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調控與經濟周期的實證研究:1984年以來中國反周期貨幣政策的實證分析》的正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論部分,第二、三部分分別是國外及國內貨幣政策調控實踐部分,第四部分是實證計量分析部分,第五部分是對策建議部分,后是全書的結論部分。
《貨幣政策調控與經濟周期的實證研究:1984年以來中國反周期貨幣政策的實證分析》可為高校及企事業單位相關科研、決策人員提供重要的參考,也可為從事與此相關研究的碩士、博士研究生提供相應的借鑒或啟發,還可為政府相關人員提供決策方面的參考。從事與此相關教學科研的高校教師也可從中有所獲益,可以將此書作為所任相關課程的輔助讀物,其他相關讀者對象也可從中獲得相應的啟發與思考。
劉旺霞,女,漢,1975年出生,湖北崇陽人,經濟學博士,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貨幣金融政策、文化產業經濟與金融研究。2005年華中師范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畢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08年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思想史專業畢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近年來,在《經濟學動態》、《經濟問題探索》、《廣東金融學院學報》、《華中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經濟縱橫》、《商業時代》等期刊上發表論文30多篇,主持省部級項目1項,省廳級科研項目5項,并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文化部文化藝術類項目等科研項目多項,參與編寫教材4部,參編專1部。
導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
一、選題背景
二、研究意義與目的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文獻綜述
一、相關概念界定
二、國外研究現狀
三、國內研究現狀
第三節 本書的主要內容與研究方法
一、本書的研究思路與主要內容
二、本書的研究方法
三、本書的創新點
第一章 反周期貨幣政策調控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貨幣中性與非中性論
一、貨幣中性論
二、貨幣非中性論
第二節 貨幣供求與貨幣供給內生外生性理論
一、貨幣供求理論
二、貨幣供給內生性與外生性理論
第三節 貨幣政策動態不一致性理論與效果非對稱性理論
一、貨幣政策動態不一致性理論
二、貨幣政策在不同經濟周期階段中的效果非對稱性
第四節 規則與相機抉擇理論
一、特定規則還是相機抉擇
二、相機抉擇還是單一規則
三、最新規則與相機抉擇
第五節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理論
一、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概述及其過程理論
二、貨幣渠道傳導理論
三、信用渠道傳導理論
第二章 國外反周期貨幣政策實踐
第一節 發達國家反周期貨幣政策
一、美國二戰以來反周期貨幣政策
二、英國二戰以來反周期貨幣政策
三、德國二戰以來反周期貨幣政策
四、日本二戰以來反周期貨幣政策
第二節 轉軌中國家反周期貨幣政策
一、俄羅斯轉軌以來反周期貨幣信貸政策
二、波蘭轉軌以來反周期貨幣政策
第三節 發展中國家反周期貨幣政策
一、巴西二戰以來反通貨膨脹貨幣政策
二、阿根廷二戰以來反通貨膨脹貨幣政策
三、泰國二戰以來反周期貨幣政策
第四節 國外反周期貨幣政策實踐的經驗與啟示
一、國外反周期貨幣政策的經驗與教訓
二、國外反周期貨幣政策的借鑒與啟示
第三章 1984年以來中國反周期貨幣政策實踐
第一節 1984-1992年:反通貨膨脹的貨幣政策
一、1984-1992年反通貨膨脹貨幣政策執行情況及其效果
二、政策效果總體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第二節 1993一1997年:適度從緊的反通貨膨脹貨幣政策
一、1993-1997年適度從緊貨幣政策執行情況及其效果
二、政策效果較佳的原因分析
第三節 1998-2002年:反通貨緊縮的貨幣政策
一、1998-2002年反通貨緊縮貨幣政策執行情況及其效果
二、政策效果不明顯的原因分析
第四節 2003年至今:適度從緊及適度寬松的反周期貨幣政策
一、2003年至今反周期貨幣政策執行情況及其效果
二、政策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第五節 我國反周期貨幣政策的教訓與啟示
一、我國反周期貨幣政策實踐的經驗和教訓
二、我國反周期貨幣政策實踐的啟示
第四章 1984年以來中國反周期貨幣政策的實證分析
第一節 主要計量經濟學方法及模型與變量的選擇
一、主要計量經濟學方法
二、模型以及變量和數據的選擇
第二節 1984年以來中國四階段反周期貨幣政策的實證分析
一、第一階段:1984年至1992年
二、第二階段:1993年至1997年
三、第三階段:1998年至2002年
四、第四階段:2003年至2013年
第三節 中國反周期貨幣政策實證分析結論與簡要解釋
一、實證分析結論
二、簡要解釋
第五章 中國反周期貨幣政策的基本思路與具體對策
第一節 中國反周期貨幣政策的基本思路與原則
一、中國反周期貨幣政策的基本思路
二、中國反周期貨幣政策的基本原則與方法
第二節 中國反周期貨幣政策的具體措施與對策建議
一、以物價穩定為最終目標并合理確定和控制M1及M2
二、提高中央銀行的獨立性以及政策的前瞻性與科學性
三、確保政策的穩定性與持續性以及具體操作上的靈活性
四、把握政策的時機與力度并加強與財政等政策的協調
五、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并重視微觀主體預期與行為
六、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并實行更加靈活的匯率制度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實證計量分析數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