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看中劉邦,出嫁后謹(jǐn)遵父親“命是船,運是雇來的艄公”的成事哲學(xué),勤儉持家、潛心農(nóng)耕,替夫款待好友,將劉邦的人脈關(guān)系捋出頭緒;又忍住愛恨情仇,幫助劉邦妥善安置非婚生子劉肥、從獄中救出他愛的女人曹氏,為劉邦排除情感糾紛,從此一心成就大業(yè);為激勵劉邦,呂雉巧妙散發(fā)“劉氏冠”,為劉邦集聚起事前的自家“隊伍”;呂雉又聯(lián)合蕭何等人,讓劉邦一次次擺脫官司的糾纏,穩(wěn)住了局勢;在劉邦決定逃走芒碭山之前,呂雉煞費苦心為他劫了縣令的公子作為人質(zhì),保住官府不敢圍剿,爭取了時間。
通過一次次設(shè)計,呂雉終于幫助劉邦最終奪取了沛縣政權(quán),順利走上傾覆暴秦、消滅項羽、一統(tǒng)天下的道路……
1.歷史后宮小說新的里程碑之作。呂后的歷史知名度很高,與武則天、慈禧太后并稱為古代中國三大權(quán)力女人。
2.本書既有《甄嬛傳》的忍辱負(fù)重、情天恨海,又有《武媚娘》的美人心計、政治權(quán)謀。
3.市面上的與呂后有關(guān)的書絕大多數(shù)都是人物傳記。而本書是小說而非傳記。小說的可讀性、趣味性、文學(xué)價值大大勝過人物傳記。
4.本小說獨特的賣點,是將女性勵志融入到小說當(dāng)中,教會我們現(xiàn)代人,一個男人成功的背后,需要一個什么樣的女人。而一個女人,又怎么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成功。本小說將呂雉的人際關(guān)系學(xué)、婚姻心理學(xué)、領(lǐng)導(dǎo)術(shù)、識人術(shù)等等很好地植入到情節(jié)的發(fā)展中,來印證一個普通農(nóng)婦最終能夠成為一國之主,并非偶然。
大愛無痕,真名呂志勇,70后,中國作協(xié)會員。創(chuàng)作至今已在《北京文學(xué)》《啄木鳥》等報刊發(fā)表文字200余萬。作品多次被《讀者》《青年文摘》等轉(zhuǎn)載。已經(jīng)出版的作品有《曝光》《商場無兄弟》《勤勉的昏君崇禎》《中臣碩鼠和珅》等。
第一章 蜘蛛吐絲,呂雉密布網(wǎng)絡(luò)
一、戚氏手段
二、深夜進(jìn)宮
三、我也哭泣
四、心事愈重
五、周密部署
六、良相心驚
第二章 坐鎮(zhèn)后方,呂雉決斷政事
一、蕭何服軟
二、上書被劫
三、老臣懂事
四、盧綰配合
五、荒唐英布
第三章 化危為安,呂雉把穩(wěn)大權(quán)
一、劉邦受傷
二、回到家鄉(xiāng)
三、老臣緘默
四、舉棋不定
五、祀天敬農(nóng)
六、病榻問相
七、劉邦托孤
第四章 恩怨分明,呂雉做事極端
一、北疆喜憂
二、妥善安置
三、母子慘死
四、蕭規(guī)曹隨
第五章 亦柔亦剛,呂雉忙而不亂
一、劉肥自保
二、無為而治
三、柔軟理政
四、同臺唱戲
五、蹊蹺生病
第一章 蜘蛛吐絲,呂雉密布網(wǎng)絡(luò)
一、戚氏手段
像以往朝議一樣,劉邦說完“讓太子代朕出征”后,立時引發(fā)熱議。大臣們各抒己見,互駁互貶,吵嚷紛紛。
贊成太子出征的,認(rèn)為這機(jī)會彌足珍貴,稍縱即逝。反對太子出征的,理由是太子從未經(jīng)歷戰(zhàn)爭,絕非梟雄英布的對手。
劉邦安坐高榻,瞇著發(fā)沉發(fā)熱的眼瞼,“幸災(zāi)樂禍”地看眾臣唇舌翻飛,口水大戰(zhàn),心中暗喜:你們平日里反對我廢太子,我也給你們出道難題看看。
譏嘲了半天,毫無結(jié)果。
下朝后,劉邦坐著較小的安車,繞過七八個宮殿,直奔戚夫人住處。一進(jìn)殿,劉邦就招搖地對戚夫人喊:“美人,朕給你出氣了。”
戚夫人一聽,輕移蓮步,口角春風(fēng)地說:“陛下,妾知道你心里裝著我。”說話間一雙玉手把穩(wěn)劉邦的肩胛骨,施展揉、搓、推、捏功夫,“手代口言”,一襲柔水,淹沒雙肩。
劉邦愜意地趔趄著身子說:“平日里這幫老頭兒刁難使蠻,不讓朕舒坦。這次也讓他們?yōu)殡y為難。”說話間吐舌晃腦,頗為放肆。
“倒是什么事呀,如此高興?”戚夫人熱腮貼面,綿柔發(fā)問。
“這不,朕身體有恙,英布老賊又起了反心,朕想讓太子代朕出征。”
一語未了,戚夫人“跌”到懷中,勾住劉邦的脖子,噘起櫻桃小嘴在他腮幫上親了一口:“陛下年紀(jì)大了,當(dāng)然不該再遭顛簸。”內(nèi)心像一鍋開水上下沸騰,冒著“得意”的熱泡。
“愛妃放寬心,大臣們分作兩隊,如狗吠叫。朕倒要瞧瞧,這次他們還能狡辯出什么花兒來?”劉邦用臉頰摩挲著戚夫人細(xì)膩粉嫩的面頰,心里癢癢蟲亂爬,雙手蛇一樣地在她身上爬行。
忽聽得戚夫人一陣抽噎:“唉……總是妾命苦,徒惹陛下操心。不然你就聽從大臣和皇后吧。皇兒和妾,只怕沒福氣。”
劉邦不解,局面好轉(zhuǎn),何以又忽刮穿腸涼風(fēng),說這喪氣話。
“太子一出征,功勞更甚!勝利歸來,只怕也就是我們娘倆喪命之時。臣妾一想起這些,就不寒而栗。”戚夫人嗚咽著說,“陛下,太子有皇后撐腰,萬事不怕。陛下若真疼妾,不如將……皇后……”或“廢”或“死”,雖未出口,昭然若揭。
劉盈不僅僅是呂雉的兒子,也是劉邦的兒子。聽戚夫人提如此要求,劉邦臉色一寒,手指驟停,似在試探。
戚夫人斜覷劉邦神情,頓時發(fā)覺自己心急又躁,惹皇上不高興,便來個自我懲罰,一手揪發(fā),一手輕拍粉腮,怨自己寡德少善,缺乏公心,不顧朝廷利益,自私小氣。
見戚夫人梨花帶雨,發(fā)亂臉腫,劉邦曲臂一攬,說:“夫人這是何必呢?你對皇后也不必成見太深。她這人面相雖寒,對朕和家人,頗識大體。再說,你是朕寵愛的人,誰敢動你。莫要多心……”
自殘換來的卻是替對方說話,戚夫人愈加傷心,不說別人,單怨自己無能:“一切都怨不得陛下。總是妾命該如此!咳咳……嗚嗚……”戚夫人見“重錘敲不醒”劉邦,尤為失落,反復(fù)抽噎,鼻翼翕張,任由兩行花瓣淚流淌。
劉邦急匆匆趕來,本想著與她同喜,卻難以預(yù)料又讓淚河決堤,既心酸又無奈,只好一個勁兒勸她不必悲戚,凡事有他!
“陛下,妾生死不離開你。總是妾福薄緣淺……嗚嗚……老是惹陛下心煩,妾雖人老色衰……愿日夜服侍陛下。心煩了,妾為你起舞弄歌……”
見美人“雖悲切,尤體貼”,劉邦寬慰道:“不怕,有朕在,凡事都不怕。”
戚夫人乖順地點點頭,哭出花腔說:“妾記下了,以后一定低三下四,聽呂雉……不,聽‘皇后’……打罵……”
她哭的時候,不是孤獨地干哭濕淚,而是將頭拱進(jìn)劉邦懷中,一手拽著他的長髯,一手拿手帕在自己臉上蘸著淚花東擦西拭,時不時還用挾香帶脂的手帕朝劉邦臉上抹兩下。
見美人哭成淚人,哄勸無效,劉邦轉(zhuǎn)而暗怨呂雉太強悍,將戚夫人這樣的冰雪美人,嚇得在自己的宮殿里都膽戰(zhàn)心驚,確實該殺殺她的威風(fēng)了。但這種話不易說透,嘴上就說:“美人,朕不想跟你說國事,只想和你親熱。”
戚夫人一聽,雖然南轅北轍,可畢竟讓劉邦跌入溫柔陷阱,亦屬小勝,自該怡情。立刻布置起舞樂班子,在大殿里翩翩起舞,揮袖甩帶,長袖善舞,讓劉邦醉曲黏人,沉迷不歸。
一時間,劉邦有些分心。并非戚夫人的舞姿不如往日,劉邦在回味剛才戚夫人的話。她所擔(dān)心的事情,著實堪憂。呂雉對戚夫人慣有看法,難免會刁難她們娘倆。但這不是最關(guān)鍵的。今天讓劉邦吃驚的是,眼前這個看似柔柔弱弱的女人,剛才竟然也“想”讓呂雉死!一想到這個,頓時臉色煞白。
樂聲悠揚,舞步蹁躚,秋風(fēng)涼爽,盯著薄紗罩體的戚夫人朦朧的曲線,劉邦長感短慨——也怨不得她。她不過是為了自保。美人啊,你真是讓朕心焦……
一曲終了,戚夫人的婢女賈佩蘭端著四角鑲玉的楠木妝奩盒,走到戚夫人面前,等她香汗一落,便將罩衫披上,以免受了秋風(fēng)的驚擾。
這日正是七月初七“乞巧節(jié)”。晚宴過后,彎月高懸,穿越清涼的秋風(fēng),戚夫人和劉邦攀肩攜手,緩緩來到百子池旁。
月光映照,湖如瀉銀。微風(fēng)一起,波光粼粼。
戚夫人最擅長此種浪漫情調(diào)的營造。池子邊上早鋪起長長的紅地毯,毯子兩旁,擺放著各類銅鐘絲竹。戚夫人挽著劉邦的臂膀,走過長長的毯子,猛然轉(zhuǎn)身,悠揚纏繞的闐國音樂應(yīng)時而起。長曲當(dāng)舞。戚夫人立刻揮袖伴舞。一群身著薄紗的侍女圍繞在戚夫人四周,赤足扭臀,腰肢抖動,劉邦樂得手舞足蹈,樂不可支。
曲終樂停,戚夫人拿起五彩絲線,走到劉邦面前,給他扎起頭發(fā)。劉邦也接過一縷絲線,給戚夫人扎起頭發(fā),嘴里叫道:“美人,你我這互結(jié)‘相連綬’,永不分離。”
戚夫人嬌羞地攥起粉拳,輕捶劉邦胸口,嬌滴滴地呢喃:“妾今生今世與陛下同生共死。”
幾番繾綣,又調(diào)笑許久,吃了點心夜宵,劉邦和戚夫人才戀戀不舍地回殿內(nèi)安寢。
侍奉他們睡熟了,賈佩蘭悄悄出了大殿,拔腿朝東門走去。
在內(nèi)城東門值夜的百夫長段儒,一見賈佩蘭來到,忙將她引到一間小院內(nèi),派兩個武卒死死守住院門。
賈佩蘭將今日里劉邦與戚夫人的纏綿和對話說了個底朝天,還添油加醋地將戚夫人撒嬌的情節(jié)和對話,重點描述了一次。將段儒驚得目瞪口呆。
賈佩蘭說:“你發(fā)什么呆。也是百夫長了,依舊鼠膽。聽這個就把你嚇愣了。”
段儒輕聲地說:“你趕快回去,不要驚動了主子。我這就去告訴辟陽侯。你嘴巴可嚴(yán)實點兒,若是走漏了半點風(fēng)聲,小心你的腦袋。”
賈佩蘭卻替他擔(dān)心,叮囑道:“你整天帶刀,自己小心點兒。”
段儒感激地看看她,作揖致謝。
分手后,賈佩蘭急忙原路返回。
賈佩蘭剛才故意渲染戚夫人說呂雉的壞話,就是想挑起事端。她個頭高挑,出落得比戚夫人還漂亮。女人一漂亮,驕傲就抬頭。暗比戚夫人,心里就懷了一絲憤恨:既然都是女人,憑什么你就能貴為夫人。
她是個目無下塵的女子,無奈命運不濟(jì),被官府征入戚夫人身邊為婢。她對戚夫人是絕對忠誠的。自從戚夫人跟隨劉邦以來,賈佩蘭就貼身相隨。她今時透漏消息,是因為父母被審食其“悉心照顧”著。
賈佩蘭心如明鏡,知道劉邦對戚夫人言聽計從,百般呵護(hù)。所以,為保護(hù)父母,樂得透信兒給審食其,故意說些刺激的話,是發(fā)泄心里對審食其的恨,瞧熱鬧——反正你們控制不了皇上對戚夫人的寵愛。
骨子里,賈佩蘭又十分鄙視戚夫人整天扭扭捏捏的媚婦樣——都是女人,戚夫人無非命運討好,這么毫無遮攔地獻(xiàn)媚撒嬌,令人厭惡、嫉妒——因此,賈佩蘭矛盾糾結(jié)地又希望呂雉等人能讓戚夫人吃一點小苦頭,收斂一下鋒芒,做個正派的嬪妃,因此就有意添油加醋傳遞偽消息。
她并不覺得這是出賣主子,反而為自己的精巧設(shè)計小有得意。不過,她也清楚地知道,這種刀刃上舔血的行為,必得處處小心。若是被戚夫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小命就完了。可她又十分自信,像戚夫人這樣只懂撒嬌、只會吹枕邊風(fēng)的女人,根本不知警惕為何物。為了自己日后不被牽連,暗暗投了呂雉一張贊成票,左右逢源地在后宮里生活著。
就在賈佩蘭給段儒傳遞消息的時候,呂雉正在椒房殿內(nèi)和二哥呂釋之面對面坐著,談?wù)撝鴦⒂娜ハ颉?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