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驚鴻·苗山血淚/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鄭證因卷》是一部民國武俠小說。鄭證因的武俠小說對情節的整體性重視尤其突出,主要以“恩仇結”和“英雄會”的經典俠義模式形成故事,是傳統俠義的現代回歸,而所用的敘事手段帶有不同于傳統的色彩,開啟了武俠小說關于故事與情節敘事的一片新天地。中國文史出版社“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鄭證因卷”共收錄鄭證因武俠小說八十余種,共三十九部,《大漠驚鴻·苗山血淚/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鄭證因卷》就是其中一部,收錄了《大漠驚鴻》和《苗山血淚》這兩篇小說。
鄭證因論
大漠驚鴻
第一回 靈山怪叟護主人都門
第二回 大鬧行轅三番示驚兆
第三回 宮廷肇亂當殿劫苗酋
第四回 緝捕元兇邊荒履險地
第五回 慘睹苗墟舍身全大義
第六回 靈山怪叟揮劍保苗疆
苗山血淚
第一回 苗山避禍
第二回 奇童謔懲
第三回 橫征暴斂
第四回 屠殺三村
第五回 喬裝探山
第六回 三老破奸
第七回 雙梭警敵
第八回 怒打土司
第九回 逃亡涉險
第十回 苗嶺偵仇
第十一回 被誘入伏
第十二回 夾溝火困
第十三回 死里逃生
第十四回 危峰驚變
第十五回 捕頭泄機
第十六回 苗墟慘睹
第十七回 舊友重逢
第十八回 暴壓苗民
第十九回 慘戮貪官
第二十回 還鄉歸化
《大漠驚鴻·苗山血淚/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鄭證因卷》:
第一回靈山怪叟護主人都門時當滿清世宗憲皇帝之朝,黔苗倡亂,朝廷派揚威將軍哈元善統大軍征剿,征服苗疆,底定邊陲。因本篇只敘述草野奇人、風塵俠隱的奇情逸事,對于朝政用兵等事,不在本篇敘述之列,所以對于大將軍揚威以外,以及征討的詳情,全略去不談。
且說這時正當新秋時候,溽暑初消,金風送爽。
雍正帝臨朝,軍機處大臣剛奏完了事,有兵部尚書俯伏主階奏道:“奴才啟稟萬歲,揚威將軍哈元善奉旨班師獻俘,茲已由哈元善將班師應行日期專折奏聞,昨又接該將軍呈報到部,準于明日巳時到京,請示所部兵馬駐扎之所。奴才不敢擅專,請萬歲圣裁。”雍正帝當時即降了一道旨意,令值差太監當殿宣讀。這道旨意大意是:“揚威將軍哈元善征討黔苗,深入瘴癘之鄉,底定邊陲,功施社稷,實為國家柱石之臣。凱旋獻俘,足可使四夷賓服,正可示天威可宣王化。著揚威將軍哈元善率凱旋師人德勝門駐扎南苑,隨征將士,另有恩旨封賞。凡四品以上軍功,隨揚威將軍哈元善陛見,著禮部先一日演禮。并由戶部撥銀五千兩,著莊親王購買牛羊酒食,代朕勞軍,由禮部、刑部妥議獻俘禮。欽此。”莊親王出班領旨,隨即散朝。
這道旨意一下來,信息立刻傳下去,商民人等全哄嚷動了,預備明天看大將軍班師回朝,并且還能看看化外苗人是什么樣子。這件事震動九城,有那離著德勝門遠的,有親戚的住親戚,有朋友的訪朋友,全為是看這種輕易看不見的盛典。這一來不要緊,可給地方官找了麻煩,大宛兩縣、營城司坊、街道廳,頭一天全忙了起來連九門提督全早派出差弁來,分配駐防守衛地方。大宛兩縣更忙,凱旋軍經過的地方,各街道各巷口全勘察一過,只要有礙著路的,全要把道路騰清了,街上不時地有各衙門差弁,傳遞公文札飭。街談巷議,全是征苗疆這件事。
一朝易過,這天正是大將軍凱旋之日,從一早起來,營城司坊、大宛兩縣全率領著屬下夫役們把所有的街道全布置了官人,從德勝門外直到刑部街,單有左右翼的官兵沿途設置崗位。按著揚威將軍大營先期報到兵部公事,是午后未時,可是地面上從一交午時,就把緊要路口全把守著了。禁止行人任意行走。午時一過,德勝門一帶,車馬奔馳,全是迎接將軍的大小官員,越是職分小的越得早到這伺候。這次揚威將軍哈元善平定苗疆,戢亂邊陲,勞苦功高,圣眷異常優隆,況且他又是裕親王的得意門生,有這么位有權有勢的王爺照顧他,哪會不無往不宜?朝中的滿漢官員誰不巴結他?并且又是莊親王奉旨勞軍,差不多把北京城的滿漢官員全驚動到了。不過迎接的有遠有近,有的按照職分,有的按私交,德勝門外迎接文武官員,足有三十多位,這里有專責的是順天府大宛兩縣。趕到一交未初,先是大興、宛平兩縣派出去的探馬回報,將軍的前站這就到。跟著遠遠地飛來四騎駿馬,馬上全是差官打扮,兩人背上斜背著黃包袱。這四名官差是由大將軍派來飛馬報到,到這里稍向順天府駐守的略一周旋,飛馳了過去。緊跟著前站又到,是一隊武營將弁,到這里紛紛下馬,跟著遠遠已聽到軍樂悠揚之聲,估計著至少還離著好幾里地。接連著遠遠望見塵土大起,凱旋軍前鋒營已到,軍旗招展,號帶飄揚,服裝齊整,器械鮮明。緊接著就是大隊人馬,揚威將軍所部是八旗勁旅、火槍、健銳、弓弩、藤牌全有。這里大部官兵過了一半,就是將軍的儀仗,儀仗一露面,所有迎接的官員全按照品級的大小,分前后排著秩序分立在道側。跟著對子馬雙龍出水式,徐徐往前走著,德勝門內外全凈了街,跑著小對子也分了兩行,沿官道兩旁往前凈道。再后就是親兵當中一乘綠呢大轎,前后頭馬,四十名校勇護轎,單有挎腰刀的把著轎桿,各官員這一望見了大轎,立刻全往前緊走了兩步,在路旁拱手恭候。將軍的大轎到了近前,眾官員搶步向前,給將軍請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