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頭/外國文學經典·名家名譯(全譯本)》通過拉斯蒂涅和高老頭的故事,入木三分地刻畫了資本主義世界里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拉斯蒂涅為了錢,一心向躋身巴黎的上流社會,而高老頭因為錢,被兩個愛錢勝于父親的女兒逼得在破舊的伏蓋公寓過著寒酸的生活,后來又被逼死。全書通過高老頭的悲劇,細致入微地描寫了統治階級的卑鄙罪惡,抨擊了物欲橫流、人性丑惡的社會現實,暴露了在金錢勢力支配下資產階級的人格淪喪和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巴爾扎克(1799—1850),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1799年5月20日生于法國中部的圖爾城,二十歲開始從事文學創作。1831年發表的長篇小說《驢皮記》為他贏得聲譽,成為法國負有盛名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等,創作了卷帙浩繁的巨著《人間喜劇》,共包含91部小說,刻畫了兩千四百多個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紀上半葉法國的社會生活,是人類文學史上罕見的豐碑,被稱為法國社會的“百科全書”。
一 沃克公寓
二 貴族之家
三 花花世界
四 亡命之徒
五 高家二女
六 老人之死
譯者后記
《高老頭/外國文學經典·名家名譯(全譯本)》:
房子似乎本來就是為開公寓而蓋的,底層第一間房子由靠街的兩個窗子照亮,由一個落地窗門進出。
這間房子就是客廳,隔壁是間餐廳,隔開餐廳和廚房的是樓梯間。樓梯的踏板每一級都是木板嵌上擦亮的彩色方磚。客廳的陳設叫人看了難受:幾張沙發,幾把椅子,都是陳舊不堪的,有些沙發罩布磨得漏底,有些卻又磨得發亮。客廳中間是一張圣安妮時代的圓桌,桌面是云花石的,上面放了個白瓷茶具柜,柜子上的金色花紋已經大半磨損掉了,今天這種柜子還可以隨處看到。房子的地板相當糟,護壁板也只有半個人高,隔墻板上糊了上光的漆紙,紙上畫著《特勒馬克》①的故事,英雄人物穿著華麗的彩服。在兩扇鐵柵窗之間的壁板上,房客們看到的是款待尤里西斯之子(就是特勒馬克)的盛宴。四十年來,這張畫引起了房客的說笑,他們自以為高人一等,而現實的地位卻低人一頭。看到畫上豐盛的酒席,而自己卻只能不餓肚子,奈何!壁爐是石塊砌成的,爐床干干凈凈,說明沒有重大的事情是不會生火的。壁爐架上擺了兩個花瓶,瓶里插滿了紙花,外面蓋了個玻璃罩,卻掩蓋不了紙花放得太久的陳舊顏色。花瓶中間擺了一架灰藍色云石的座鐘,叫人看不上眼。這第一間房子發出一股說不出的怪味,也許可以叫作公寓味,聞起來像是封閉多年,潮濕腐朽,變酸變爛,使人感到寒冷,臭氣觸鼻,連衣服也擋不住氣味的侵蝕;聞起來有殘羹剩菜的味道,或下人的房間、低級的辦事處、貧民救濟所的汗味。如果要描寫這種怪味,那得發明一個方法來計算、估計這些老老少少的房客叫人作嘔的品質,和污染空氣的獨特氣息,才能說得清楚。其實,這種嚇人的味道,如果比起隔壁的餐廳來,你會覺得這個客廳蠻不錯了,氣味也不那么難聞,甚至不比夫人們的小客廳相差太遠呢。餐廳全裝上了護壁板,原來的油漆顏色現在看不清了,露出了木板的本色,上面留下了一層層油污的痕跡,畫出了無以名之的奇形怪狀。靠墻擺了幾個碗櫥,手一碰就會感到黏糊糊的,里面放了幾個發暗光的長頸大肚玻璃瓶,幾塊帶有波紋織錦的圓墊子,幾沓杜奈出產的藍邊厚瓷盤。在一個角落里放了一個分格的小柜子,每一格都標了號碼,讓用膳的房客放他們的餐巾,那不是油漬斑斑,就是酒味撲鼻;還有一些老家具穩如大山,安然不動,雖然放在哪里都不合適,但是不能處理掉,就像醫院里無可救藥的病人一樣,公寓對這些老古董也下不了狠心。例如帶頂棚的晴雨表,每逢下雨,頂棚就會張開伸出去;還有叫人看了倒胃口的木刻版畫,偏偏還要配上一個黑漆描金的木框;又如鑲嵌了銅鱗的掛鐘,一個綠色的火爐,幾盞油和灰塵混成一片的油燈,一張鋪上漆布的長桌,布上的油漬厚得足夠讓一個愛開玩笑的食客用手指在上面留名紀念;還有幾把缺胳膊斷腿的舊椅子,幾塊放在門口擦鞋泥用的草墊子已經藕斷絲連,踩不斷卻又踏還亂了;還有幾個差勁的小腳爐,洞眼有的圓有的扁,結合的地方也已經松動,連嵌接的小木頭都烤焦了。怎么辦呢?要說出這些家具多么陳舊、腐朽,怎么裂開、搖晃,如何蟲蛀、殘缺不全、陰陽怪氣、毫無用處、一動就要散架,那需要太多的文字,未免拖拖拉拉,會使讀者覺得沒有興趣。性急的人更受不了。只簡單補充一句:紅色的方磚地給鞋底磨得高低不平,或者上色不勻,顯得有厚有薄。總而言之,房子籠罩在窮苦的氣氛中,沒有一點詩意;而節衣縮食、飽受折磨的貧困卻都集中在這里。雖然還不是一塌糊涂,也已經是遍體鱗傷;雖然還沒有千瘡百孔,衣衫襤褸,但是遲早要腐爛崩潰,變成一攤爛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