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脈和慧脈:人生的幸福二脈
孝敬父母接福脈,尊師重道接慧脈
本書是對整個孝道智慧的總結。人生的幸福,起決定作用的是福慧二脈。孝敬父母接福脈,尊師重道接慧脈,這就是人生的財富和智慧的秘密。無論對于個人還是企業,本書是獲得、保有、提升財富與智慧的必修課,是從根本上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真實不虛。
孫一乃老師主講的“中華家風家道之孝道智慧”系列課程,已經過無數學員和家庭檢驗,形成了良好口碑。此前出版的《夫婦和睦與教子之道》《家道與孝道:天經地義》已成為本社的常銷和暢銷品種,此次精心編輯出版的《福慧之道》正是備受讀者期待的重磅著述。《孝道法則》也即將在下月出版,至此,系列叢書一共四部,全部出齊。
中華家風家道,傳承于中華文明千年的參天大樹;中華孝道智慧,昌盛于中華圣賢百代的深厚淵源。每一位炎黃子孫,都應秉承福慧之道,注重家庭、家教、家風,致力于形成傳之久遠的家道。家道興則事業興,家道盛則家族盛,家道昌則子孫昌,家道隆則國運隆。
孫一乃老師一直致力于家風、家道、家學的弘揚,“中華家風家道之孝道智慧”大型公益講座自開辦五年來,已影響數萬人,改變了無數家庭的命運,見證了無數父母、夫妻、孩子的態度和命運的轉變。本系列叢書即由多次講座內容整理而成,將分四部出版。
第一部《家道與孝道:天經地義》,講的是何為孝道,是理論上的總結。作為中華孝道智慧的開篇,是孫一乃老師孝道智慧課程最重要的部分,從天地陰陽之道談起,涵蓋了一個家庭,以至一個人一生中與所有人的相處之道,實乃中華文化最寶貴的傳承,是一把開啟天性的鑰匙。大道至簡,歷歷分明。在書中,可以汲取中華文化核心的理論精華,又可以找到針對生活中普遍問題的最細致的答案。
第二部《孝道法則》是純粹的運用體系,講的是如何行孝。當今社會面臨三個問題:如何對待老人(上下級關系)?如何夫婦和睦(平輩關系)?如何教育孩子?孝道法則就是為解決世界性的三大問題提出的。古人以孝道治天下,整個孝道講的就是天地的安位原則和感恩原則。跟過去相比,今天有了新問題,所以是新孝道,是將古人的原理提煉、延伸,轉換為現代性的闡述。
第三部《夫婦和睦與教子之道》,無數人自發推薦的口碑之作。本書出版時間最早,成書前流通超過10萬冊,出版后迅速登上各大書店暢銷書榜單。夫婦和睦與教子之道,是人生最重要的兩堂課,也是孝道智慧公益課程中最受歡迎的部分。戀愛、結婚、生子、孝敬老人,我們并未上此類的學校,也不是生來就會這些,孫一乃老師的課程恰好提供了這樣一個課堂。
第四部《福慧之道》,是對整個中華文化的總結。人生的幸福,離不開福慧兩脈。一個是你的福報,決定你的財富與事業;一個是你的智慧,決定你化解煩惱的能力。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一旦掌握了福慧這把鑰匙,便打開了通往財富豐順和幸福人生的大門。如何積福?孝敬父母。如何積慧?尊師重道。福慧之道實際上就是講孝道和師道,孝敬父母,尊敬師長。
孫一乃,北京香廬書院創始人,心性五行理論發掘者和倡導者,孝道智慧、事業禪、工作道發起人。
曾任職北京某報社,主持多項業界著名大型文化社會活動。后辭去公職,閉門通研中國儒釋道典籍與中西文化經典,歷十余年,遍訪文化巨匠宗師,卓有心得。深入孝道和禪學等中國傳統文化,探索出一套適合解決當代問題的國學思想體系。
2009年,創辦香廬書院,以“繼圣賢之學脈,開福慧之法眼”為宗旨,意在化繁為簡,播揚國學精髓,促進社會和家庭和睦,利益公眾。前后開辦“事業禪”公益課程上百期,令多方人士親近國學,開啟智慧。
2010年正式開辦“中華家風家道之孝道智慧”公益課程,致力于家風、家道、家學的弘揚,深入淺出,引導公眾回歸傳統,回歸孝道。至今已影響數十萬人,改變了無數家庭的命運,見證了無數父母、夫妻、孩子的態度和命運的轉變。本系列叢書即由多次講座內容整理而成,分四部出版。
第一篇
福脈與慧脈:人生的幸福二脈
一、現代人的困惑
為什么有的人財富越多越痛苦
物質財富與幸福的關系
痛苦的三個來源
福報出問題的三個表現
二、人生的幸福二脈
福脈和慧脈
物質和精神要平衡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道德與命運
三、好運的來源是福報
運就是如是因如是果
福報是能量
有福之人不用忙
四、接祖宗之德與福脈
祖德越盛,家族越發達
慎終追遠,積善之家
物是主人形
第二篇
如何接福慧二脈
一、孝敬父母接福脈
孝為接根
孝為“搭橋”
根深葉茂:大家族本身就是一種福報
孝是道,是智慧
感恩,是治療所有孩子問題的良方
積福最好的辦法是行孝道
二、尊師重道接慧脈
智慧都是從老師那里接過來的
如何得遇明師
尊師就是重道
益友也是良師
三、福慧雙修
為什么福慧缺一不可
福是奉獻,由福積慧
修財富,不能偏離修心的根本
四、洪福易享,清福難求
何為洪福
何為清福
不是每個人都會享清福
洪福,清福,有福就好
第三篇
財富福田
一、何謂福田
福田大分德田、恩田、悲田三種
福報的組成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
能量交換的等價原則
二、財富的秘密
財布施得財富
內財布施與外財布施
供養父母得大富
利益他人得雙贏
三、轉變貧窮的辦法
為什么貧窮
七種不花錢的布施
四、儒釋道三家求富貴的方法
儒家:濟世利人
道家:清凈無為
佛家:以心為本,積功累德
附:前世界首富洛克菲勒的故事
五、惜福
福氣是因緣具足
消福易,積福難
不為惜財,只為惜福
第四篇
智慧福田
一、什么是智慧福田
智慧是從福報轉化來的
清凈心生智慧
智慧不是才能,而是一種人生覺悟
智慧是對空性的證悟
中道地面對生活
二、如何種智慧福田
尊師重道接慧脈
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
三、中國的德行與西方的能級
能級的劃分
好老師與能級的瞬間提升
儒釋道三家與能級的關系
第五篇
福田法則
一、布施什么,回饋什么
布施是一切福報的正因
五種無上布施
二、隨喜的功德與布施一樣
一切殊勝皆隨喜
隨喜的利益:成就別人,就是圓滿自己
回向,譬如水滴落大海
三、布施的原則
第一,發心清凈
第二,滿心歡喜
第三,量力而行
四、布施的方法
第一,雪中送炭
第二,施人所需
第三,舍一得萬
五、布施的果報
得堅實財
得尊貴身
將世間一切不如意一齊賣掉,福及子孫
第六篇
日行一善
一、改命的典范袁了凡
第一,改過斷惡
第二,動靜結合,知行合一
二、做個好人
你可能不知道的好人的秘密
做好人是一門學問
救心方是根本之道
三、做功過格
第一,日日思善,日日行善
第二,日日知非,日日改過
第三,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相隨
四、改過與遷善在企業中的應用
企業文化的核心:趨善機制和糾偏機制
傘的啟示
燈與燈連成光明海洋
結語:福慧人生
宇宙的真相源于“無”
大智慧者的整體思維
復興智慧之脈
利益他人,福慧之源
福慧本一體
三、好運的來源是福報
運就是如是因如是果
每個人都想人生豐順富足,但是,無論生活還是事業,總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左右著我們。比如,你感覺各方面條件都很具備,在自己的努力下成功似乎近在咫尺,但最終卻功虧一簣。相反,有時候感覺很多條件不很成熟,最終結果卻很好。我們往往把這種無形的力量稱之為運氣。古人講,“小富由勤,大富由天”,或者說,“小財靠勤,大財靠運。”那什么是天,什么是運呢?很多人理解成命運、運氣,虛無縹緲,今天跑到你這兒了,明天跑到他那兒去了。
其實,所謂的“運”,指的就是因果規律,有因必有果,如是因如是果,果即福報,人生豐足的來源。“福”即福氣,“報”即結果。也就是說,我們在生命旅途中遇到的所有人事物,包括父母、伴侶、子女、親朋、工作單位、生活環境,都是以前所造業因產生的結果。
“小財靠勤”,我們現在的收獲,都是前半生的付出所得;“大財靠運”,如果有大收獲,一定是過去的積累,即“福報”,以及接通了父母的主脈,即“祖氣”下來了。
有人財富豐足,萬事亨通,有人卻三餐不繼,諸事不順,為什么?歸根結底,萬事不如意,皆是由于自己的福報不夠!如果你很有理,也請了最好的律師,結果還是輸了官司,不要覺得比竇娥還冤,因為缺少福報;如果你的員工不努力,不要覺得他不識好歹,而是你修養不夠,請不到敬業的員工;如果你沒坐上末班車,也沒打上車,回不了家,表面原因是公共設施不健全,實際上是你沒有福報才不能順利回家;如果排了一夜隊也沒買到火車票,不要罵天罵地,是你自己福報不足。
總之,假如你身體不健康,財務不自由,人際關系惡劣,父母沒有遺產給你,夫妻不和睦,兒女不聽話甚至啃老……諸事不順,不要怨天尤人,只能怪自己,是你自己沒有積累足夠的善業,當然就沒有足夠的福報來享受豐盛的人生。
福報是能量
過去所積的福報,也可以理解為現在的能量。福報可以化為健康長壽、容顏莊嚴,可以化為幸福平安、夫妻和睦、子孝孫賢,可以化為升官發財、事業富足,可以化為良好的人際關系。福報大的人能量高,具足財富、智慧,幸福安康,順緣多于逆緣;而福報少的人,能量低,智淺財薄、面丑,易生精神痛苦與各種疾病,多災多難,違緣多于順緣。
所以,什么都要回歸自性,完全是我們的心的問題。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一切皆是因果,“欲知過去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事,今生作者是。”一切不二,我們所體驗的不是兩件事,完全是自心的顯現:今生所承受的果,都是過去所造作的因導致;今天造作的因,就是未來的果,看看今天的所作所為,就知道自己的未來如何,這是宇宙運轉的法則。
所以,我們要時刻關注自己的每一個起心動念,降低各種欲望,斷惡修善廣布施,在消盡煩惱、圓滿福報的過程中,不僅自然處理好一切,幸福將會不期而至,未來的快樂更是不可思議。如果沒有調伏貪嗔癡,沒有提升自己的心量到高能級,沒有積累足夠的福報,想處理好世間的一切,是不容易的。因此歷代大德曰:“勤勞如山王,不及積微福。”要想后半輩子幸福,結善果,就要及早廣種善因。
有福之人不用忙
以前是否積聚福報,對今生影響巨大。現在有許多國家和地區干旱荒蕪,疾病肆虐,動植物難以生存,當地人也遭受嚴重的饑渴、瘟疫等種種痛苦,如同經典上所描述的餓鬼道之苦。這并非由于天意或高等生命的懲罰,而是他們沒有積福報的結果。同理,有些地方繁榮富庶、物產豐饒,人們健康富有,這也不是上天賜予的,而是他們以前積聚了許多福德的緣故。
從世俗的眼光來看,一個人工作或事業有成,大家便認為這完全是因為他有聰明才智。其實,他以前曾積聚過福德才是正因。具備聰明才智,本身就是福報,也是獲得福報的助緣。如同土壤肥沃,再加上開墾播種,就能有所收獲。有的人不論如何努力總是失敗,真正的原因是他過去沒有積聚福德,所以無法具備這樣的聰明智慧,以致難以成就。這就好比即使是肥沃的土壤,如果不經開墾,仍然會一無所獲。所以,福德決定了我們此生的成就、幸福與美滿。
我們舉個企業家的例子。胡小林,著名的傳統文化弘揚者,以前也是修行人,所以福報很大,生于大領導之家,資產數億。他就把因果的道理悟透了。
他得過癌癥,后來又有了嚴重的心理問題,叫“幸福信號輸入錯誤”,有點像抑郁癥,覺得人生沒意思。中西醫全試過了,都沒用。后來,他遇到《了凡四訓》《弟子規》等,知道了人所遇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包括財富。
起初他有點疑惑,因為很多通過作惡獲得財富的人誤以為只有作惡,才會來這么多錢。很多人做客戶,必須陪吃、陪喝、陪賭,你不陪,人家就不理你了,所以,有些人就認為這是個重要的事兒,得陪。據說有個老板半夜打電話給朋友,號啕大哭,認為自己還不如陪酒的姑娘有尊嚴。一整天都在費盡心思地討客戶歡心,客戶瀟灑完了,又提出非分的要求,完全超出了他的道德底線,他拒絕了,結果客戶拂袖而去。
但是,《了凡四訓》中說,不管你是惡還是善,一切都有原因,也有轉機。胡小林完全按照經典的要求去做,拒絕潛規則,以一年為期,驗證其是否靈驗。如果《弟子規》和《了凡四訓》是對的,賺了同樣的錢,可以把它作為企業文化。
胡小林要求自己和員工完全按照《弟子規》和《了凡四訓》的要求去做,不準說任何競爭對手的壞話,也不準行賄受賄。結果一年下來,企業的利潤不但沒有減少,還增長了三到四成,第二年也是如此。果然靈驗。古話講“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正是這個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