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湖小舟的作品《有事就聯系,沒事各忙各的》被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十點讀書、慈懷讀書會全國2000多家媒體轉載,此文他的公眾號閱讀量超過了100萬,全國總閱讀量超過50000萬。
此后,他的多篇文章不斷被各種媒體轉載,成為網紅作家。
著眼生活點滴,發現生活之美,天湖小舟用文字記錄著他所能感悟到的一切美好。從愛情,到友情,再到親情,他的視角獨特,觸覺靈敏。
讀小舟文章,從他的此書《有事就聯系,沒事各忙各的》開始吧!
多情乃佛心(代序)
人間是磁場。
那些磁場相同的人,總會在不經意間遇見。比如:我和天湖小舟。
我與他的相識,是始于文字,源于才華,忠于人品。
我的一篇《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在朋友圈瘋轉時,他看到后,加了我微信。
我看過他公眾號上的很多文字,總是難以把他和警察的身份聯系到一起。在我的印象里,警察都是那種鐵骨錚錚、手起刀落的硬漢。而他的文字,細膩柔軟,讓我一度以為他是女子。
他寫自己的父親、母親,說父親是他心中的如來佛祖,我才明白他那些柔情的來處——多情乃佛心。
在他的文字里,我認識了他的母親。一位勤勞、善良、隱忍的老人,自從嫁給小舟的父親后,就像個男人一樣,開始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生活。小舟的父親身體不好,不敢干重活,所有農活全靠她一個人承擔。
母親艱辛地把小舟和弟弟拉扯長大,撫養成人。
總是在某個清晨或黃昏,這位年近古稀的母親,騎著電動車給小舟送來自己種的蔬菜,或者自己親手做的各種面食。她知道兒子忙,寧可自己騎著電動車來兒子家看看,也不愿給兒子添麻煩。
在小舟那些文字里,我見過他母親熟悉的笑容,熟悉的母愛。她,是小舟的母親,也是我們很多人的母親。
他寫與妻子三生石的愛情,是那種把風景都看透的細水長流,一蔬一飯中也飽含著深情。妻子的名字叫磊,他叫她三生石。前世是他,今朝是愛,來生是她。
三生石一直心心念念去看海,他就帶著她和孩子們去廈門的鼓浪嶼。
三生石有一位最要好的同學失去了聯系,他便默默記下她的名字,通過各種渠道和無數個人,查到了她的戶籍,身份證號,她的家庭,她的電話,她的家庭住址。
小舟騙三生石說去吃大餐,帶她走到一家樓房門前,開門的竟然是三生石失散多年的好友,她們緊緊相擁,淚流滿面。
三生石的生日,小舟把相識以來的照片,精挑細選了十六張,放大、加工,制作成藝術照片,粘貼在酒店的大廳。他們進門的剎那,鮮花和彩帶噴涌而發。
他對三生石的父母三鞠躬,感謝他們,讓他擁有這么完美的妻子。又拿出戒煙省下的私房錢給三生石買的鉆戒,為她戴上。
三生石感動得在他懷里哭得稀里嘩啦,得夫如此,夫復何求?
愛一個人,一次次給她驚喜,做感動她的事,這,是我見過的最美的愛情。
與小舟初相遇時,我會偶爾翻一下他的朋友圈,也會看到他發的新動態,在那里,我看過人世間最低處的艱難際遇。
沒有四肢的牛二哥,貧病交加陷入絕境的家庭,聾啞智障的兒童,白血病的漢子,失學的孩子。對于那些苦難,我更像坐在黑暗里低頭拭淚的觀眾,除了同情很少做過什么。而他,一次次去靠近他們,給他們物質和精神上的扶助,給他們光明,給他們生活的勇氣和前行的力量。
我震撼于那些苦難的同時,也被他的善行所打動。
人都是被經歷成全。
這句話用在他身上再貼切不過。他付出的同時,也收獲了很多。
他像一盞暗夜里的燈,散發著溫和的光芒,讓人不由自主走向他。
很多和他有著相同磁場的人都成了他的好朋友,他們由陌生到熟悉,再變成一伙志趣相投、能干事創業的人,一切無需刻意追求,他們一起做成了很多他想做的事。
或者,智者是千慮的一失,他就是愚者的一得吧?
本來,他有享受生活的能力,可他寧愿把錢省下來給那些需要的人,也舍不得給自己買件新衣服。
喝酒打牌的事,在他看來是對生命的一種浪費,從不沾染。他更喜歡看點書,或者去做些善事,或者去大自然親近一草一木。心似蓮花開,才憐草木青。
與他接觸越多,越會被他的品質所吸引。在他那里,永遠不必擔心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他寫過的這些親情,友情,愛情的故事,仿佛都在我身邊,那么自然親切,真情實感。因為,這些都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他是故事里的所有人。
寂寂如墨的夜晚,我伏案寫字感到疲憊,想找人聊會兒天時,總會想起他的《有事聯系,沒事各忙各的》,便微笑著給他打一個電話。
謹以代序。
蘇心
于2016年秋
蘇心,北國女子,《文匯報》APP專欄作者,流行期刊寫手,自媒體人。馳騁職場,也熱愛文字,追逐向陽花般的日子。關于職場,關于生活,關于婚姻,關于女人,我手寫我心。
天湖小舟,真名王偉強,河南省滎陽市人,1976年3月2日生,公益人,三級警督。現任滎陽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副大隊長。他工作忙碌之余,喜歡文學創作,善于用文字記錄生活感悟和解讀心靈密碼。
著眼生活點滴,發現生活之美,天湖小舟用文字記錄著他所能感悟到的一切美好。從愛情,到友情,再到親情,他的視角獨特,觸覺靈敏。
多情乃佛心(代序)
有事就聯系,沒事各忙各的
好久不見,那就見見吧
我們之間,無需言謝
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不傷人
有事你說話,直奔主題就好
“接受”這一堂課,學校里沒有
身份無貴賤,每一份努力都值得尊重
莫讓隨口的謊言,荒蕪了愛的領地
勇于嘗試,點亮人生
手機電量所剩無幾,但我愿意都留給你
未接來電,讓人歡喜讓人憂
不是我錢太多,而是你太重要
我們的脾氣,總是因人而異
他不在家,咱倆去開房吧
你怎么爬上了我的床
沒有哪一朵花兒,會被太陽遺忘
我們一直都在路上,只不過早已各自為戰
母親的包子,媳婦的稀飯
世界很大,我們的力量卻很小
書不讀,只是一些無用的紙張
那個懷揣夢想的他,早就不知了去向
打開那扇門,讓最近的陌生變成熟悉
過什么毛愚人節,清明節才是你最應該過的
好好活著,就是拉伸從生到死的長度
你拼的不是車速,是命
能幫我會盡力,幫不了也別埋怨
有些牽掛無須言說,他自會感知
希望,我沒有打擾到你
早都不說臉了,何來不好意思
用心愛,讓你的女人成為最幸福的“羋月”
母親沒有女兒,只有我和弟弟兩個兒子
幸福就像是一碗熱干面,再加點水果沙拉
幸福,是因為我和你在同一個頻道
我愿成為你的一顆棋子,任你調兵遣將
我們的世界很大,而父親的世界只有我們
我的靈魂,在文字里與你發生碰撞
生活,有時候需要耍耍流氓
如果我是一張白紙,那么,你們就是我的畫家
距離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愛不愛我
堅持,是一個人的最好品質
感動你的不是別人,永遠都是自己
陪我們說笑的人,背后都有鮮為人知的淚
該收麥子的時候,記得種下玉米
父親只是一個農民,卻是我心中的如來佛祖
都在玩水槍的時候,你卻非要給孩子買一把劍
乘坐公交車,就是一次旅行
后 記
有事就聯系,沒事各忙各的
朋友之間,越簡單越好,有事就聯系,沒事各忙各的。
我給焦總電話,說一個朋友在你那兒預訂了一套房子,能不能優惠?
焦總說,廢話,還用問,趕緊過來。
我帶著朋友S去了售樓部。
焦總問,優惠多少?我說,最大幅度吧,這是我的鐵哥們兒,外人的事,咱不管。焦總大筆一揮,每平從5260元直接降到了4999元。
S看著簽條,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套120平米的房子,總價降了三萬多,S預想的是能優惠一萬就很不錯了。
辦完手續,已經快中午了,S說,請焦總吃個飯吧。我說,不用,不需要。S說,人家給咱們優惠了這么多,感謝一下總是應該的吧。我說,真不用,你不懂,現在誰還事兒上吃飯,你走吧,有事聯系。
送走朋友,我返回焦總辦公室,他問,你中午怎么吃飯?
我說,吃搟面皮吧,發現一家小店的搟面皮吃著不錯。
他就一個字,走!
成皋路,二胖搟面皮店。
還沒到中午就滿員了,我和焦總坐在店外的楊樹下,風來,楊樹葉嘩嘩作響,紅色麻油把搟面皮攪拌得充滿食欲,店里連個小菜都沒有,不過還好,我們要了兩瓶花花牛酸奶。
焦總,我的好友,身家千萬,我和他的午餐就是這么的簡單。
一年前,我和焦總共同參與了一次對山區幾個困難家庭的資助,我倆同頻振動,一見如故,相識恨晚,于是成為知己好友,無話不談。
其實,真正的好友,無須去酒店吃大餐,而是找個小店吃碗涼皮或是喝碗羊肉湯,彼此之間,少了拘束和禮節,多了一些自然和隨便。
餐后離別,我甚至都忘記了說聲謝謝,轉念一想,也許這個謝謝反倒會疏遠了我們之間的關系。焦總常說,有事聯系,沒事各忙各的。于是,他總是沉浸在他的忙碌中,我們之間不多打擾。
我和S曾經是工友,當年,他曾經借給我2000塊錢幫我老家一個大忙,這份感激我一直都記著。十年前,我選擇了離開,他仍然繼續留在工地。現在,他還是工地上的一個打工仔,而我已經成為一家自媒體的主編,經常游走于不同的城市和領域。
逢年過節,我都去拜訪S,他總是說,周弟,你總是來看我,我也沒有去看過你,實在不好意思。
我總是說,這是應該的,有事你打電話啊。
去年,他告訴我說想在城里買套房子,我就說,看中哪家了,給我說,我給你找人便宜。今年四月,S終于下定決心買了焦總那兒的房子。
一個月后,S準備裝修房子,他給我電話,看能不能給焦總說一下減免一些垃圾清運費、裝修房屋保證金。
我給焦總電話,焦總自然又大方地應允了。S還是那句話,你的朋友真辦事,連面都沒有見,事情都直接辦了,我出錢,你請請人家焦總吃飯吧?
我說,沒事,你掙錢不易,把家里房子裝修好就行。
S憨笑著,他說,謝謝周弟,這次買房,你幫了我不少的忙。
七月,焦總給我電話,他說,小姨子該上高中了,看能否幫忙找個好點的學校?
這些年,因為工作關系,我和學校方面往來也不少,就一口答應了下來,沒過多久,就給孩子安排了未來要上的中學。
焦總說,怎么感謝你呢,連面都沒見,你就把事情給辦妥當了。
我說,何必客氣,你不是常說嘛,有事聯系,沒事各忙各的,這種狀態最好。
焦總說,就是,就是,那就不謝了啊。
飛龍路,和源茶社。
焦總約我喝茶,這個裝修簡單、風格樸素的茶館,透露著老板對唯美的追求,每一處細節都設計得相當考究,茶具擺放得錯落有致、線條優美。
我說,焦總,有何指示?
他說,沒事啊,就是好久不見,總是電話聯系,約你一見,喝杯茶,不行?
我端起溫熱的普洱茶,抿了一小口,說,當然了,能見焦總也是我的榮幸。
我們兩個都哈哈大笑。之后,我們小做交流,再之后,我打開手提,瀏覽新聞,他打他的電話、忙他的業務。
服務生不斷地給我倆泡茶倒茶,我倆不斷地對飲,就是很少說話,互不影響又互相共存。
也許這便是好友之間的最佳狀態,有事聯系,沒事各忙各的,得閑了,可以一見,說說話,聊聊天,也許,彼此之間無須太多的話語,因為真正的好朋友,并不是永遠都有聊不完的話題,而是在一起不說話,也不會覺得尷尬。
前天,S給我電話,要搬家了。我去給他祝賀,新家裝修得很簡單,站在他家樓上,能看到這個城市的縱深,視力所及范圍內,車流、道路、綠樹、房屋,組成了一幅完美的人生畫卷。
焦總給我電話,問我在哪里。
我說,S今天搬家,正在你的地盤上呢。
焦總去了,他也隨了一份賀禮,他對S說,你當年幫助過周弟,我都知道,周弟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有事你說話,歡迎你入住寶翔嘉苑。
聽著焦總這么說,我的鼻子酸酸的。
“從來都不會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陳佩斯這樣評價自己和朱時茂的友誼。你有沒有這樣的朋友,你們平時都彼此忙碌,有事了,一個電話就可以幫你解決燃眉之急?
其實,朋友之間,越簡單越好,為人處世也是一樣,有事就聯系,沒事各忙各的。知乎上對“什么是好朋友”的問題回答點贊最多的是“雖然很久才能見一次,但每次見面既不會感到時光讓我們缺失了共同語言,也不需耗費精力去解釋彼此不在時發生的那些事的前因后果,就好像,昨天才剛剛一起喝茶聊天過”。我想,我和焦總之間便是如此。
好朋友是有心靈感應的,你的磁場會把那些和你有共同頻率的人聯系在一起,把陌生人變成熟悉的人,再把熟悉的人變成一伙志趣相投、能干事創業的人,一切無須刻意追求,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好久不見,那就見見吧
你一定有幾個知己好友,由于各種原因,平時疏于聯系,好久不見,那就抽個時間,見見吧。
中午十一點多,我正在寫一個文案,有人敲門,抬頭一看,是小丁,他還是那副德行,咧著嘴笑著。我問,你怎么來了?
他說,好久不見,來看看你。
我說,兩三個月都沒有見了吧,近期你連個電話都沒有,也不管我的死活了?
他笑道,你不是也沒有給我電話嗎?
小丁是我的同學,還有王煥,我們三個算是至交,初中同班,高中同校,大學同城,安家立業又都在滎陽。我就職于一家外企,小丁做鋼構生意,王煥在銀行上班。
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們由最初的三個小男孩,演變成現在的三個家庭,我們之間的情誼也是越來越濃,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時常小聚,喝酒打牌,品茶聊天,偶爾郊游。
半年前,小丁簽訂了一個七百萬的鋼構合同,之后便消失在我的朋友圈,就連他最活躍的微信群也難見他的蹤影。一個生意人,忙碌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合同一簽,工期和質量就是信譽和生命。于是,我和王煥也不多打擾他。
小丁剛坐下,就問我,王煥,最近咋樣?
我說,哎,我也是好久沒有聯系他了,要不你給他打個電話,中午一起吃飯。
電話撥通,王煥直接就來了句,小丁,你還活著啊?
小丁大笑,他說,我會永遠活在你的心中,我這會兒和小周在一起了。
王煥說,你嘴里沒實話,讓小周接電話。
我接過電話,和王煥聊了幾句,最后決定,中午吃燴面去。
京城大街,天方燴面館,我們三個隨意找地方坐了下來,兩份素菜,每人一碗四兩燴面。
燴面,極具特色的河南風味名吃,它代表了我們70后這一代人的味道情結。學生時代,一碗八毛五分錢的燴面,對我們來講都是奢望,羊肉鮮湯的味道成了永遠的回憶,與其說是來這吃燴面,不如說是來這吃感覺。
飯桌上,聊聊我的文章、小丁的生意、王煥的花邊新聞,還有就是各種互掐。說來奇怪,三個人之間,如果單是兩個人在一起會稍微有些尷尬,都在便會隨意地天南地北地胡呲八咧。總有兩個人斗嘴,也總有一個人當老好人,先評評理,再斷斷官司,角色也總是在歡聲笑語中不斷轉換。
吃完燴面,我們三個都是滿頭大汗,站在樹蔭下,刮來的風都是熱的,我說,各回各家午休吧,沒事多聯系。相互揮手告別,然后,各自消失在馬路的另一頭。
人和人之間,你我他之間,也許曾經一起走過一段路,共過一段事,于是,成了知己好友,后來,卻因事業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又都在各自的圈子里忙碌著、努力著,平時疏于聯系,很多都是好久不見,但,不見不是不想念,而是,我想你,卻沒有告訴你,這份情誼永遠都在,就像我永遠都在等你,只等你喚我,我便立即前往。
好久不見,那就抽個時間,約個地點,見見吧。人生無常,未來要發生什么,我們永遠不知道,珍惜每一次相見,不要讓相見變得如此困難。
這不就是真性情,真情誼嗎?
沒過幾天,王煥約我下班后喝茶,我給小丁電話,他說這幾天工程收尾,你們喝吧,下次我請你們喝零六年的老班章。
茶館倒是清涼,王煥說,我要調走了。我以為他開玩笑,便隨口說了一句,調京城了?
王煥鄭重其事地說,不開玩笑,是真的,去海口,行里面派我去那掛職呢!說著便從包里掏出調檔函。
我問,去多久?他說,至少一年,也許三五年,也許就留在那工作了。
王煥去海口的那天,我和小丁都沒有去送,我們總感覺他就是去出差了,我們總是感覺還能有事沒事地就能見見,我們總是感覺他就在我們身邊什么時候都不會走遠。
可是,我和小丁都錯了,王煥已經調走兩年了,他的家人也已經去了海口,他賣了滎陽的房子,已在海口安家,他也曾回過滎陽,但都是行色匆匆。
我和小丁時常去那家茶館喝茶,王煥的專用杯還在,我們倆喝茶的時候總覺得心里空落落的,小丁端起茶一飲而盡,他說,煥去海口的時候我們連送都沒有送,現在見一面都是這么難。
我說,是啊,給他打個電話吧。
電話接通,我叫了一句煥,他應聲。小丁說,煥,好久不見,想你了。
王煥說,我也想你倆了。
小丁起身,他仰起頭,不讓自己的淚流下來,可是,我分明看見,他的淚已經滑落在茶臺上,我的淚,也流了下來。
小丁接過電話,他說,煥,你等著,我和小周現在坐飛機去找你。
海口機場,不見不散。
生命中,總有那么幾個讓你深情凝望或是奮不顧身的朋友,他們和你一起走過青春,在最單純的年華里陪你一起嬉笑玩耍,一起學習成長,那個年紀里,可以不分彼此,可以同床共枕,可以隨心所欲。
時光漸老,當初的這些小屁孩小屁妮,現在早已成為我們心靈寄托的朋友,他們一直在無形中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他們很重要,可是有時我們卻感覺不到,忙碌的我們甚至疏忽了和他們聯系。
直到有一天,有些人已經距離我們很遙遠,再見一面都很難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失去的、離開的是如此的珍貴。
既然這樣,就趁TA距離我們還很近的時候,約TA一見吧。如果TA很遠,就拿起電話,讓彼此聽聽對方的聲音吧。
若愛,天涯海角都不是距離;若懂,時間距離都不是問題!
好久不見,那就趕緊去見見吧。我若想你,會走十里路,翻五座山,趟兩條河,去擁抱你。
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不傷人
當所有的容忍都轉化為距離,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便從此銷聲匿跡。
說話是一門藝術,也是衡量一個人水平和能力的一把尺子,更是一個人脾氣和修養好壞的直接反映。可是有些人就是不懂,出口傷人,咄咄逼人,夾槍帶棍,泥中隱刺,把人得罪了還全然不知。我們身邊永遠都不乏這樣的在話語上總是獨領風騷、搶占先機的人。
常言道,言以寡為貴。言多必失,不懂裝懂,信口雌黃,多說無益,反倒少言寡語的人值得信賴。
朋友之間緣分的延續和終結,有時候也是由會不會說話的人決定的。會說話的人和朋友相處的感覺是隨和、謙讓、低調、樸素,言語的舒服程度決定了朋友之間友誼的固定和長久;不會說話的人,說話死難聽,讓人感覺不舒服,句句和鍘砍的差不多,有句話叫,忍無可忍,無須再忍,即使脾氣再好、再能容忍的人,也會對其避而遠之。
也許有人會說,我就這樣,改不了了,愛咋地就咋地吧!
改不了的意思是讓身邊的人去接受、適應你那張破嘴?還是變得和你一樣伶牙俐齒,磨刀霍霍,針鋒相對,面紅耳赤?
這是破罐子破摔嗎?還是自命清高,甩給我們臉色看?
說到底這樣的人其實就是一個對自己不負責的人,用土話說就是一個二貨,傻逼,生瓜蛋。
泰國傳奇人物白龍王說:只要脾氣好,凡事就會好。
一個人脾氣的好壞,看他說三句話就知道了。脾氣好的人,喜歡說,可以,中。脾氣不好的人,習慣說,不行,那不中。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大部分的恩怨就是因這些不會說話的人而起。把自己定位成世界的中心,仿佛這個世界都是虧欠他的,天天端著一副人人都欠他錢的臉,別人的話還沒有說完,他一句話出口,可謂語不驚人死不休,能把人噎死。
還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我們的朋友形形色色,老老少少,各行各業,林林總總,就是不缺你這樣自以為是說話刻薄的人。
你老了不起,惹不起我躲得起。
于是,當所有的容忍都轉化為距離,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便從此銷聲匿跡。
我們能不能好好地說話,不傷人。記得我在一篇文章里面說過,人生所有值得珍惜的遇見,其實,就是一場相互影響、相互完善的再生。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那些在人群中招搖過市毫無口德的人,終究會被人遺棄,徒留孤影。
朋友也好,同事也好,夫妻也好,伙伴也好,無非就是圖個快樂,偏離了這個中心點,結果只有分道揚鑣。
朋友散了,同事遠了,夫妻離了,伙伴拆了,不是不去珍惜,而是他們已經包容你的壞脾氣、壞毛病、壞習氣、壞口舌很久很久,而你卻不自知,把別人對你的包容看作是理所應當的,把那些包容當成繼續展示自我風采的舞臺,直到有一天你發現,臺下早已沒有觀眾。
留一點口德吧。實在沒事的話,建議你看看《羋月傳》,跟著宣太后學學怎么說話。
一句話,能把人說笑,也能把人說惱。
既然如此,何不讓自己的態度溫和些,讓自己的脾氣順暢些,讓自己的為人低調些,讓自己的話語好聽些。
好人出在嘴上,好話能當錢花,一個再通俗不過的道理,可是有些人總也弄不明白,非要占據上風,非要爭個你死我活,丟掉了面子,也失去了朋友。
路,是自己走的。
有些人的路越走越寬,有些人的路越走越窄。
十年前說話客氣的人,十年后愈加溫和低調。十年前說話刻薄的人,十年后愈加盛氣凌人。只是,他們人生的差距越來越大。溫和的人,朋友無數,無須財富;刻薄的人,形單影只,急需金錢。
改變自己,而不是試圖改變別人。
現在,還來得及。
因為我們都需要訴說,也都需要傾聽。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傷人者終將傷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