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新史料的發掘,對于白居易的生平和創作進行了新的全面且有創新的探索研究。通過制度等視角,對白居易的重點詩作進行了探索,尤其是就《琵琶行》詩,結合唐時教坊制度,具體論述長安教坊世俗,對唐時士人社會生活與創作心理極有學術意義的探索。又對白居易詩之四項分類,也有新的論述,有助于對中唐詩歌進展的具體了解。同時對白居易作品在日本的受容情況,系統整合文獻,進行了深度闡發。
文艷蓉,女,浙江大學文學博士,曾任日本九州大學訪問學者,現為徐州工程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唐宋文學,在《文獻》、《社會科學戰線》、《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白居易研究年報》等中日期刊上發表論文十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項目一項。
序 胡可先
緒論
一、學術視角的確定
二、研究途徑的思考
三、研究目標的制訂
第一章 白居易家世婚姻新證
第一節 白居易的先世考辨
一、關于白居易先世的紛爭
二、白居易遠祖非胡姓辨
三、白居易父母“舅甥婚配說”再辨
第二節 白居易的子嗣考辨
一、歷代白居易嗣子之
二、以侄孫阿新為后辨
三、景受即龜郎考
第三節 白居易及其家族婚姻考論
一、白氏家族與楊氏家族的婚姻
二、白氏家族與皇甫氏家族的婚姻
三、白氏家族與張氏家族的婚姻
四、白氏家族婚姻的特點
第二章 白居易交游新考
第一節 牛李黨爭與白氏交游新證
一、白居易與牛黨人物的交游
二、白居易與李黨人物的交游
三、白居易在牛李黨爭中的態度
第二節 新出墓志與白氏交游發覆
一、白居易與盧載交游考
二、白居易與盧貞交游考
三、申論
第三章 白居易詩文版本綜考
第一節 白居易詩文石本考
一、詩歌石本
二、文章石本
第二節 白居易詩文書跡考
一、中國部分
二、日本部分
三、申論
附錄:白居易書跡考
第三節 日本白集版本源流綜考
一、《白氏文集》大集本
二、單行本
三、白集選本
附錄(一):日本白集主要版本系統圖
附錄(二):中日主要白集詩文版本圖表
附錄(三):中日書法名詞對照表
第四章 《長恨歌》與《琵琶行》新證
第一節 論《長恨歌》的序與傳
一、《長恨歌》的流傳
二、《長恨歌》、《長恨歌序》與《長恨歌傳》的關系
三、《長恨歌傳》考辨
第二節 《長恨歌》愛情主題考論
一、《長恨歌》主題的學術史回顧
二、“風情”考辨
三、《長恨歌》的主題
四、唐玄宗與楊貴妃愛情的考察
第三節 《琵琶行》與唐代教坊樂伎制度
一、名署教坊第一部:唐代教坊部類
二、十三學得琵琶成:唐代教坊樂籍年限
三、自言本是京城女:中唐教坊的變遷
第四節 從《琵琶行》看中唐士伎同悲詩
一、《琵琶行》與白居易的士伎同悲情懷
二、中唐士伎同悲詩考
三、中唐士伎同悲詩潮的文化成因與內涵
第五章 白居易詩分類原論
第一節 白居易諷諭詩原論
一、諷諭詩的創作原因
二、諷諭詩的原生態作品
三、原始諷諭詩的分類
第二節 白居易閑適詩原論
一、閑適詩的定義解析與原生態作品
二、原始閑適詩的思想淵源
三、原始閑適詩的文學淵源
第三節 白居易感傷詩原論
一、感傷詩的心理成因
二、感傷詩的原生態再現
三、感傷詩的特征與影響
第四節 白居易雜律詩原論
一、原始雜律詩的復原
二、原始雜律詩的內容
第五節 白居易詩分類的意義和闕失
一、意義:古律之分與情志之辨
二、闕失:有始無終與體格混雜
第六章 白居易詩日本受容述論
第一節 白居易詩在日本的受容
一、平安時代
二、五山時代
三、江戶時代
第二節 日本白居易詩受容的方式
一、詩媒意識
二、佳句情結
三、選本受容
附錄:《白居易集箋!啡宋镅a正
主要征引及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