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是大仲馬成名作《三個火槍手》的續篇。與《三個火槍手》《布拉熱洛納子爵》組成“達達尼安三部曲”。小說以1648年至1649年的投石黨運動為歷史背景和基本框架,在忠實地記述、再現重大歷史事件的同時,成功地穿插了傳奇故事。小說中的主人公仍然是《三個火槍手》中的達達尼安和他的三個好友,波爾托斯、阿多斯和阿拉密斯,投石黨運動發生時,達達尼安和波爾托斯為馬薩林首相效勞,阿多斯和阿拉密斯則站在投石黨一邊,雙方無法合作,但他們仍然像以前一樣忠于友誼,緊密地團結,在關鍵時刻共同營救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接著又機智勇敢地挫敗了馬薩林的陰謀。整部作品在峰回路轉的故事演進中,給人以高潮迭起之感,扣人心弦,蕩氣回腸。
羅國林,1941年生,湖南常寧人,著名翻譯家、文學編輯。1965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學院法國語言文學專業。長期從事法國文學研究與翻譯,被公認為吉奧諾專家,發表過許多研究論文,譯著有二十多本。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擔任過譯員和譯審,參與創辦了《法語學習》雜志,對翻譯理論也頗有研究,并發表不少譯論文章。曾為廣東花城出版社編審、副社長、總編輯,中國翻譯協會理事,全國外國文學出版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理事,廣東省第八屆政協委員,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廣州市譯協常務理事。
第一章 黎塞留的幽靈
第二章 夜間巡查
第三章 一對老冤家
第四章 四十六歲的奧地利安娜
第五章 加斯科尼人和意大利人
第六章 不惑之年的達達尼安
第七章 達達尼安犯了難,我們一位老相識來相助
第八章 半個比斯托爾對一位教堂執事和一位侍童有不同影響
第九章 達達尼安遠尋阿拉密斯,卻發現他騎在卜朗舍身后
第十章 埃爾布萊神父
第十一章 兩個加斯帕
第十二章 波爾托斯·杜·瓦隆·德·布拉西歐·德·彼埃爾豐先生
第十三章 達達尼安與波爾托斯重逢后,發現財富并未帶來幸福
第十四章 對自己的現狀,波爾托斯不滿意,木斯克東則挺滿意
第十五章 兩位天使
第十六章 布拉熱洛納城堡
第十七章 阿多斯的外交手腕
第十八章 博福爾先生
第十九章 博福爾公爵在萬森監獄主塔里的消遣
第二十章 格里莫就職
第二十一章 馬多老爹的接替者在餡餅里藏了什么
第二十二章 瑪麗·米松的奇遇
第二十三章 斯卡隆神父
第二十四章 圣德尼
第二十五章 博福爾四十種越獄方法之一種
第二十六章 達達尼安到得正是時候
第二十七章 大路
第二十八章 遭遇
第二十九章 老好人布魯塞爾
第三十章 四位老友準備會晤
第三十一章 王宮廣場
第三十二章 瓦茲河上的渡船
第三十三章 小小遭遇戰
第三十四章 修道士
第三十五章 赦罪
第三十六章 格里莫說話了
第三十七章 戰役前夜
第三十八章 一次與從前相同的晚餐
第三十九章 查理一世的信
第四十章 克倫威爾的信
第四十一章 馬薩林與昂莉埃特夫人
第四十二章 不幸者有時如何把偶然當成天意
第四十三章 叔父和侄兒
第四十四章 父子情
第四十五章 又一位求援的王后
第四十六章 當場就證明第一沖動總是對的
《外國文學經典·名家名譯(全譯本) 二十年后(上)》:
第二章夜問巡查
十分鐘后,這一小隊人馬便出了好孩子街。這條街位于黎塞留所建的劇院后面。當初黎塞留建這個劇院是為了演出他寫的悲劇《米拉姆》,而如今馬薩林喜愛音樂勝過文學,前不久讓傳入法國的幾出意大利歌劇在這里上演。
城里的狀況顯示出一場嚴重騷亂的一切特點。大群大群的人在街上奔走。盡管火槍手達達尼安令人敬畏,可是街上的人還是停下來,帶著嘲笑、挑釁的神態看著這些軍人經過。這說明市民們暫時拋棄了他們平常的溫和態度,而采取了比較好斗的態度。從中央菜市場那邊不時傳來陣陣鼎沸的人聲,圣德尼街一帶有槍聲。有時,會驀地響起莫名其妙的鐘聲,這顯然是老百姓恣意妄為。
達達尼安若無其事地走他的路,像他這種人,這類不足掛齒的事對他不會有絲毫影響。遇到街中間有一群人,他根本懶得吆喝,催動坐騎照舊往前走。那些人不論是不是造反分子,都知道他們是在與什么樣的人打交道,便往兩邊閃開,讓巡邏隊通過。紅衣主教羨慕這種鎮靜,認為這是常常與危險打交道而養成的習慣。但這位臨時聽命于他的軍官同樣值得敬重的,正是這種大無畏的氣概加上行事謹慎。
當他們走近士官路障哨所時,只聽見哨兵喝問:“口令?”達達尼安事先問過紅衣主教,知道通行口令,便向前應聲答道:“路易和羅克魯瓦。”
交換過口令之后,達達尼安問這個哨所是不是科曼熱先生指揮的。
哨兵指指一位軍官。那軍官站在那里與一個騎在馬背上的人說話,手搭在對方的馬的脖子上。這正是達達尼安要打聽的人。
“科曼熱先生在這里。”達達尼安回到紅衣主教身邊說道。
紅衣主教催馬朝那兩個人走去,達達尼安知趣地往后退幾步。不過從那個站著的軍官和騎馬的軍官脫帽的方式,他看出他們已經認出了紅衣主教。
“好樣的,吉托,”紅衣主教對騎在馬上的軍官說,“盡管你六十四歲了,我看你還像從前一樣靈活敏捷、忠于職守。你正跟這個年輕人說什么呢?”
“大人,”吉托答道,“我們正經歷一個非常時期,今天這一天非常像神圣聯盟時期的一天。這個聯盟我在青年時代常常聽人談起過。你要知道在圣德尼和圣馬丁街完全有可能筑起街壘啦。”
“那么科曼熱是怎樣回答你的呢,我親愛的吉托?”
“大人,”科曼熱說道,“我回答說,他們要建立一個聯盟,我看只缺一種東西,就是一位吉斯公爵。再說,同樣的事情不會發生第二次的。”
“是不會,”吉托說道,“可是他們會成立一個投石黨,正如他們自己所說的。”
“投石黨,這是個什么玩意兒?”“這是他們給自己的黨取的名字,大人。”
“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
“大概是幾天前,巴肖蒙參事在宮里說過,所有鬧事的家伙都像在巴黎的壕溝里玩投石器的小學生。警察一來,他們立刻作鳥獸散,警察一走他們又馬上聚到一起。于是,他們像布魯塞爾的乞丐一樣撲上來,把這個名字撿了過去,自稱為投石黨。今天和明天,一切都歸投石黨啦,包括面包、帽子、手套、袖套、扇子等等。喂,請聽。”
這時果然只見一扇窗子打開了,一個男人出現在窗口唱道:
刮起了投石黨的風,
就在今天早晨。
它怒號著,
刮向馬薩林。
刮起了投石黨的風,
就在今天早晨!
“可惡的家伙!”吉托低聲罵道。
“大人,”科曼熱受了傷,憋了一肚子氣,正想以牙還牙進行報復,所以說,“你要不要我讓那家伙吃顆子彈,教訓教訓他以后別這么瞎唱了?”
說著,他便將手伸向他叔父的馬鞭側面的手槍皮套。
“不要!不要!”馬薩林喊道,“見鬼!親愛的朋友,你這樣會把事情全搞糟的。相反,現在事情進展得挺好。我了解你們法國人,就像他們從第一個到最后一個都是我造出來的一樣。他們現在唱歌,以后是要付錢的。在吉托剛才提到的神圣聯盟期間,人們只唱彌撒,所以一切都弄糟了。走,吉托,走。咱們去看看盲人收容院是否也和士官路障這邊一樣崗哨盤查嚴格。”
紅衣主教向科曼熱揮揮手,回到達達尼安身邊。達達尼安重新走到小隊的前頭,緊跟在他后面的是吉托和紅衣主教,其他人隨后。
“他的話是對的,”科曼熱因送著紅衣主教離去,一邊自言自語,“我忘了,只要有人付錢就行。他要的就是這個,他這個人。”
小隊又進了圣諾雷街,遇到的人群都閃開給他們讓路。人群所談論的全是當天頒布的敕令。他們埋怨年幼的國王懵懵懂懂地毀了老百姓。他們把所有過錯全歸到馬薩林頭上,議論著要去找奧爾良公爵和大親王,眾口一詞稱贊布朗梅斯尼爾和布魯塞爾。
達達尼安毫無顧忌地從人群中間穿過來,仿佛他本人和他的馬都是銅鑄鐵打的。馬薩林和吉托低聲交談著。其他火槍手也都認出了紅衣主教,全都不聲不響地跟在后面。
到了圣托馬斯一盧浮街,盲人收容院哨所就在這里。吉托叫一個下級軍官過來報告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