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完整收錄了劉宇昆整個短篇創作生涯中的眾多佳作,包括2002年最早創作的《紗蟬》、2014年的最新短篇《解枷神靈》;更有在未來作家競賽比賽時的即興作品《涅槃》,獲得“雨果獎”“星云獎”提名的《紀錄片:終結歷史之人》,及同麥克??雷斯尼爾合作的《擬態植物》。
這十一篇異彩紛呈的杰作,從遙遠的歷史真相到眼前的信息過濾,從外星人的思維之謎到機器人的道德困惑,從為人父母的情感之路到奇點時刻的真正降臨,為讀者呈現了極為廣闊的科幻創作視野。
執玉司面臨重建以來的最大危機。組織上開始考慮失去了“呂”的執玉司是否還有必要存續。矢理卻提出執玉司現在有更緊急的任務需要完成……
執玉司四號明昧,孤身追擊阿特拉斯與矢茵,提出一個特別的交換條件。執玉司有另一塊失落的黑玉的線索。三方合作拿到這塊黑玉,執玉司愿意以此交換矢茵手中的黑玉“呂”……
而在太洋最深處的某個與世隔絕的小島上,一個危險的秘密,正引誘著所有人飛蛾撲火……
劉宇昆——首位華裔“雨果獎”“星云獎”雙料作家,英文版《三體》譯者。他的作品結合東西方文化精粹,在描寫技術進步影響社會的同時,充滿濃郁的人文關懷,令人為之驚艷。
譯|耿 輝
這本小說集中選擇的作品幾乎涵蓋了我的整個短篇小說創作生涯。《紗蟬》(Gossamer)創作于2002年,當時我還沒有發表過任何作品;而《解枷神靈》(The Gods will not be chained)創作于2014年,這時我基本上停止寫作短篇,轉而創作長篇。
比如說,《涅磐》(State Change)是我在未來作家競賽決賽期間寫作的(我憑借《紗蟬》打入決賽),當時我仍在學習法律、未婚,不確定自己是否會有作品發表。
在蒂姆·鮑爾斯和K·D·溫特沃什的寫作培訓班上,我們必須得在二十四小時內完成一篇短篇小說。蒂姆起初在教室里四處走動,隨機指定物品作為我們每個人的創作提示。當他停在我座位旁邊時,看見一杯沒喝完的汽水和里邊尚未融化的冰塊,于是他捏起一塊,對我說這就是我要寫的故事。當時的我看上去一定相當沮喪,可是K·D告訴我,有時候優秀作品的創作靈感并不會直接源自提示。
寫作《涅槃》是一個緊張激烈的過程,我從沒在如此之短時間內創作一篇故事,整個過程中,我一直有種幾近失敗的感覺。不過,這篇小說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杰伊·雷克就是其中之一。在一番頗有見地的評論之后,他建議我把它投給《復調》,他和黛博拉·萊恩編輯的選集。我聽從他的建議,將《涅槃》修改之后賣給了他。就這樣,參加完未來作家競賽,我售出了第一篇作品。
從那之后,我已經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完成了許多篇小說,但是沒有一篇像《涅槃》這樣驚心動魄。能夠在壓力下有所表現,按時完成作品對我的創作生涯很有幫助——我的一些優秀作品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完成的——我感謝寫作班給了我接受這種挑戰的信心。
未來作家競賽之后,杰伊的創作漸入佳境,而我在很多年里都賣不出作品。但是在那段困難時期,杰伊多次幫助我,在百忙之中給我鼓勵和支持。他就是我努力的目標。
K·D·溫特沃什和杰伊·雷克都已經離我們而去。我懷念他們的慷慨大方和真知灼見。
我的每一篇作品都有一個類似的故事可以講述。寫作《紀錄片:終結歷史之人》(A Documentary: The man who ended history)是我生命中最痛苦和艱難的經歷之一,在研究歷史并反思人們是怎樣為了政治利益犧牲歷史真相的幾個月里,我一直飽受煎熬。時至今日,這篇小說仍然是最令我驕傲的作品。《重生》(Reborn)是我第一次同戴維·哈特威爾合作的結果,他是當今業內最棒的科幻編輯之一。《擬態植物》(the Plantimal)是我第一次同麥克·雷斯尼克一起創作的小說,他既是技藝嫻熟的小說作家又是慷慨熱忱的朋友……
對于思維的運作原理、表現形式、進化發展、扭曲變形和盲點死區,我一直很感興趣。這本書中所有小說都圍繞可以承載思維的不同形式來展開,不管是歷史、技術、人工智能或別的什么,我持續關注的是這些外因如何改變思維。
故事情節雖是虛構的,但它們也揭示了我作為作家的成長歷程和我思維的“形狀”隨時間的改變。每次相遇,每次交談,每讀一本書,每聽一個想法,每一位新朋友——所有這些都形成我思維的組成部分,引導著思維的流向,激勵著思維的發展。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我們改變周圍的人,也被他們所改變。或許這種情況在作者和讀者之間也有發生。
我要感謝我的編輯雒華和清華大學出版社為這本書付出努力的每一個人。我還要感謝我的譯者——耿輝、夏笳、吳霜、余有群和羅妍莉,他們以信、達、雅為目標翻譯我的小說。同樣作為一名譯者,我深知翻譯這項需要權衡各方的工作有多艱難。在優秀的譯作中,翻譯和作家的思維最終會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最后,謝謝你們這些讀者——你們的存在是我寫作的動力。對我而言,寫作就是一種思維,我希望這些故事有些也會成為你們的思維,而且回想起來的時候,你們會感到歡喜。
劉宇昆(1976—):美國華裔科幻作家,1976年出生于中國蘭州,十一歲時隨家人移居美國,先后在哈佛大學主修英國文學和法學專業,研究生畢業后進入波士頓一家大型法律事務所擔任商務律師至今。首位華裔“雨果獎”“星云獎”雙料作家,英文版《三體》譯者。
得當年度“黃易武俠文學獎”;2006年起,陸續發表《周天》奇幻系列小說;2011年起,開始創作《諸神戰場》科幻系列小說,將武俠的激斗、奇幻的絢麗、科幻的震撼融為一體,樹立中文流行科幻的新界碑。
00 作者前言
01 思維的形狀
02 涅槃
03 發條士兵
04 麥克斯韋之靈
05 沙蟬
06 擬態植物
07 廣告御免
08 解枷神靈
09 重生
10 第14課:關于事件隱形裝置及其應用
11 紀錄片:終結歷史之人
12 譯者后記:跨越邊疆
第一章.愛的協奏曲
第二章.海上亡命者
第三章.薩拉丁之翼
第四章.上門的惡客
第五章.向未知航行
第六章.島主的秘密
第七章.意外的插曲
第八章.遠方的波濤
第九章.重逢在迷宮
第十章.末世的神明
第十一章.凰王的真身
第十二章.狂奔與戰斗
第十三章.浴血的洞窟
第十四章.舊時的遺骸
尾聲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