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飛的翅膀2016:“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精選》立足“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核心,精選一線黨建工作案例,歸結成“學習研討”、“特色組織(企業篇)”、“特色組織(商會篇)”和“閃光人物”四個部分。集中展現了上海市各地在滬企業(商會)聯合會黨的工作小組帶領會員單位如何積極完善黨建工作,發揮黨組織對企業發展的助力作用,宣傳黨員先鋒模范典型,帶動和促進會員單位更好地開展各項建設工作。
中辦國辦《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指出,要按照黨中央明確的黨組織在社會組織中的功能定位,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注重加強對社會組織的政治引領和示范帶動,支持群團組織充分發揮作用,增強聯系服務群眾的合力,確保社會組織發展的正確政治方向。本書是“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第一線資料和案例合集。
前 言
2016 年8 月21 日,新華社刊發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辦公廳(以下簡稱“中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以下簡稱“國辦”)《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中指出,中共黨組織要按照中共中央明確的黨組織在社會組織中的功能定位,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注重加強對社會組織的政治引領和示范帶動,支持群團組織充分發揮作用,增強聯系服務群眾的能力,確保社會組織發展的正確政治方向。
作為各地在滬企業和商會的綜合性、樞紐型的社會組織,在上海市委組織部、市合作交流委辦、市社會工作黨委的關心、支持和指導下,上海市各地在滬企業(商會)聯合會通過聯合會黨的工作小組這一活動型黨組織與聯合會黨支部聯署辦公的機制,正在積極探索社會組織的黨建工作創新。
作為一家成立19 年,擁有50 多家各地在滬商(協)會團體會員、200多家各地在滬企業直屬會員,覆蓋逾萬家各地在滬企業的大型樞紐型社會組織,我們通過摸底調研,經聯合會黨的工作小組討論研究,決定組織開展具有合作交流系統特色和社會組織特點的黨建活動,以此擴大黨組織在會員單位中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面,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滲透力和影響力。
根據聯合會黨的工作小組會議的精神,確立聯合會黨工組的工作是以“活動”為中心:2015 年度,圍繞“四個一”開展了各項工作。“四個一”即:一次考察、一項公益活動、一堂黨課和一本好書。2016 年度,圍繞“幫建黨組織”的目標展開“一二三”各項工作。“一”是一本書,“二”是兩次黨課,“三”是三個項目。編輯一本反映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以下簡稱“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案例集,通過宣傳會員單位黨建工作中的經驗事例、宣傳先進,帶動和促進會員單位更好地開展黨建工作,吸引更多各地在滬企業和商會加入到聯合會的大家庭中。于是,就有了這本《騰飛的翅膀2016——“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精選》。
本書立足黨建工作,精選來自聯合會各會員單位的54 篇文稿,歸結成“學習研討”、“特色組織(企業篇)”、“特色組織(商會篇)”和“閃光人物”四個部 分。
學習,是黨員必須履行的義務。在新形勢下,在新信息技術條件下,如何組織黨員學習,各基層黨組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本書的“學習研討”部分,有7 篇摘錄自聯合會黨的工作小組2016 年4 月和8 月的兩次聯合黨課的一些發言稿,有7 篇遴選自德匯集團和金博集團兩家會員單位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開展的征文、演講比賽中的優秀稿件。
聯合會直屬會員單位中建立黨組織的比例為28.6%,不少單位是黨委設置,不少企業家本人兼任黨組織的負責人,有的還開設了自己的黨校。從黨組織的覆蓋上講,聯合會的黨建工作已經有了相當好的基礎,眾多會員單位的黨組織,在企業發展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各基層黨組織結合自身特點,各顯神通,各具特色。在本書的“特色組織(企業篇)”部分,精選了亞龍集團、德匯集團、雅泰集團、均瑤集團、海銀金控集團、金博集團、致盛集團和同湖建設等9 家企業黨組織的11 篇工作紀實。
聯合會團體會員中異地商會建立黨組織的比例為22.2%,有了一定的基礎,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異地商會黨建工作整體還處在摸索階段,在本書的“特色組織(商會篇)”部分甄選了11 篇反映上海市四川商會、上海市浙江商會、上海市福建商會、上海市江西商會、上海市江蘇商會、上海市湖南邵陽商會和上海市浙江臨海商會等7 家異地商會黨組織結合自身特點,組織“兩學一做”學習、凝聚會員助力發展的方方面 面。黨員應該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本書的“閃光人物”部分精選了16 位黨員、1 位入黨積極分子的先進事跡,他們中有艱辛創業的企業家、敬業的單位高級管理人員,還有服務在邊疆的普通員工。此外還有1 位鼎力支持黨建工作的無黨派企業家,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譜寫了一曲曲感人的贊 歌。
在本書付梓之際,首先感謝來稿的會員單位黨組織,在百忙之中提供文稿,介紹他們寶貴的黨建工作經驗,豐富了本書的內容。還要感謝上海市各地在滬企業(商會)聯合會黨的工作小組的各位成員,是你們大力的支持,才有了本書。聯合會文化產業分會承擔了本書編審、校對等大量工作,在此一并致謝。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我們的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企業的創新和轉型已經成為新形勢下二次創業的關鍵。聯合會黨的工作小組將繼續通過活動來發現、培育和宣傳黨建工作先進典型,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為“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積累經驗、提供案例,繼續堅持“以黨建促發展、以黨建促轉型”,為會員單位提供服務和支撐,為上海的自身發展和服務全國作出新的貢獻。
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在探索中前行,出版《騰飛的翅膀2016》一書也是探索中的一種嘗試,難免存在不足。我們希望聽到您的意見,希望與您一起共同努力,讓助力發展的黨建工作成為“兩新”組織騰飛時愈加堅硬的翅膀。
胡雅龍,上海市各地在滬企業(商會)聯合會黨的工作小組組長,主要研究方向為政策法規、區域合作、企業服務。
第一部分 學習研討
創新搭建黨建平臺,活動助力商會發展
“四個全面”戰略與社會組織黨建
開展“兩新”組織培訓,明確黨建功能與定位
開展“兩新”組織培訓,明確黨建方向與作用
通過活動做黨建滲透,探索平臺展支部形象
不忘初心,做一個合格的黨務工作者
黨建工作與企業管理相結合
長者的風范 戰士的信仰
淡泊以明志 寧靜以致遠
回歸起點 重拾初心
學做統一,再創輝煌
七年成長風雨同舟,整理行裝再次出發
知行合一,做德匯“四有”創新人才
追憶百年建黨史 展望無限未來夢
第二部分 特色組織(企業 篇)
圍繞企業發展中心,服務大局創新務實
創新黨建展現風采,推動發展譜寫新篇
責任擔當賦予行動,結對助學重在堅守
搭建黨員學習、服務、成長的新平臺
黨建提升競爭力,彰顯企業軟實力
創建黨建示范窗口,建設服務型黨組織
加強民企黨的建設,推進企業轉型發展
創特色黨建管理 行優質服務舉措
打造“雙創”品牌,促進黨建工作
黨建,是企業文化的定盤星
活躍在青浦地區的志愿者隊伍
第三部分 特色組織(商會篇)
商會黨建有抓手,促進發展有作為
紅色力量,你我傳承
深刻的黨課學習 生動的愛國教育
創新管理,推進黨建譜新篇
黨員帶頭作先鋒,奔赴災區獻愛心
緬懷革命先烈,堅定信念前行
商海涌動紅色力量
凝心聚力,實踐先行
“兩學一做”落實處,提高素質助發展
日出東方,黨建先行
不忘初心,尋找英雄足跡,做合格黨員
第四部分 閃光人物
悟商道人生,共創亞龍夢想
優化金融管理的“掌門 人”
民企員工信賴的好書記
黨外的創業輔導員
企業黨建的領航員
回報社會身體力行 譜寫黨建絢麗篇章
“兩新”組織黨建的帶頭人
一肩挑的“領頭羊”
“80 后”董事長的傳奇二三事
發展民企的“領頭 羊”
民企“兩新”黨建的“紅旗 手”
永葆軍人本色,譜寫老兵新 傳
合格的退伍老 兵
敬業愛崗的好書記
熱情堅毅的山菊花
援疆創業的“追夢人”
弘揚時代正能量的好黨員
文創聯盟信得過的“老法師”
援疆創業的“追夢 人”
2013 年國慶前夕,從祖國的東海之濱——上海傳來喜訊,產自新疆巴楚的“喀什晶麻”石材已成功裝飾在莊重、高雅的上海大劇院。望著集團傳來的一張張精美圖片,金博新疆分公司副總經理李軍委和金博的援疆干部感慨萬千。雖然3 年援疆路,關山萬里、困難重重,但是這一天,他們的援疆夢終于喜結碩果。
響應援疆號召那是2010 年8 月的一個晚上,在金博二樓會議室,金博建工集團董事長袁國良召開員工代表會議。會上,袁總指出,最近中央召開了對口援疆工作座談會,要求各省市積極投入援疆建設。中央明確喀什是上海援疆對口地區,市委已成立援疆前方指揮部,援疆各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集團領導經過慎重研究和實地勘探,決定在喀什市巴楚縣投資礦山開發,并興建石材產業園。袁總強調,這是企業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企業二次創業的突破口。
會上,袁總也坦言,新疆路途遙遠,自然條件差,困難很多。派誰去?誰能去?可是個難題啊。會場陷入一片肅靜。“我去!”集團研發中心小李舉手說道。望著眼前這位20 出頭、血氣方剛的小伙子,袁總一臉猶豫,但又如釋重負。他就是公司優秀共產黨員李軍委,一名年輕的大學畢業生,2007年3 月進入金博建工集團,曾為公司新產品的研發、石材養護、專利申報作出了許多成績。
小李是一位可以信賴的年輕人。但說到援疆,小李的家人、女友能理解支持嗎?經過多次聯系、反復溝通,小李的援疆決心終于感動了家人和女友小胡。2010 年9 月,這位年輕的小伙子帶著黨組織的囑托、家人的牽掛和金博人的期盼,與同事們一起胸佩大紅花,毅然踏上西去的列車,開始了陌生而又充滿期待的援疆之旅,也圓了小李大學讀書時就萌發的參與西部大開發之夢。
從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到萬里之遙的戈壁小鎮,初始的好奇與憧憬瞬間被現實擊得粉碎。惡劣的氣候條件、肆虐的沙塵暴、不穩定的社會治安、滯后的發展、水土不服、語言不通、民族習俗差異,是這個小鎮送給他的見面禮。加之家人、女友的牽掛與忐忑不安,無時不在困擾著他,沖擊著他的熱情與自信。慶幸的是,他以堅強的意志克服了一個個困難,如天山上的雪蓮,頑強地在雪域高原扎根、綻放。為確保其安心工作,女友小胡辭去原本在青島安逸舒適的工作,在金博領導的支持下,只身來到萬里之遙的西部邊陲,一起加入金博援疆建設的行列。
不久,他們舉辦了一個簡樸的婚禮,夫婦倆以巴楚為家,一個在戈壁荒灘忙于聯系礦山開采以及石材產業園項目建設,一個在簡陋的辦公室忙于處理各類報表和后勤保障事務,共同投入援疆項目建設。
2011 年11 月,為加快推進金博巴楚石材產業園基地建設,迎接上海市黨政代表團實地考察,李軍委夫婦和同事們連續數天在工地上挑燈夜戰、加班加點。那天晚上臨近12 點,巴楚縣領導來工地看望金博公司的建設者,只見小李和同事們在寒冷的工地正以方便面和礦泉水充饑。縣領導動情地說:“你們真是新時期最可愛的人,巴楚人民感謝你們!”一年后,根據集團領導要求,廠房建設和設備安裝要同步加快。此時的巴楚早已有了隆冬寒意,戈壁灘上還肆虐著沙塵暴。偌大車間都還未安裝門窗,風沙穿堂,更是寒氣逼人,很多人都感冒了,但沒有一個人提出請假休息。直到3 臺圓盤鋸全部安裝完畢并調試到位,李軍委那根緊繃的弦才松了下來。當大家聽到3臺機器運轉的轟鳴聲,看到一塊塊石材板材切割成形,無不歡欣鼓舞。
歷經3 年的努力,公司總建筑面積2.3 萬平方米的3 棟廠房以及3 棟輔助用房終于竣工了,礦山3 個堂口的荒料已實現批量開采,加工廠也已正式投產,產品迅速在當地嶄露頭角,并開始進入江浙滬石材市場,甚至裝飾上海大劇院,如此美好前景怎不令人感慨,令人欣喜!
在喜獲援疆碩果的同時,李軍委夫婦卻為之付出了沉痛的代價。2013年6 月1 日,本該是一個喜慶的日子,誰料懷胎3 個月的小胡意外流產。然而挫折并沒有讓這對伴侶退縮,她和他毅然選擇留在這里。
如今的他,作為金博新疆分公司的副總經理,主持分公司工作,擔子更重了,工作更繁忙了;如今的她,依然不離不棄,以更大的支持、理解,支撐著他前行;如今的金博援疆團隊,依舊一步一個腳印、一路向 前……
尋夢,何須撐一支長篙。如今,他們該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了吧!
(金博建工集團黨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