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英雄》收錄的,是來自全國各地、各個行業的人們,對他們身邊的英雄的回憶。這些英雄有的是筆者們的父母、有的是師長、有的是同學、有的是老鄉,這些英雄本來都是平凡人,但為了抗戰,他們或是在軍隊中義無反顧地拋灑熱血,或是自發組織隊伍抗擊侵略者,或是以全部的生命和熱情支援抗戰、宣傳抗戰。
《“草根”英雄》分為上下篇,共五章。上篇講述軍隊中的草根英雄,章展現中共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在抗戰中涌現的英勇戰士;第二章展現國民黨軍隊中,英勇奮戰、流血犧牲的團長、營長等廣大中下級軍官;第三章展現八年抗戰中,國軍所犧牲的不計其數的普通戰士中,所僅存的幾個回憶。下篇講述社會各階層涌現出的抗戰英雄。第四章講述從中國共產黨員到普通百姓,那些雖不能上前線殺敵,卻以自己的努力,宣傳抗戰、支援抗戰,同軍人一樣不懼流血犧牲;第五章講述那些勇于親自拿起武器抗擊侵略者的人們,他們有的是受中共影響的普通百姓,有的是退伍的原國民黨軍官,有的僅僅是為了“匹夫有責”的信念。
《“草根”英雄》中所記述的英雄,任職*高不過團長,只為同一個報國的信念,走上了共同的戰場,可謂是“草根英雄”的典范。
《“草根”英雄》:
趙力:負傷后拒絕探望竟成永別 我的同學趙力(原名趙廉),陜西長安縣人,家住西安市東關董家十字10號,家中只有一位慈祥的老母與他相依為命,生活十分清貧,幼年失學,15歲就在西安紅十字會醫院干勤雜工,當時美其名日“工友”。1935年他和我同時參加陜西省會公安局警士教練所,被編在一個中隊,受訓八個多月,畢業后他被分配在公安第七分局,擔任交通警。他對交通指揮一年來從未出過差錯,可謂盡到職責。
七七事變爆發后,愛國青年都懷著一顆火熱的心,從各個方面,通過各種關系,自覺地走向抗戰前線。一天他來到我的住所,見面就說,你能給我弄點錢嗎?我近來很感苦悶,現在我下定決心要到陜北解放區去,已與七賢莊八路軍辦事處交涉好了,只是缺路費……我聽了他的話,十分激動,隨即答應了他,在五天內給他籌助了50元,并鼓勵他安心前往,祝他一路平安,早日到達目的地。我們就這樣分手了。
1938年的秋天,我忽然接到他由慶陽魯迅藝術學院寄來的一封信,告訴我時代在前進,要我多買些生活書店出版的進步書刊閱讀。這時我已由西安回到家鄉的小學教書。我各方面托人購買,在當時的困難情況下,只買到了一本毛主席著的《論持久戰》。我如饑似渴地詳讀了一遍,又給他郵匯了10元。為時不久,因學院轉移,錢退了回來,從此我們又失去了聯系。
1939年的冬天,我接到他從山西聞喜縣駐軍某部寄來的一封信,說他正在炮火連天的戰爭前線,匆忙中給我寄了一卷連隊印刷的救亡宣傳漫畫,希望張貼宣傳,并勸我好能在家鄉參加地方的救亡團體,做些抗戰救國工作。這以后我們的音信又斷絕了。
新中國成立后,我的心情十分激動,興奮得手舞足蹈,不久就參加了地方工作,可是好久得不到他的信息。直到1950年2月,我突然接到他由北京協和醫院寄來的一封信,內容籠統地敘述了他參加了抗日及解放戰爭,并在多次的激烈戰斗中數次負傷,現住醫院治療。
1956年我又接到他由陜西華陰療養院二所給我郵寄來的信,說他現在是一個一等革命殘廢軍人,享受著國家的優厚待遇,生活很好,只是肉體不能見人,執筆十分困難,要我千萬不要到醫院看他,醫生囑咐不準接見親友。在這種情況下,我內心雖然十分痛苦,但也只能遵醫囑沒有去看他,等待著他恢復健康,總有見面的一天。哪料,這竟是我們倆后一次通信。
后來,我從他戰友口中得知他因重傷死亡的消息,十分悲痛。聽說他在對日戰斗中作戰十分勇猛,抱著必死的決心以報國。他在某部擔任團政委。
在他的鼓勵和關懷下,我也做了些救亡宣傳工作,并訂了當時西安出版的《老百姓》報。我在學校和群眾中組織讀書會,宣傳救亡材料及報刊登載的有關解放戰爭消息,利用星期日和假日領著學生到校外村莊宣傳。這點微不足道的工作和我的亡友指導是分不開的。因我不善寫作,對亡友生前的戰績沒有詳細的記載,這是十分遺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