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53篇小小說結集而成,篇篇短小精悍,既有對民生百態的描寫,也有對官場人物的呈現。在寫作過程中,作者著重于人物的塑造,以留白的方式表達文章的主旨,讀來發人深省,余味悠長。
韋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趨于傳統寫作的作家。與許多經典作家一樣,他也注重于對當下生活瞬息萬變的洞悉,對情節的精心安排,對語言的生動表達,對情感的細膩把握,對人物命運的審視,對現實的拷問與反思。
(責任編輯: 張英、史文慧 )
守望精神家園的孤獨者秦 俑
在生活中有交集的人,自然有機會成為朋友。 在文學世界里能碰撞出火花的人,一樣可引為知交。 我一直認為,要維持編輯與作者之間的良性互動,需保持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太近了難免感情用事,太遠了又會彼此產生隔閡。韋名是我的作者,也是我的朋友。我們相識多年,一起在小小說的天空中遨游,卻因各自紛繁的生活與工作很少會面。幾次在筆會上相見,也多是匆匆照面,之后便各奔東西。所以,與對其他很多作家一樣,我對韋名的作品和他作品中的人物,要比對他本人熟悉得多。 韋名近日出一本新書,是他的第五本小小說集,因為與我的工作有些關聯,便囑我作序。朋友之托,不能拒絕,但說點兒什么呢,又常常讓人困惑。 我想,每一位寫作者,在其創作生涯中,都會面臨三個基本問題。 一是為什么寫的問題。 我曾問過韋名:你為什么寫小小說? 他回答:因為短小精悍。 這個答案有點兒出乎意料,但細想之下,又合乎情理之中。 在這個喧囂塵上的年代里,文學注定是一場孤獨的旅行。尤其像韋名這樣受過良好教育、生活穩定安逸、精神追求多元化的城市中產階級,能夠拒絕塵世的種種誘惑,追求沉默沉潛于心,默默用文字來構建自己的精神家園。 這樣的人,是值得欽佩的。 小是小小說的短處,也是長處;是其限制,亦是魅力所在。韋名久居穗城,公務繁忙,唯其短小,才能騰挪出時間來讀來寫。 方寸之間,盡顯天地。 不管是韋名選擇了小小說,還是小小說選擇了韋名,我相信,在時空的碎片與夾縫中,求得一方安靜的精神樂土,是他的生活理想,也是他的藝術理想。 第二個,是寫什么的問題。
韋名,廣東省作家協會理事,廣東省小小說學會副會長。著有小小說集《藍藍的天空下起雨》《水本無味》《家有芳鄰》《高空博弈》。
序言:守望精神家園的孤獨者/ 秦俑 1父子約 / 1父親的味道 / 6炊煙飄香 / 11外婆的密語 / 17橙說 / 22校鐘 / 27招牌微笑 / 31車開花香 / 36尋找恩人 / 43轉悠 / 48蝴蝶妝 / 52修車老漢 / 57買肉記 / 63老街 / 69戲癡李老三 / 74老良賣菜 / 80杏花滿庭 / 85桃殤 / 90九九約定 / 95華雄有話說 / 100火場英雄 / 104海島英雄 / 111門鈴聲聲 / 117開會 / 122振松當主任 / 128村官日子 / 133幫耕 / 138好酒 / 143還差一個 / 148大院積水 / 153犯傻老文 / 158領導的闊綽 / 163領導的數字 / 169領導的贈言 / 174領導的周課 / 179摸底 / 184鳥說新論 / 190品畫 / 195品味 / 200魚水相融 / 205游蝦 / 211試金石 / 215數字不是游戲 / 221談話 / 226探河 / 232完璧歸趙 / 237我的美女副手 / 242牙痛不是病 / 248有人想起你 / 253轉機 / 258重逢 / 263追尋燦爛陽光 / 269豬侯之年 /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