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作為記載孔子思想和言行成為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學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孔子的思想影響了中國禮樂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倫理道德、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風俗習慣等眾多方面,其儒家思想致廣大而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既有崇高的價值理想,又有切實的百姓日用,是中國古代思維的精華結晶。
孔子說:“治理一個擁有干輛戰車的諸侯國,就 要敬業守信、節約財力而又愛護人才,按照農時來役 使勞力。”經典解讀 孔子在本章中論述了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和施政 方針。在這段話中,孔子向統治者提出了三條治理國 家的方法,即要求統治者嚴肅認真地辦理國家各方面 事務,恪守信用;節約用度,體恤官員,愛護人才; 役使百姓不可妄為,應注意不誤農時等。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到了一個做事的態度,那就是 “敬”。“敬事”不僅僅是治理好國家的根本方法, 完成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不可缺了這兩個字。沒有“ 敬”,糊里糊涂地做事,就會越做越亂;沒有“敬” 時刻想著敷衍了事,就不可能將事情做得完美無缺; 沒有“敬”,就不會發現影響事物的深層因素,就不 會有任何創新和提高。所以,人們常說“用心做事才 能把事情做好”。哲理引申 一位學畫的青年剛剛從學校畢業,因為學校并不 是很出名,他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于是來到了城市 中,開始在街邊賣畫為生,他沿著城市的街道畫街景 、為往來的行人畫肖像。開始生意還好,可是后來找 他來畫畫的人,越來越少。一次,他和一位賣油炸豆 片的老人相鄰擺攤。他發現街上賣油炸食品的人很多 ,可唯有自己旁邊的老人生意特別好。他仔細觀察了 一會兒,老人和別人的做法并沒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于是在清閑時,他向老人請教:“大爺,我看您做的 豆片和別人也沒啥不同啊,為何生意這么好呢?” 老人笑著說:“因為我和他們做的方法不同。” “沒什么不同啊,都是油炸之后撒上辣椒、調料 嘛。” “別人賣豆片是用手,而我賣豆片卻是用心的。
” “用心?”畫家不解地問。
老人看著他迷惑的樣子說:“小伙子,看你生意 不好吧,就是因為不明白這個道理。” 畫家虛心地向老人求教,老人于是意味深長地說 :“做豆片看似很容易,每個人都能做,其實其中的 學問大著哩!從如何選豆子,如何制成豆片,什么時 間制成的豆片炸出來最好吃,調料如何搭配最可口, 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地方的人喜歡什么口味都是 需要用心去仔細思量。我做了十幾年的豆片才明白這 些道理的一小部分……” 畫家聽了老人的話恍然大悟:是啊,做什么都需 要用心,小小的豆片尚且如此,更何況自己畫畫呢。
從此以后,畫家不再像以前那樣,將畫畫作為一 種得到金錢而不得不為的手段,在每一次為客人畫像 的時候,他都用心琢磨怎么才能畫得更像,如何才能 在畫紙中完美地表現出客人的神態。他甩心地走遍藏 育娟每個地方,一方面提高包己的畫技,一方面尋找 最能讓人動心的景色。終于,他獲得了人們的認可,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城市里有個街頭賣畫的年輕人, 畫得肖像惟妙惟肖。他開辦了自己的工作室,并在城 市中舉辦了畫展,取得了民眾一致的贊揚。
媒體紛紛前來采訪這位橫空出世的青年畫家,當 被詢問成功的秘訣時,畫家只說了兩個字:用心。
孔子說,“敬事而信”,老子說,“天下難事, 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一個人只有從簡 單的事情入手,用心去做好每一件細微的事情,考慮 到每一個細微的細節,才能沿著成功的道路不斷前行 。
“用心做事”是自我提升的發動機,只有用心才 能不斷地發現自己存在的不足,才能不斷地改正自己 身上的缺點,才能不斷地走向完善、完美。“用心做 事”是前進路上的風帆,只有用心才能取得更好的成 績,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同,才能得到上級的賞識。“ 用心做事”是開啟成功的鑰匙,只有用心,才能打造 出前人未創造過的精品,才能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秘 訣,才能創造出自己獨有的競爭力。
“用心做事”是一種境界,當你達到了這種境界 ,能力才能與日俱增,作為才能越來越大。“用心做 事”是一種態度,它讓我們時刻保持謙虛謹慎,時刻 不忘追求完美。“用心做事”是一種原則,這是對每 一個力求上進者的要求,沒有它,一個人再有能力, 也必將被社會所淘汰。
當我們去接手一項工作時,應該思考一下,是想 將它完成,還是讓它圓滿。如果你想追求卓越,追求 提高,要記得:用手可以把事做完,用心才能將事做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