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古斯塔夫·勒龐與心理學
古斯塔夫·勒龐是法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還是群體心理學的創始人,被稱為群體社會的馬基雅弗利。1841年,勒龐出生于法國的諾晉特-勒-盧特魯(Nogent-le-Rotrou);1931年,他在法國的馬恩-拉-科蓋特(Marnes-la-Coquette)去世。
最初,勒龐學習的是醫學,在1866年獲得了醫學博士學位。之后,勒龐游歷了歐洲、北非、亞洲等地,還編著了若干本與人類學、考古學相關的作品。1870年,他開始在巴黎行醫。1884年,勒龐開始研究群眾心理學,還闡釋了社會心理學理論,這個理論強調的是民族特點和種族優越性。勒龐的研究涵蓋了人類學、自然科學、社會心理學三個領域。最初,他的研究方向是尋找描述不同人種身體特征的方法。后來,他將人種分類等級學說進行拓展。晚年時期,他對社會心理學產生了興趣。根據勒龐的觀點,如果一群人被判斷為屬于一個種族或者一個亞種,那么,他們的感情和思維方式都是相同的。他的判斷方法包括三個方面:推理能力的水平、注意力、本能需求控制。例如,他將盎格魯撒克遜人和拉等人的智力特征進行比較后發現,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各個方面都比較優秀。
勒龐關于群眾心理特征的研究很有成效。他說,整個社會生活的基礎是民族精神或者種族靈魂。一個民族、一個種族或者一種文明都能體現民族精神,也就是共同情感和思維方式。國家精神是人們心中的民族精神通過非理性途徑形成的,它能夠支配所有的社會制度形式。民族性格或者種族性格的產物是歷史,它們還是社會進步的主要力量。勒龐認為,群眾的聚合體現了歐洲社會日益增長這個特征。個體意識會逐漸淹沒在群眾心理中,群眾心理會引發情緒,情緒感染可以傳播意識形態。只要意識形態被廣泛傳播,它便會滲透到群眾中個體的心理層次,從而讓個體失去判斷能力,對他們的行為產生影響;群眾的行為具有一致性、情緒性、非理智性的特點。勒龐認為,現代群眾和群眾組織能夠證明這種觀點的準確性。
勒龐認為,人們的群集行為與個體行為有著本質區別。群集在思想上具有統一性,勒龐將其稱為群體精神統一性的心理學定律,這種統一性的表現是難以抗拒的力量或者不負責任。群體行為也許是突發的和極端的,而智力過程可能是初步的和機械的。當時,這是非常盛行的一種群眾心理理論。在群集情況下,個體會放棄獨立的思考能力,并讓群體精神代替個體精神,進而放棄責任意識甚至是各種約束,即使是最理性的人也會變得像動物一樣。這時,還會受到同一思想的感染,通過一種神秘作用讓偏激者和群眾的無意識思想進行相互滲透。勒龐說,在集體面前,只要是虛弱的個體信息就可能被強化。
這本書是勒龐的重要著作,著名的心理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對其有著很高的評價。弗洛伊德認為勒龐可以被稱為世界級大師,因為他讓心理學發展到了時代的最頂端。這本書是勒龐最得意的作品,當說到以前的著作《烏合之眾》時,他說:十幾年前,我就知道那些道理了。
類似于《烏合之眾》,這本書的中心思想依然是:個體是如何淹沒在群體之中的,領袖怎樣才能操控群眾。它不僅闡釋了瘋狂民意背后的理性操控,還客觀解釋了大眾心理學與政治、經濟、戰爭、民族、宗教、神權、犯罪、法律、教育等各個方面的關系,列舉了當時世界黨派專政、社會騷亂、宗教虐待、社會斗爭、群眾盲從等多種社會現象,還深入探索了引發這些社會現象的原因。
勒龐的思想對分析心理學產生了重要影響,而且是現代意識形態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只要說起心理學及其歷史,勒龐永遠是無法忽視的人物。
目 錄
第一部分 政治之領袖意志
第一章 本書的研究宗旨和研究方法/003
第一節 政治心理/004
第二節 經濟需要和政治理論/011
第三節 政治心理的研究方法/018
第二章 政治生活的公理原因/025
第一節 法律萬能和立法幻想/026
第二節 法律禍/031
第三節 可怕的政治力量/037
第四節 神權的近代體現國家主義/043
第五節 戰爭的心理因素/049
第六節 經濟沖突的心理原因/057
第七節 大學教育產生的心理影響/060
第三章 民治政府/067
第一節 精英和群眾/068
第二節 慫恿之源/076
第三節 工人的心理狀態/081
第四節 平民意向的新形式/087
第五節 議會的令人失望和競賣加價法/092
第六節 專制政治的進步/099
第四章 公團黨的幻想和無政府派的發展/105
第一節 公團黨的幻想/106
第二節 工團主義的無政府派的發展/113
第五章 關于殖民政治心理的錯誤/119
第一節 法國的殖民原則/120
第二節 歐洲教育的心理結果/131
第三節 歐洲制度及宗教對于治下民族的心理結果/137
第四節 歐洲文化無法變更治下民族的原因/141
第五節 殖民新法/147
第六章 騷亂的發展和反對社會解體的紛爭/151
第一節 社會騷亂/152
第二節 犯罪的發展/159
第三節 政治暗殺/166
第四節 宗教虐待/169
第五節 社會斗爭/173
第六節 近代命運說和命運的分析/177
第七節 社會防衛/184
第二部分 戰爭之理性操控
第七章 當前研究必需的心理學原理/197
第一節 情感的、集體的、神秘主義的力量及其在國家中的作用/198
第二節人格的多種形態/206
第八章 戰爭涉及的心理因素/211
第一節 戰爭手段的變化/212
第二節 戰爭激發出來的新型情感和新型人格/222
第三節 作戰勇氣及其起源和形式/227
第四節 戰爭中由于缺少遠見和心理錯誤造成的后果/235
第五節 心理錯誤導致的戰略錯誤/245
第九章 德軍在戰爭中運用的心理戰術/251
第一節 德軍作戰方法的心理基礎/252
第二節 德軍對作戰原則的具體運用:燒殺搶掠/261
第三節 德軍的作戰方法對于中立國家感情的影響/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