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小平,復旦大學博士,知名親子教育專家,兒童成長力培訓專家,新浪育兒名博主,搜狐自媒體金牌作者,著名報刊專欄作家,多家育兒網站和雜志特聘專家,“男孩部落”微信公眾平臺創始人。已出版《培養兒童自控力》、《陪孩子一起上幼兒園》、《把孩子溫柔地推開》、《陪孩子一起幼小銜接》等暢銷精品,銷量達數十萬冊。作者認為養育孩子是父母終身的事業,相信孩子成長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心靈陪伴。作者以專家的角度,結合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與天下父母分享自己養育孩子的理念和做法,深受年輕父母的推崇。作者多年來致力于兒童教育及家庭教育研究、咨詢和培訓工作,為全國多所知名幼兒園和小學的家長和老師做過相關培訓,曾接受湖南衛視、云南衛視、第一財經、江蘇電視臺、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滬江網、父母堂、《中國青年報》、《中國新聞周刊》、《解放日報》、《文匯報》、《揚子晚報》、《新民晚報》、《東方早報》《新聞晨報》、《東方教育時報》等多家大型媒體的采訪。近年來,作者在《澎湃新聞》、《北京青年報》、《北京晚報》、《中國教師報》、《現代教育報》、《河南青年報》、《婚姻與家庭》、《父母世界Parents》、《時尚育兒》、《母子健康》、《孩子》、《親子》、《中華家教》、《家教》、《健康準媽媽》、《父母課堂》、《魅力家長》、《幼兒教育》等報刊發表數百篇教育類專欄文章。
最頭疼那些問題
1.怎樣讓孩子不推卸責任,不亂怪別人
“我家孩子是男生,今年6歲。讓我頭疼的是孩子做事耐心不足,易發脾氣,推卸責任,遷怒于別人。舉例來說吧,他自己做手工,應該是有點難度,他做不好,就會大發脾氣吵吵鬧鬧說紙不好,膠不好,媽媽買得不好,總之沒有他自己的原因。我該怎樣讓孩子不推卸責任,不要亂責怪別人?”
2.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學會對自己負責
“我家男孩6歲,社交能力強,好奇心大。但做事磨蹭,早上醒后,穿衣服、洗臉刷牙都要花很長時間,上幼兒園經常遲到。自己的事情不愿自己做,比如,穿脫旱冰鞋時,都需要大人幫忙,他不會自己動手的。睡覺的時間到了,他不睡,說睡覺太浪費時間了,得做點有意義的事情。他要吃漢堡,買后又不要了,就說這個是給外公買的。我究竟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讓他學會對自己負責?”
3.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激發孩子的責任心
“我家女兒快上小學了,從小到大幾乎沒有做過任何家務勞動,自己會做的很多事情也喜歡依賴大人幫忙。再這樣下去,到了小學肯定會遇到很多問題。我們之前的教育確實沒有做好。想請教老師,我現在應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激發孩子的責任心呢?”
4.兒子忘帶語文書,我是否該送到學校
“今天早上七點四十五,阿姨送兒子到校。后來兒子打電話給我們,說他的語文書忘帶了,讓我們幫他送一下。我和他老爸都說沒人幫你送。平時我們就跟他說過,上學的東西自己一定要檢查好,因為沒人幫你解決。他一直在電話里強調,這是最后一次了,求求我們?伤习终f了一句,別指望我們了,就把電話掛了。剛剛又看到兒子給我打的未接電話,心里怪難受的,不知道我們這么做是對是錯!下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是否該給孩子送到學校去呢?”
5.如何讓孩子勇于擔當,學會承擔責任
“我兒子每次犯了錯,或者做了什么壞事,比如,欺負別人總是不愿承擔責任,能推脫的就盡量推脫。讓他給別人道歉,“對不起”三個字很難說出來;讓他承認自己的錯誤,從來不低頭承認。我該如何做,才能讓他學會承擔責任呢?”
上述這些,都是我曾經收到的家長咨詢過的關于孩子責任心不夠、不肯對自己負責、不愿承擔責任等方面的問題。其實,類似這樣的一些問題,很多家庭里面多多少少都會碰到。
關于孩子的責任心,你家孩子已經或者可能會遇到什么樣的問題
(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問題),請及時記錄下來:
為什么會這樣
下面列出的這些原因,很可能就是導致孩子在責任心方面出現這么多問題的因素之一。
(1)孩子對責任的認識不夠,不清楚在一個集體(比如家庭、學校等)中自己應該分擔的責任、需要遵守的規則,導致孩子的責任意識不強。
(2)孩子缺少集體生活和交往的機會,缺乏在一個團體中相互合作、分工配合、共同分擔的經歷。
(3)孩子犯錯后,沒有及時體驗到犯錯的后果,因此也就難以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更不愿主動承擔自身的責任。
(4)孩子不愿積極面對挫折和失敗,遇到困難和問題就退縮,更不肯迎難而上、勇于擔當。
(5)孩子從小養成喜歡找借口的習慣,所以遇到問題就會推卸責任,甚至隨便責怪別人。
(6)父母對孩子大包大攬,讓孩子從小養成依賴心理,無法養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良好習慣,這也就難以學會對自己負責。
(7)父母沒有為孩子創造從小做家務、共同分擔家庭責任的機會,讓孩子難以認識和體會到自身的責任。
(8)父母對孩子放任自流,幾乎沒有規則和管教,讓孩子變得任性、自我中心,當然就難以學會主動擔當。
(9)父母過于嚴厲的管教,比如,一點小錯誤或一件小事情動不動就打罵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出于恐懼的心理自然就會通過推卸責任、逃避責任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10)父母沒有做好示范作用,不管在家里還是在外面,遇事就躲、互相推諉、不愿承擔,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就會有樣學樣。
關于責任心,你認為自己的孩子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原因),請及時記錄下來:
我們應該怎么做
1.把孩子培養成為獨立的人
一個在思想上、精神上真正獨立的人,都會自覺承擔自己該擔的責任。但現實中,有很多孩子被父母照顧得太好,自己的事情不需要自己做,全部由父母包攬,長此以往只能培養出一個永遠依賴父母、始終無法“斷奶”的孩子。
讓孩子擁有責任心也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一個重要方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勇于承擔責任等等,本身就是踐行獨立性的最好證明。相應地,一個生活無法自理、獨立性不夠的孩子,壓根就不會想到很多事情是自己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2.從做家務開始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孩子出生后融入的第一個集體就是家庭,作為家庭的一分子,無論年齡大小,只要力所能及,就應該承擔對家庭的責任。通過做一些跟年齡相符的事情,就是讓孩子知道他做的哪些事情是對自己負責,哪些事情是對家庭負責。一些基礎的家務活,就是培養孩子責任心的必修課,并且能夠讓孩子體會到自己對家庭的價值。
大多數家長都認同孩子應該做家務,但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做家務、具體做什么家務,卻心里沒底。究竟從何時開始讓孩子做家務,主要標準不是年齡,而是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發育程度,就跟學走路和說話一樣,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時間點。我們安排孩子做家務時,不要把只跟孩子自己相關的事情視為家務,那是孩子照顧自己的表現。真正的家務是那些能夠讓整個家庭正常運轉的基本事務,跟所有家庭成員息息相關,比如,做飯、打掃衛生、收拾餐桌等。
有些家務事也許并不是孩子喜歡做的事情,但我們要告訴孩子,這是他的責任,必須去做。當然,如果孩子主動提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我們需要鼓勵和支持,不要強行拒絕,更不要對孩子說“你還小,做不好”“把學習搞好就行,這些事不用你管”等打擊孩子的話。
3.鼓勵孩子積極面對挫折和失敗
爭強好勝的心理和“贏得起、輸不起”的心態,是幼兒階段孩子的正常表現。而很多孩子不愿主動承擔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害怕碰到挫折和失敗。
孩子的人生,既有順境,也有逆境。在年幼的時候,如果能讓他們經受一些失敗,遇到一些挫折,并學會積極面對,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會逐漸提高,面對失敗的勇氣就會不斷增強,應對逆境的經驗就會日益豐富,責任心當然就會日漸增強。
4.讓孩子學會履行自己的承諾
一份承諾就是一份責任,履行承諾是具有責任心的一個重要體現。擁有責任心的人,往往都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引導孩子去兌現自己的承諾,有時候還需要協助他完成,這本身就應該是為人父母的一份責任。當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也會遇到孩子經常變卦的行為,這就需要父母的堅持和引導。
5.智慧的懲罰,讓孩子體驗犯錯的后果
懲罰的目的就是讓孩子體驗做錯事情的后果,讓孩子意識到行為需要改進,而不是僅僅是因為恐懼而不敢再犯錯。
為了讓一項懲罰更有效,我們要在一開始就把后果講清楚。懲罰的措施和后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可以起到威脅的效果。如果父母提前跟孩子進行充分溝通,孩子自然也就明白哪些事情不能做、做了會有什么后果等,無形中會增加一道心理防線,抵御犯錯的沖動。
為了解決你家孩子在責任心方面遇到的這些問題,你打算從哪些方面入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幾點),請及時記錄下來并立即付諸行動:
具體解決方案:5﹢1
★1.親子活動
(1)陪孩子一起做家務
活動目標:讓孩子學會承擔家務;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活動準備:視情況而定。
活動過程:
●父母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選擇適合這個年齡段的一些簡單家務勞動,陪孩子一起完成或讓孩子單獨完成;
●具體的家務勞動,可借鑒這份曾在網上廣泛流傳的美國孩子的家務清單:
●9~24個月:可以給孩子一些簡單易行的指示,比如,讓寶寶自己把臟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歲:可以在家長的指示下把垃圾扔進垃圾箱,或當家長請求幫助時幫忙拿取東西;幫媽媽把衣服掛上衣架;使用馬桶;刷牙;澆花(父母給孩子適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歲:更好地使用馬桶;洗手;更仔細地刷牙;認真地澆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寵物;到大門口取回地上的報紙;睡前幫媽媽鋪床,如拿枕頭、被子等;飯后自己把盤碗放到廚房水池里;幫助媽媽把疊好的干凈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臟衣服放到裝臟衣服的籃子里;
●4~5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并能獨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鋪床;準備餐桌(從幫家長拿刀叉開始,慢慢讓孩子幫忙擺盤子);飯后把臟的餐具放回廚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疊好放回衣柜(教給孩子如何正確疊不同的衣服);自己準備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并能幫忙擦桌子;鋪床/換床單(從幫媽媽把臟床單拿走,并拿來干凈的床單開始);自己準備第二天去幼兒園要用的書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種第二天上學用的東西);收拾房間(會把亂放的東西撿起來并放回原處);
●6~7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并能在父母的幫助下洗碗盤,能獨立打掃自己的房間;
●7~12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并能做簡單的飯;幫忙洗車;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間、廁所;掃樹葉,掃雪;會用洗衣機和烘干機;把垃圾箱搬到門口街上(有垃圾車來收)。
●當然,上面列舉的每個年齡段的家務勞動清單,我們也不要盲目照搬,需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
活動頻次:多次。
適用年齡:1歲以上。
(2)和孩子一起拉鉤鉤
活動目標:讓孩子學會遵守承諾;引導孩子在兌現承諾的過程中主
動擔當,增強責任心;顒訙蕚洌菏謾C或照相機;顒舆^程:
●父母選擇需要跟孩子口頭約定的一件事情,比如,每天看書、堅持練琴、看電視的時間限制等;
●當選好一件事情后,父母就要與孩子一起共同商定一些細節,比如每天看書的時間長短、能看多久電視,最終得到孩子的認可;
●如果孩子已經認可共同商定的這些細節,父母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舉行一個簡單的承諾儀式,比如,和孩子拉鉤鉤,還可以唱唱相關的兒歌,讓孩子感受到承諾的嚴肅;
●當孩子跟爸爸或媽媽舉行承諾儀式時,家里的其他大人可以用手機或照相機進行錄像或拍照,并保存好這段錄像或這些照片;
●承諾結束,父母再給孩子一些鼓勵,希望孩子今后能夠完全遵守自己做出的承諾,并告訴孩子這個過程已經錄像或拍照;
●如果在以后的時間里,孩子不能很好地遵守自己的承諾,就可以把以前的錄像或照片翻出來,再陪孩子一起重溫,喚起他的責任意識,并堅持要求孩子說到做到,不能毀約。
活動頻次:一次或多次。
適用年齡:3歲以上。
(3)給孩子買個小寵物
活動目標:培養孩子的愛心;增強孩子的責任心。
活動準備:視情況而定。
活動過程:
●活動之前,父母可以先跟孩子一起看看一些關于動物的視頻,尤其是適合作為寵物的動物,比如,烏龜、兔子、蠶、金魚等;
●父母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選擇適合孩子而且孩子也喜歡的一種寵物,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
●選好寵物的品種后,找一個周末的時間,帶著孩子一起去寵物市場,讓孩子自己挑一個,然后買回家;
●同時,還需要買一些寵物的食品;
●回家后,讓孩子自己為寵物安個新家,并把寵物安頓好;
●然后,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上網了解一些養這種寵物的基本知識,比如每天的喂食(水)量、需要注意的事項等
●接下來,每天就要讓孩子負責照顧自己的寵物,比如,喂食、喂水、做清潔等;
●
●如果在養的過程中,寵物出現生病的情況,大人需要陪孩子一起到寵物店找寵物醫生;●如果寵物意外死亡,大人要陪孩子一起安葬好寵物,比如,在家附近的草地上挖個坑,放好寵物尸體,并用土埋好。
活動頻次:一次或多次。
適用年齡:3歲以上。
(4)教會孩子說“對不起”
活動目標:教孩子懂禮貌;讓孩子學會交往;增強孩子的責任意識。活動準備:無;顒舆^程:
●從1歲多開始,當孩子已經會說簡單的詞語時,父母就要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真實場景,逐漸教會孩子說“對不起”;
●剛開始的時候,大人之間首先示范給孩子看,讓孩子明白究竟什么情況下需要向對方說“對不起”,并由做錯的一方及時向對方大聲說“對不起”;
●接下來,父母可以當場教孩子學說“對不起”三個字,并向孩子解釋剛才為什么要跟對方說“對不起”;
●當孩子學會說“對不起”三個字后,父母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孩子做錯事情的情況,就要引導孩子主動向別人說“對不起”,比如,欺負了別的小朋友、使勁用手抓或掐大人等;
●如果遇到孩子反抗,做錯事情又不肯說“對不起”,父母就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采取一定措施,讓孩子明白不愿主動承擔的后果,比如,取消當天看電視的權利、讓孩子自己反省等;
●如果孩子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做錯事情就主動跟對方說“對不起”,父母就要及時鼓勵和肯定孩子的表現。
活動頻次:多次。
適用年齡:1歲以上。
★2.親子游戲
(1)我是環保小能手
游戲目標: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增強孩子對社會的責任感。游戲準備:3到5個垃圾袋,一件印有或貼有“我是環保小能手”的外衣。
游戲過程:
●游戲之前,父母可以借助電腦或圖書先給孩子普及一些與這個游戲相關的基本的環保知識,比如,垃圾分類、亂扔垃圾可能導致的環境污染等;
●根據垃圾分類的類別,手寫或打印幾張垃圾類別的標識,并用透明膠貼在垃圾袋外面;●選擇一個晴好的天氣,父母帶著孩子到居住的小區或附近的街道一邊散步一邊撿垃圾;
●出門之前,就讓孩子穿上那件印有或貼有“我是環保小能手”的外衣;
●●剛開始的時候,大人先根據垃圾分類的標準,看到什么樣的垃圾,就告訴孩子應該放到哪個類別的垃圾袋里面;
●當孩子學會辨別這些垃圾的分類時,父母就鼓勵孩子自己識別垃圾分類;
●如果撿到的垃圾很多,裝滿垃圾袋后,就找一個附近的垃圾桶,由大人幫忙或讓大一點的孩子自己把垃圾袋里面的垃圾倒入垃圾桶;
●這樣的游戲,每一次可以持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在撿拾垃圾的過程中,父母還可以根據情況現場教給孩子一些環保知識;
●每次游戲結束時,父母都可以根據孩子當天的表現,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同時告訴孩子下一次哪些地方還可以做得更好;
●父母還可以事先準備一個小小的禮物,最好能體現環保或與環保相關,當游戲結束回家后,給孩子一個小驚喜。
適用年齡:3歲以上。
(2)我會自己整理書包啦
游戲目標: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提升孩子的責任心。游戲準備:書包,課本、書和作業本,文具等。
游戲過程: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大班(各地情況不一樣)或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每天就要帶一些課本、書、作業本和文具到學校,放學后再背回家,甚至可能還會有一些家庭作業要帶回家,有些是口頭作業,有些是書面作業;
●從第一天開始,父母就要逐漸讓孩子自己學會整理自己的書包,不要大包大攬、幫孩子全部搞定;
●剛開始的時候,父母可以教孩子如何對這些東西進行分類整理,比如文具全部裝進文具袋或文具盒、課本和作業本分開等;
●當孩子學會分類整理后,父母就要鼓勵孩子按照先后順序把所有學習用品和圖書資料放進自己的書包;
●父母還可以跟孩子事先約定好,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好,如有遺漏需要自己承擔責任,比如,被老師批評、只能和別人合看或者借別人的東西等;
●當事先約定好后,如果孩子仍然出現忘帶某樣東西并求助父母送到學校時,父母就要學會拒絕孩子的請求,這樣可以讓孩子“吃一塹長一智”,自己承擔不認真整理書包的后果。
適用年齡:5歲以上。
(3)我的責任我承擔
游戲目標: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過失與責任;讓孩子學會主動承擔,不要推卸責任。游戲準備:電腦或紙筆,畫畫的工具和材料。游戲過程:
●游戲之前,父母需要告訴孩子,當每個人出現因自己的過失或責任給別人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或損失的時候,就要大膽承認自己的過失與責任,并學會主動承擔自己的責任;
●游戲的時候,父母拿出電腦或者紙筆,給孩子列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需要主動承擔責任的事情,比如:
①弄壞或摔壞別人的玩具,就用自己的零花錢進行賠償或重新買一個同樣的玩具給對方;
②故意或不小心動手打了別的小朋友,就要當場說“對不起”,并向對方承諾下一次再也不欺負人了,如果造成嚴重后果,還需要登門道歉并送點慰問品;
③因為自己不認真或偷懶,在集體活動中丟掉了本該獲得的榮譽或獎品等,就要向團隊中所有人道歉,還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錢買點小禮品表達自己的歉意;
…… ●當父母列舉完后,還可以鼓勵孩子把這些場景通過畫畫來呈現,讓孩子進一步強化對這些責任的認識;●
畫得特別好的畫,還可掛在墻上或其他醒目的地方,讓孩子經常能夠看到這些場景。
適用年齡:4歲以上。
★3.親子對話
最好這樣說:
(1)“寶貝,你已經是幼兒園大班的孩子了,除了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還要幫爸爸媽媽分擔一點家務哇,因為我們都是這個家庭的成員,都需要力所能及地做些家務。要不,從今天開始,你每天吃完飯負責擦擦桌子吧!”
(2)“兒子,你剛才搶了洋洋的玩具,還把人家的玩具摔壞了。這樣的小朋友是不受歡迎的。如果你去跟洋洋說聲對不起,我猜他一定會原諒你的。然后再告訴他,你明天會賠他一個玩具。”
(3)“自己沒把事情做好,不能總責怪別人的不是。只有認識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下一次才可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哇。”
(4)“這首曲子確實有點難,但是假如你都不愿意去嘗試,怎么能確定自己彈不好呢?即使第一次彈得不好,也沒關系,多彈幾次不就得了。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寶貝加油哇!”
(5)“今天,爸爸媽媽之所以沒有為你送書到學校,那是因為我們一直都在跟你說,做完作業需要自己整理書包,每個人都要對自己負責。雖然老師批評你了,但這次讓你長了記性,也不是壞事。”
..
不要那樣說:
(1)“我們都把你養這么大了,你怎么還不愿幫家里做點事情呢?真是白養你了。”
(2)“都教你多少遍了,做錯事情要向別人說對不起。你咋就學不會呢?我的臉都被你丟盡了。”
(3)“這道題有什么難的,趕緊去做。你要還給我做錯的話,我就把卷子給你撕了,看明天老師怎么收拾你。”
(4)“每天都跟你說,整理書包要仔細,不要把課本忘帶了。你怎么就不長腦子呢?今天又忘帶語文書了,還想讓我給你送到學校,難道我不上班的啊?”
(5)“為什么每次都是別人的錯呢?難道你就一點責任也沒有?這么喜歡推卸責任的人,今后沒有人跟你交往的。不信,就走著瞧吧!” ..
★4.親子閱讀
(1)《亂作一團》
主題:如何培養孩子分擔家務的好習慣
簡介:在本書里,爸爸、保羅和莉娜從最開始的不愿整理房間,到后來的無法忍受,再到最后主動承擔,在輕松幽默的故事中,我們驚奇地看到了他們的變化。書中還配有整理房間計時器,可以幫助大家有效地規劃家務,并督促大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讀完這本書后,孩子們也會對整理房間有了新的認識,父母可以利用這個故事逐漸培養孩子主動分擔家務的好習慣。
(2)《穿毛衣的小鎮》
主題:堅守夢想,堅持行動
簡介:這個故事是這樣的:在一個名叫冷冰冰的小鎮,一個冬天的下午,小姑娘安娜貝爾在雪地里撿到了一個盒子,里面裝著五顏六色的毛線。這看起來是個平平常常的盒子,里面裝的是平平常常的毛線,可是事實并不是這樣..安娜貝爾給自己織了一件彩色毛衣,可盒子里還有剩下的毛線。安娜貝爾就用剩下的毛線給自己的小狗馬爾斯也織了一件毛衣,可盒子里還有剩下的毛線。安娜貝爾不停地織啊織,給小鎮上所有的人、所有的動物、所有的房子都織了一件彩色毛衣,可盒子里還有剩下的毛線。一個特別愛打扮的公爵盯上了安娜貝爾的盒子,于是他就派一個小偷偷走了這個神奇的盒子,可是當他打開盒子時卻發現盒子是空的。
通過這本書,每一個孩子在閱讀中都能感受到安娜貝爾堅守夢想的勇氣和堅持行動的力量。
(3)《瑪修的夢》
主題:堅持夢想,全身心投入
簡介:在這本書里,小老鼠瑪修一家住在一個非常破爛的閣樓里。雖然瑪修的爸爸媽媽很窮,但他們對獨生子瑪修卻抱著很高的期望,斝薏恢雷约洪L大以后想做什么。后來的一次美術館之旅燃起了瑪修當畫家的夢想。于是,他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通過這個故事,可以讓孩子懂得實現自己的夢想必須全身心投入。
(4)《朱家故事》
主題:共同分擔家務
簡介:在這本書里,朱家的生活看起來不錯,房、車、花園,一應俱全;爸爸和兄弟兩個被媽媽照顧得無微不至。然而這一天晚上,任勞任怨、辛勤顧家的媽媽突然不見了,只留下一紙留言:“你們是豬”。這也表明了媽媽對爸爸和孩子的不滿和失望。然而,沒有媽媽的朱家全都亂套了。
通過這個故事,可以讓孩子明白,每一個家庭成員都需要共同分擔家務。
(5)《小精靈與太陽蛋》
主題: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簡介:在這本書里,一個名叫彩虹鎮的樹林里住著一個小精靈。一天,樹林里突然出現了一個又黃又大的東西,小精靈以為那是太陽下的蛋。于是,她就趕緊叫來了樹林里的小伙伴們,一起來商量如何處置這個
“太陽蛋”。這時,小燕子飛了過來,告訴大家,這并不是“太陽蛋”,而是一種水果——橙子。秋天的時候,小精靈還跟著雀鳥去了南方,那里有許許多多的“太陽蛋”,她玩得很開心?墒,她還是渴望回到樹林里的伙伴們身邊,伙伴們也在焦急地等待著小精靈..
通過這個故事,可以讓孩子懂得對自己的言行負責,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增強自己的責任心。
(6)《湯姆尿床了》
主題:學會承擔責任,自己面對困難、解決難題
簡介:在這本書里,湯姆尿床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自己想辦法努力地去處理尿濕的床單。湯姆要去姨媽家過夜,可他還是害怕尿床..尿床,每個孩子都可能會遇到。
通過這個故事,可以讓孩子看到湯姆是如何學會承擔責任、小心翼翼地應對這個難題,而父母也可以看到他的家人是怎樣體諒和鼓勵他的。
(7)《小兔波力品格養成系列》(全11冊)
主題:養成好習慣,塑造好性格
簡介:這套書共分11冊,一個個溫暖親切的小故事生動再現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如何面對困難、如何承擔責任、如何克服恐懼、如何關愛別人、如何與人相處..這個莽撞淘氣又溫柔善良的小兔波力,可以教會孩子們為人處世的各種道理,讓孩子在快樂閱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從而養成好習慣、塑造自己的好性格。
目錄:
①《我不是故意的》;②《媽媽錯了》;
③《我當哥哥了》;④《圣誕快樂》;
⑤《玩具丟了》;⑥《我們和好吧》;
⑦《生日快樂》;⑧《秘密禮物》;
⑨《波力不怕》;⑩《波力你真棒》;
k《波力生病了》。
(8)《會做貿易的狐貍》
主題:一個關于人與動物,關于母愛,包含著勇氣、智慧、責任的故事
簡介:在這本書里,為了解救被男孩關押的小狐貍,狐貍媽媽不惜付出一切努力,甚至與人類做起了交易。它的勇氣、智慧、堅強、執著,還有深深的母愛,終于讓小狐貍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懷抱,同時也給那個男孩上了一堂難忘的人生課。
通過這個故事,可以讓孩子體會母愛的偉大和母親的勇氣與責任。
(9)《勤勞的小女孩》
主題:分擔家務,培養愛心、責任感
簡介:在這本書里,掃地、擦盤子、晾衣服、自己洗澡,給小動物包扎,從做家務開始,主人公莎拉不但能照顧家里,照顧自己而且還能照顧小動物。她的每一個動作體現出來的其實都是小孩子的愛心和責任感。
通過這個故事,可以讓孩子學會主動分擔家務,成為一個勤勞、有愛心和責任感的人。
(10)《親親熊妹妹》
主題:愛一個人就要有責任心
簡介:在小熊毛毛的這個故事里,你會發現:有了好朋友,才會更快樂;要是你喜歡的人丟了,那可是最傷心的事情;有朋友真好,你遇到了困難,他就會來幫助你;即使你做了錯事,爸爸媽媽依然愛你。
通過這個故事,可以使孩子明白:愛一個人就要有責任心。
(11)《大衛惹麻煩》
主題:學會承認錯誤,承擔后果
簡介:在這本書里,大衛的拒絕進食、大聲問話、出言不遜..等等行為,無不顯示著大衛在嘗試支配自己的生活,這一次,他真的受到了懲罰——黑暗中孤獨地入睡。單純善良的大衛很快意識到自己為什么受到懲罰,勇敢真誠地承認錯誤之后,大衛也第一次表達了對媽媽的愛。
通過這個故事,可以讓孩子學會勇敢承認錯誤、主動承擔后果。
(12)《小鯨魚回家》
主題:讓孩子學會勇于擔當,團結互助
簡介:在這本書里,家的味道,就是大海的味道。雖然山水迢迢、風雨來襲,但是悟空卻不知疲倦地護送小鯨魚回家。這是小鯨魚的回家之旅,也是悟空的成長之旅。
通過這個故事,可以讓孩子學會勇于擔當、團結互助。
(13)《是誰毀了我的家》
主題: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簡介:在這本書里,一場洪水,沖垮了大熊的家園。他手持寶劍,要將兇手砍成兩半?扇绻e在自己,那又該怎么辦?故事以大熊的房子被大水沖倒為導火線,大熊為了找出是誰闖的禍,帶著寶劍一步步尋找線索,一心想要讓闖禍的人付出代價。最后當大熊發現罪魁禍首就是自己的時候,心里的震驚達到了極點。
通過這個故事,可以引導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14)《不是我的錯》
主題:勇于承擔責任
簡介:在這本書里,一個孩子蒙著臉哭泣,是誰欺負他了呢?所有的孩子都說:“不是我的錯,不關我的事。”..沒有一個人愿意幫助小男孩,也沒有任何人承認是自己的錯誤。
作者用生活化的語言講述了一個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通過這個故事,可以讓孩子學會勇于承擔責任。
(15)《我永遠愛你》
主題:敢于承認,勇于承擔
簡介:在這本書里,主人公阿力早早地起了床,跑到廚房,準備給媽媽做早餐。可是,阿力一不小心,竟然打破了媽媽最喜歡的碗。阿力雖然不打算撒謊,但還是很擔心媽媽的反應。要是媽媽生氣了,不再愛他了怎么辦?于是,他跑去找媽媽,做了一場“愛的測試”。
通過這個故事,可以讓孩子懂得,敢于承認錯誤、勇于承擔責任的孩子,一定會永遠得到爸爸媽媽的愛。
★5.親子觀影
(1)一個都不能少
(2)大頭兒子的責任心(彩色的連衣裙)
(3)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盧勤講座)
(4)狗狗與我的十個約定
(5)夢想與責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對美國中學生演講)
(6)霍頓奇遇記(動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