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通過對岳飛、于謙、袁崇煥、黃毓祺、張煌言、林則徐、丁汝昌、王國維8個歷史人物悲劇性命運的記述,著力描述了他們處在急劇動蕩的社會轉型中所做出的艱難抉擇,彰顯了他們為了國家和民族利益,在強敵或強大黑暗勢力面前所表現出來的血性和勇敢精神,以及他們在極其腐敗的社會環境中拒絕利誘、潔身自好的精神追求。作品在寫出他們不凡的同時,也不回避他們身上所存在的弱點,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可讀性。中國——歷史人物——紀實文學。
王榮方,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大學前是農村生產隊隊長,大學畢業后,先當15年中學老師,后從事史志工作20多年。從1980年代中期起從事文學創作,至今已出版文學作品350余萬字,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凝重歲月》、中篇小說集《綠憂紅悅》、長篇小說《黑市夫人》《家園》《花雨春秋》《血薦李溝頭》(合著)、《王榮方文集》(上中下三卷200萬字)、長篇歷史散文《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2012年5月,其散文《難與懸空寺說再見》獲首屆中國徐霞客游記文學獎大獎;2014年5月,其散文《在徐霞客墓前》獲第二屆中國徐霞客游記文學獎二等獎;2014年6月,長篇散文《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獲無錫市太湖文學獎,11月獲無錫市第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自序
岳飛——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于謙——何處更得此人
袁崇煥——忠魂依舊守遼東
黃毓祺——燃盡生命燭照黑暗
張煌言——吹冷焰于灰燼中
林則徐——忠誠·干凈·擔當
丁汝昌——決不背棄報國大義
王國維——投湖自沉為的是道統與治統的分裂
朱杏南——變賣家產干革命的“富三代”
后記
《滿江紅》: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1985年10月中旬的一天,我們學校組織初三、高三畢業班任課老師30余人,來到杭州岳王廟游覽時,已是下午三點多鐘。天陰著,瀠瀠霧雨舞蹈著。游人很少。一下車,我們就擁了進去,沿著墓道走,在秦檜、秦檜老婆王氏、萬俟卨、張浚四人跪像前站住,只見這四個鐵鑄的跪像的左右臉、后腦處特別锃亮,那是被游人打亮的,傳說岳飛是被這四人陷害致死的,游人打他們是為了泄憤。那時游人不是很多,這四個罪人也就沒被“保護”起來,任由游人抽打。我和老師們也狠狠地打了秦檜他們,一泄胸中的憤懣。雨,密起來了。老師們走馬看花地觀光了一下,說沒什么好看的,就都往回走了。我還沒看夠,但為了不掉隊。也只得無奈地隨流了,心里卻有點梗梗的。這正如清朝一位作家潘耒所說:近游不廣,淺游不奇,便游不暢,群游不久。
20多年后陽春三月的一天,我和三五摯友來到杭州,游覽了蘇堤、白堤……第二天來到岳王廟時,也是下午三點多鐘。天晴、陽艷、風和。岳王廟大門,正對著西湖五大水面之一的岳湖。西湖三面云山,一水抱城。云山秀水則是西湖的底色。西湖之美,在于晴中見瀲滟,雨中見空漾。西湖之妙,在于湖裹山中,山屏湖外,湖和山相得益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是蘇堤、白堤,把西湖隔為西里湖、小南湖、岳湖、外湖和里湖。這山水和人文的交融,就成為了西湖的格調。
不是雙休目,不是重要節日,所以,游人不是很多。我們走進岳王廟,在岳飛墓門兩側,看到秦檜等四人的鐵鑄跪像已被鐵柵欄“保護”了起來,游人已不能抽打他們的臉刮子了。因是摯友,我們意氣相投,趣味趨同,走向岳王廟深處,就似走進了宋朝的歷史,走進了岳飛人生悲劇的劇情中。
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二月十五日,天雖晴,卻是早春二月,因而春寒襲人。在河北西路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里村(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菜園鎮程崗村)一個普通農民家里,卻是喜氣洋洋,溫暖人心。
這一天,岳和生了個兒子,因這個男孩出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故給這個男孩起名飛,字鵬舉。岳家把今后興旺昌盛的期許全部寄托在岳飛的身上。岳飛到了讀書的年齡,岳和竭盡所能供兒子上私塾,但終因家境貧困,沒讀上幾年,岳飛不得不輟學了。但從小好學的岳飛,雖不能堂堂地進私塾,卻不影響他向人求教。少年時的岳飛,沉靜寡言,常負氣節。他喜讀《左氏春秋》、孫吳兵法等書,拜師學騎射之術、刀槍之法,其武藝在全縣少年中無人能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