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與文論(第34輯)》為學術研究論文集,收錄論文20余篇,涉及中外文學及文化方面的多個領域,包括比較文學研究、世界文學研究、比較文化研究、文化批評、民間文學研究等。收錄論文作者為國內各大高校及研究機構專業研究人員及在讀博士研究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西方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文淪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西方新馬克思主義文論與空間理論的理論建構和突破創新
從空間迷狂走向空間協商
風景與資本的邏輯——文化地理學視野中的18-19世紀的英國“如畫風景”
空間矛盾、階級關系與叛逆的城市——論西方馬克思主義對巴黎公社的空間闋釋
資本的空間化:壟斷地租、集體符號資本與迪斯尼化
佩里·安德森視域中的后現代主義文化
維希留速度政治學視野中的身體、空間
西方新馬克思主義文論與空間理論文獻翻譯和整理
探索“資本的界限”或超越“《資本論》的界限”——哈維《資本的界限》倚述
《空間與政治》譯后記
空間的生產(節譯
追憶與冀望(二)
戴維·哈維
城市的空間書寫
城市的權利
西方新馬克思主義文論與空間理論關鍵詞研究
西方新馬克思主義文論與空間理論關鍵詞研究述評
“空間轉向”視域中的西方傳統空間觀念
戴維·哈維“時空壓縮”理論研究
文藝功能價值的生態觀
列斐伏爾與“都市革命”
索亞空間理論的三個關鍵詞
西方新馬克思主義視野下的現代性與后現代性文藝體驗
再生與毀滅之地:上海的殖民經驗與空間生產——紀念上海開埠160周年
繪圖·景觀·賽博:論媒介嬗變中的城市空間想象
廣場舞:“大媽”的異托邦
碎片“一瞥”的現代性批評——論中國當代電影中的廢墟影像
“空間轉向”與現代性文學體驗
卡斯特的空間理論視野下的新媒體藝術的后現代體驗
西方新馬克思主義視野下的現代性與后現代性藝術問題研究
“政治性”與后現代藝術的呈現——兼論哈琴的后現代藝術政見
從立體走向偶然:空間理論下的后現代音樂
藝術空間與政治權力的綁定關系——德·昆西的博物館論研究
反叛與超越——后現代語境下的“新紀錄電影運動”
“時空壓縮”視野下的空間體驗——賈樟柯電影的空間研究
視覺藝術中的空間理解與空間表現方式
專欄
18世紀英國航海小說中的遠東世界——以笛福和斯威夫特小說為中心
中國學者走出去的策略——以胡適英文著述發表為例
奧爾格·朗的巴金傳記研究
從符號學視角分析西方音樂發展歷程的標出性特征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漢語國際傳播研究
文化視野下的留學生成都方言教學初探
費斯克“生產者式文本”理論視角下的網絡流行語研究
世界文學研究的利與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