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本書的《飛鳥集》是泰戈爾享譽世界的經(jīng)典代表詩集,作品于短小精致的篇幅中蘊含哲思,意境幽美雋永,歌頌奉獻(xiàn)精神,鞭撻陳規(guī)陋習(xí),寓理趣于鮮明的意象之中。其余從孟加拉語翻譯的作品,涵蓋格律詩、自由體詩、散文詩、歌詞等泰戈爾用過的所有詩體。
“詩風(fēng)掠過海洋和森林,去尋找自己的聲音。”泰戈爾的聲音伴著為柔和、優(yōu)美的韻律,沒有偽善、高傲或卑下,穿越時間與空間,留予世人純潔而美好的感動。
適讀人群 :文學(xué)愛好者 詩歌愛好者
空前的詩翁不朽的詩哲
古老靈魂的護(hù)花使者蜚聲世界的東方文化大師
諾貝爾文學(xué)獎亞洲位獲得者
徐志摩、林徽因、冰心、郭沫若等人的詩歌都曾深受泰戈爾影響
泰戈爾(1861—1941),印度著名詩人、文學(xué)家、社會活動家、哲學(xué)家。1861年5月7日,泰戈爾出生于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1913年,他成為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亞洲人。泰戈爾的詩歌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詩作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xué)見解,代表作《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jī)》等。
白開元,1945年出生于江蘇常州。1964年高中畢業(yè),1965年被派往達(dá)卡學(xué)習(xí)孟加拉語。1969年畢業(yè)回國,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孟加拉語部工作至退休。出版《寂園心曲》《泰戈爾詩選》《泰戈爾散文選》《沉船》《泰戈爾小說選》《泰戈爾游記選》》《卡奇·納茲魯爾·伊斯拉姆詩歌選》等三十余種譯著。現(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理事會理事、中國印度文學(xué)研究會理事。
譯序
詩風(fēng)掠過海洋和森林…………………………………………白開元
第一輯 飛鳥集
第二輯 印度巨人及其他
印度巨人
恒河
創(chuàng)造?生存?毀滅
青春的夢幻
心座
豐乳
回憶
詠海
水路
猜疑
心之賈牟拿河
豐熟的八月
廉恥
不可搖撼的記憶
貧窮
羈絆
解脫
孟加拉母親
月夜
都市之歌
生命之神
中年
干旱
被俘的英雄
悲愴的深夜
你的世界形象
新鮮的離愁
春神
發(fā)明鞋子
同一座村莊
我何等奇麗
學(xué)藝
為何甜美
母愛
月亮里的老太婆
泥瓦匠
吉祥痣
太陽與露珠
心弦
神鉞
美
樂曲的火焰
無邊無際
我潛入“形象”之海
當(dāng)生活凋零
燃燒的情琴
黃昏女神
站在外面
外國花
完滿
隨想
清泉
表白
植樹節(jié)
致帕卡薩城堡里的政治犯
宗教迷信
阿斯溫月初一
對死亡的高見
非洲
呼吁
--致加拿大
孟歷1400年之后
《心弦:泰戈爾詩選》:
干旱
據(jù)說遠(yuǎn)古的人間,俗人的愛情
感動得神仙從天堂冉冉降臨。
那年代已經(jīng)死滅。維沙克月①
不下雨,農(nóng)田焦枯,河流干涸。
農(nóng)村那些惶恐不安的婦女
一次次虔誠地祈禱:快下雨!
她們抬起一雙雙憂郁的眼睛,
把熱切的希望投向萬里晴空。
但天不降雨,聾啞的熱風(fēng)
吹散欲聚的云片,徑自飛奔,
烈日長長的火舌無情地舔盡
空中飄蕩的水汽。如今天神
均已衰老,唉,黑暗的時代,
女人祈求只能喚醒凡人的愛。
被俘的英雄
五河之濱,
束發(fā)的錫克人
在師尊的號召下
幡然蘇醒,
無所畏懼,勇敢堅定。
“勝利,屬于古魯吉②!”
千千萬萬錫克人的口號聲
響徹天空。
初醒的錫克人
深情凝望
初升的太陽。
“阿羅克·尼讓贊③!”
雷鳴般的歡呼
震斷膽怯的鎖鏈。
腰間的寶劍
歡快地鏗鏘地跳蕩。
“阿羅克·尼讓贊!”的口號
在旁遮普回響。
這一天終于來臨,
不欠誰債務(wù)的錫克人
心里不知道驚恐。
生死不過是腳下的奴仆,
胸中絕無憂忡。
旁遮普的五河之濱,
這一天終于來臨。
德里的王宮里,
王子淡淡的睡意
一次次飄逝。
是誰的歡呼震天動地,
驅(qū)散了黑夜的沉寂?
是誰高擎的火炬
映紅了夜空的額際?
啊,五河之濱,
虔誠的教徒的血河
在滾滾流動。
千萬個胸膛被刺破,
千萬個靈魂
像鳥兒飛向各自的巢窠。
啊,五河之濱,
英雄們把血紅的吉祥痣
點在祖國母親的眉心。
死亡的懷中,
莫臥兒人與錫克人交鋒,
雙雙對對
掐住對方的喉嚨,
如受傷的巨蟒和蒼鷹
竭盡全力地拼命。
這天鏖戰(zhàn)異常殘酷。
錫克族的英雄
以雄渾的聲音
高呼:“勝利,屬于古魯吉!”
瘋狂叫嚷“迪那①,迪那”的
是那些莫臥兒士兵。
庫魯達(dá)斯城堡的一場戰(zhàn)斗,
潘達(dá)不幸成為
莫臥兒士兵的俘虜。
像一頭雄獅
被堅硬的鐵鏈?zhǔn)`,
在德里的街上行走。
庫魯達(dá)斯城堡的一場戰(zhàn)斗,
潘達(dá)不幸成為俘虜。
莫臥兒士兵走在前面,
揚起漫漫塵土,
槍尖上挑著割下的
錫克人的頭顱。
七百名錫克俘虜走在后面,
腳鐐嘩啷啷響。
大街上行人斷絕,
家家只開著小窗。
錫克人高呼:“勝利,屬于古魯吉!”
對死亡毫無恐懼。
這天莫臥兒士兵、錫克人
揚起德里大街上的塵土。
英雄們爭搶著
站在第一排,
獻(xiàn)出自己的生命,
悲壯慷慨。
在劊子手的刀下
俘虜高呼:
“勝利,屬于古魯吉!”
每天清晨,一百個英雄
獻(xiàn)出一百個頭顱。
殺害七百名俘虜
只用一星期。
未了,法官命人
帶來潘達(dá)的兒子,
冷酷地下令:
“你把他殺死!”
孩子倚在父親懷里——
稚嫩的孩子被反綁著手臂,
他是潘達(dá)唯YI的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