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女子,美的情事,靈的解藥。20多個生活在不同時代的女子,在各自的世界里,演繹精彩的人生。
她們活成了千古傳奇。她們流浪在愛情的地圖,得到愛,失去愛,不懂愛,學會愛。她們的故事,展現了她們在風光背后的另一面,同時也展露出她們的無奈。她們的人生給人以堅強,同時也溫暖著你的靈魂。
想要擁有真愛的人,一定要敢于直面現實,才能終找到懂你、愛你、與你長相廝守的人。
《時光深處我心優雅》以女性的視角,用清新的文字,妙曼地解讀了古今中外巾幗紅顏的愛路心境,剖析哲理深邃,闡述字珠句璣,獨樹一幟。
林徽因
時光深處,我心優雅
陸小曼
我不過無比正確的生活
張幼儀
命運厚待認真生活的人
孟小冬
讓我感謝你,贈我空歡喜
張愛玲
謝你當年不娶之恩
張茂淵
在這個善變的世界,我想看一下永遠
黃素瓊
和喜歡的一切在一起
孫用蕃
在不安的世界,安靜地活
唐瑛
珍愛自己才是一輩子的美人
張兆和
若無相欠,怎會相見
張充和
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
許廣平
兩個人,懂比愛更重要
朱安
不曾孤獨,怎會懂得
馬鈺
恰到好處的幸福
蕭紅
愿有人陪你顛沛流離
胡蝶
優雅,是穿透歲月的美麗
阮玲玉
你且溫柔,當有力量
周璇
匆匆那年,勿忘心安
《時光深處我心優雅》:
在這場烙印著模仿痕跡的成長里,林徽因從未讓人失望。
16歲,跟著父親游歷歐洲,絲毫沒有小女孩的膽怯,與人侃侃而談,出口便是不俗的見解。流利的英文,標致的樣貌,淡雅的氣質,幾乎人人都對她贊不絕口。長大后,學貫東西,古今交融,就讀美國名校賓夕法尼亞大學,專攻美術與建筑。術業有專攻,并不稀奇,難得的是,在各個領域,她都達到了別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寫詩作賦,她不比冰心差,一首《人間四月天》曠古絕今;說文論道,她從不模棱兩可,令蕭乾忍不住感嘆她過人的藝術悟性;治理建筑學,她是梁思成最默契的同行者,表面上是他的得力協作者,實際卻是他靈感的源泉。
文潔若說,林徽因是中國文藝復興時期一位脫穎而出的多才多藝之人,誠然如是。自古才女難尋,才女中的美女更是鳳毛麟角。所以,她的身邊,從來不缺男人。高曉松說,民國的女神里,陸小曼的party上,聚集了海歸藝術家,而太太的客廳——林徽因的沙龍上,聚集了海歸大學者。眾人簇擁,男人力捧,她像是《可可西里的美麗傳說》中的莫妮卡一樣,令女人們發狂吃醋,比如,冰心就寫了著名的《太太的客廳》,對她明夸暗罵。
力捧也好,嫉妒也罷,時光總會帶走所有,流言傳來傳去最終成為傳奇。
一生繞不開三個男人。
最初的心動給了徐志摩。
1921年11月,考入倫敦圣瑪麗學院的林徽因認識了25歲、留學倫敦的徐志摩。上個世紀的倫敦,霧里看花,醉生夢死。水碧天藍的劍橋學院,波光星輝的康橋風月,足夠讓人怦然心動,邂逅愛情。徐志摩被林徽因淡雅的外表、敏捷的才思,明朗的個性所打動,一見即傾心。于是他傾盡所有才華,譜寫絕世詩歌瘋狂追求著林徽因。是啊,在這個浪漫繁蕪的夢境里,如若不相信愛情,還能相信什么?
雖然其時,徐志摩早已有發妻張幼儀,并育有一子。然而,他還是無從拒絕地淪陷了。包辦婚姻以及張幼儀并不浪漫的性格,令他對這段婚姻極度排斥。他認定了林徽因,哪怕要和張幼儀離婚也在所不惜。傷害也好,狠心也罷,他已經義無反顧。為了他愛的女子,他甘愿背負罵名,辜負另一個女子的深情。
張幼儀最終成全了徐志摩,然而,他的女神,卻沒有成全他。徐志摩浪漫英俊,英國恬謐得足以讓人心生錯亂,一切,仿佛都滿足了一個少女對愛情的所有想象。然而,愛情,終究不是想象,腳踏實地的了解,日復一日的相處,是愛情得以永生的唯一秘訣。徐志摩不是有多愛林徽因,他只是愛上想象中的愛情,想象中的女子。他把愛情想得盛大而隆重,然而愛情最可貴之處是經得起似水流年與平凡無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