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關于楊式太極拳的集大成之作,內容首次公開,主要分為上下兩卷。上卷主要介紹了楊式太極拳的歷史,太極拳主要歷代大家的簡介,作者對太極拳修煉的獨到見解,以及部分經典太極拳拳論與歌訣。下卷主要介紹了楊式原傳活步108式太極拳單操、基本功、推手和套路等內容。
全面公開傳統楊家太極拳系統練功方法
簡單明了地闡述傳統太極拳的內功心法
筆者少小即好拳棒,曾習少林拳、八極拳、陳氏太極拳等拳術。高中一年級時,正式拜石崇英教授為師,系統地學習楊式太極拳、馬派八卦掌、程派八卦掌和形意拳。蒙師父不棄,從學至今。近二十年來,師父從做人到練功,從生活到文化,皆諄諄教導,令筆者受益匪淺。
可惜,筆者不是一個精進的學生。高中、大學時期,尚未認識到所學之珍貴;大學畢業后又到處奔波,忙于生計。雖然十幾年來從未間斷,卻用功不深,甚是慚愧!
近幾年,隨著年齡的增加、閱歷的豐富、生活的穩定,以及練功的加強,逐漸對拳術有了更多的心得和體會。于是,開始花時間研究拳理、拳論,同時著手整理以前的練功筆記。后來,隨著研究的深入,筆者被傳統武術所蘊含的魅力所深深打動,被古人高深的智慧所折服。同時也對恩師所傳這一支系拳術的系統性和全面性,有了更多的認知。
筆者不自量力,由此而萌生寫書的念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現在流傳的太極拳套路有很多種,但是,絕大多數都是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后創編的,而由楊露禪祖師的大弟子王蘭亭先生所傳的108式活步大架,是以前從來沒有人整理和公開披露過的。此套拳本身所蘊含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因為,這是迄今為止,筆者所發現的唯一一趟楊式活步太極拳套路,且極有可能就是楊露禪祖師當年在陳家溝所學的原傳太極拳。筆者借此書整理出來,供同道參考。
二、伴隨這套拳傳下來的還有大量、系統的太極拳練功方法。從定樁、活樁、太極步、跟步、單操,到各種實用的步法,以及推手、技擊、器械等等。這些功法中有很多是以前傳統太極拳非常保守的秘門功夫,現在更是鮮為人知。因此,它們都是很寶貴的文化遺產。同時,這些功法也可以從側面展示傳統太極拳的原始風采,還原傳統太極拳技擊、修身、養性、悟道的本來面貌。筆者也簡單地整理了一下,借此機會公開給廣大太極拳的愛好者。
三、由于種種原因,使得太極拳等傳統武學現在面臨著失傳的現象。如筆者師爺王教福先生所言:“練拳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筆者近些年來也看到很多癡迷于太極拳的朋友,因不得傳授而誤入歧途,荒廢時間,甚至練壞身體,非常可惜。筆者不才,愿將所見、所聞、所練之功夫分享給眾朋友,希望對同道有所幫助。
四、太極拳是傳統文化遺產,是中國先賢智慧的結晶。不過,由于時代變遷,現代人的傳統文化功底普遍較差,而太極拳的拳理、拳論多是用文言文和武術專業術語寫成,加上傳統武術里面有很多模棱兩可的東西,一旦習練者不得真傳,則很容易陷入誤區。
而筆者的師爺王教福先生和師父石崇英教授都是非常博學又務實的得道高人,同時師父還是體育本科畢業,他們對傳統太極拳的拳理、拳法的認識,可謂深入透徹,看待太極拳的觀點也更為客觀、理性和科學。基于此,本書盡量用樸實的語言,和現在人們熟知的物理學、生物學知識來闡述其中的道理,揭開傳統太極拳神秘的面紗。
不過,由于筆者的功夫和文化水平有限,而太極拳又確實博大精深,區區一本書,絕難表達清楚。再者,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講究心法,很多道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所以,不論正說還是反說,都覺得欠妥。
故而,寫就此書,一則權當向恩師及列祖列宗匯報自己的練拳心得;二來也算作拋磚引玉之舉。若讀者能在閱讀中有所收獲和啟發,那自是萬幸;而其中錯漏之處,還望海涵!
本書在寫作期間,多蒙恩師指導,筆者萬分感激,再次叩謝師恩!
在本書的整理排版、出版過程中,蘇宇、魏東明、石銳、李義重、柯智淵、劉玉明等弟子在百忙之中抽空協助,張村城、汪菲菲、尹耀強三位朋友負責拍攝照片,魏珉、陳正偉兩位兄長和弟子Matteo?Boschetti更是不吝筆墨為本書作序,筆者在此表示對諸位的感謝!
同時也非常感謝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自己的家人、朋友和師兄弟,以及近幾年支持筆者事業發展的李偉明、葉渭淇、盧麗紅、盧敘安、鄧照興、張勇、謝展賢、李實、張卡等朋友。
另外,也非常感謝當代書法大家陳忠康老師為本書題字,感謝湖南洗心禪寺妙華法師賜予的墨寶,本人誠惶誠恐,感謝諸師友的厚愛!南無阿彌陀佛!
查看全部↓
郭石磊,楊家太極拳第七代傳人、馬派八卦掌第七代傳人、程派八卦掌第七代傳人、形意拳傳人、清宮上駟院“綽班處”蒙醫正骨傳人
2005年開館授徒,傳授傳統內家功夫,第子遍布北京、上海、深圳、廣東、河南、湖南、山東、四川等省市,及新加坡、馬來西亞、德國、意大利、英國、美國等國家。
現為:東莞內家拳武館館長、歸真太極拳社社長、“隨園小舍”主人、崇英武學研究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