、泛神論和無神論
第二十七章 中國的真實狀況及其當今需求
《西方視野里的中國:中國人的氣質》:
初看上去,用臉面這個全人類都有的身體部位來概括中國人的性洛,沒有比這更為荒謬的事情了。但是在中國,“面子”一詞可不是單指腦袋上朝前的那一部分,而是一個語義甚多的復合詞。其內涵之豐富,超出了我們的描述能力,或許還超出了我們的理解能力。
為了大體上理解“面子”一詞的含義,我們必須考慮到這樣一個事實,即中國人是一個具有強烈演戲本能的種族。戲劇幾乎是唯一的全民娛樂方式,中國人之熱衷于看戲,就如同英國人喜愛運動、西班牙人喜愛斗牛一樣。任何一個輕微的刺激,都會使任何一個中國人把自己當作戲劇中的一個角色。他會做出種種戲劇化的舉動,諸如躬身下拜、雙膝跪地、伏地不起、以頭叩地,對于一位西方人來說,這些舉動即便不是荒唐可笑的,也純屬多余。中國人是按照戲劇的方式來思考問題的。一個人需要為自己辯護的時候,面對兩三個人,他也會像是面對一大群人那樣說話。
他會大聲說道:“我是當著你們的面說的,你,你,還有你,你們都在這里!比绻靡詮穆闊┦轮薪饷摚蜁f自己體面地“下了臺”,如果沒有得到解脫,那他會發現自己無法“下臺”。很明顯,所有這一切都與實際情況沒有任何關系。問題從不在于事實,而永遠在于形式。如果在合適的時機用合適的方式道出了漂亮的話語,演戲的要求便得到了滿足。我們不必到幕后去偷看真相,否則將會毀掉世界上所有的戲劇。在復雜的生活關系中適當地做出這種戲劇化的舉動,這就是有“面子”。如果做不出這些舉動,忽略這些舉動,阻撓這些舉動的展示,就是“丟面子”。如果理解無誤,就會發現,“面子”就是一把鑰匙,用它能打開那只藏有中國人諸多最重要性格的密碼箱。
還要再補充一點,調控“面子”及其獲得方式的種種原則,常常超出了西方人的理解能力,西方人總是會淡忘這種戲劇化因素,闖入不相干的事實范疇。
對于西方人來講,中國人的“面子”就像是南洋島民的塔布一樣,是一種不可否認的潛在力量,它叫人捉摸不透,不受規則約束,其廢止和更替的依據僅在于一致的感受。在這一點上,中國人和西方人必須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即他們永遠不可能對同樣的事物抱有同樣的看法。在調停每個村子里都很常見的那些小爭執時,“和事佬們”必須仔細斟酌如何顧及每一方的“面子”,就像歐洲的政客們對權力均衡的斟酌一樣。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為了客觀公正,完全不偏不倚的公正雖說在理論上可行,但對于一個東方人來說卻不大可能實現,這種調停的目的就在于完全照顧到各方的“面子”。同樣的原則也常常被用在訴訟裁決中,絕大多數訴訟都以對雙方各打五十大板來收場。
給一個人送厚禮就是“給他面子”。但是,如果這禮是個人送的,最好別照單全收,不過全部拒收也是很少見的,或者說從來沒有。有幾個例子足以說明,什么叫作保住“面子”。犯了錯卻又被揭發了出來,就是“丟了面子”,所以不管證據多么確鑿,也必須否認事實,以保住“面子”。一只網球丟了,有足夠的理由判定是被一個苦力撿走了。他憤憤不平地予以否認,但是會跑到丟球的地方去,很快,他就會發現那球就在地上(其實那球是從他的袖子里悄悄落到地上去的),并同時說道:“你‘丟掉的’那只球不就在這兒么!币晃慌桶芽腿说男≌鄣恫卦谥魅说姆块g里,然后,又在臺布下面把它找了出來,裝模作樣地展示給人看。在這些情況下,“面子”都被保住了。一個用人不小心弄丟了一件東西,他知道他必須賠償,或是被扣除一部分工錢作為懲罰,這時,他會表示他不再干下去了,并且驕傲地說道:“那把銀勺子的錢我就不要了!边@么一來,他的“面子”便保全了。一個債主,即便明知收不回別人欠他的錢,還是會去討債,說出一番狠話來,以此表明他知道該如何行事。他沒有拿到錢,但是他保住了他的“面子”,而且這么一來,也使得人們以后不再敢賴他的賬了。一個仆人疏忽大意了,或者有意拒絕履行某些職責,在得知主人打算解雇他之后,他會多次重復他的過失,自己解雇自己,這樣來保住他的“面子”。
為了面子而丟掉性命,這樣的事情對于我們而言是沒有什么吸引力的,但是我們聽說過這樣一件事,一位中國地方官員在被斬首時允許身著官服,作為一種特殊的恩準,其目的就是保住他的“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