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長篇小說《白癡》描寫19世紀60年代出身貴族家庭的絕色女子納斯塔西婭常年受地主托茨基蹂躪,后托茨基愿出一大筆錢要把她嫁給卑鄙無恥的加尼亞。就在女主人公的生日晚會上,被人們視為白癡的年輕公爵梅什金突然出現,愿無條件娶納斯塔西婭為妻,這使她深受感動。在與公爵即將舉行婚禮的那天,她盡管深愛著公爵,但還是跟花花公子羅戈任跑了。最后遭羅戈任殺害。小說對農奴制改革后俄國上層社會作了廣泛的描繪,涉及復雜的心理和道德問題。
十—
十二
第三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第四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結尾
《外國文學經典·名家名譯(全譯本) 白癡(下)》:
“昨天那件怪事,”加尼亞低聲說,“當然是有用意的,當然,是不應該計較的。要對她吹毛求疵什么的,那就得故意找她的碴兒,或者造謠中傷,不過,這也馬上就會來的,”加尼亞結束道。他本來期待著公爵這時一定會問:“為什么他稱昨天的那件事是有用意的?又為什么說那種事馬上就會來的?”,但是公爵卻沒有問。
關于葉甫蓋尼·帕夫洛維奇的情況也是加尼亞自己說開的,沒有特別的詢問,這顯得非常奇怪,因為他在談話中插進這個話題是不倫不類的。照加夫里拉·阿爾達利翁諾維奇的說法,葉甫蓋尼·帕夫洛維奇不認識納斯塔西婭·費利帕夫娜,就是現在也只是稍稍有點認識她,因為四天前散步時才有人向她介紹了他,恐怕一次也沒有跟其他人一起去過她的家。關于借據的事也是可能的(這一點加尼亞甚至知道得很肯定);葉甫蓋尼·帕夫洛維奇當然是有一份巨額的家財,但是“莊園方面的某些事務確實搞得亂七八糟”。在這個令人頗感興趣的話題上,加尼亞卻忽然住了口。關于納斯塔西婭·費利帕夫娜昨夜的出格的舉動,除了前面順便提到的,他沒有再說一句話。后來瓦爾瓦拉·阿爾達利翁諾夫娜來找加尼亞,她待了一會兒,也是未經詢問就談的,說葉甫蓋尼·帕夫洛維奇今天,也可能明天,要去彼得堡,而她的丈夫(伊萬·彼得羅維奇·普季岑)也在彼得堡,也好像是為葉甫蓋尼·帕夫洛維奇的事,那邊確實出了什么事。臨走時,她又補充說,葉莉扎維塔-普羅科菲耶夫娜今天心境極為惡劣,但最奇怪的是,阿格拉婭跟全家都吵遍了,不僅跟父親母親,而且連跟兩個姐姐也吵架了,“這可完全不好,”仿佛是順便告訴這最后一個消息(對于公爵來說卻是極為意味深長的),兄妹倆便走了。有關“帕夫利謝夫兒子”的事,加涅奇卡也只字未提,也許是出于虛假的謙遜,可能是“顧惜公爵的感情”,但是公爵還是再一次感謝他盡力辦完了這件事。
公爵非常高興,終于只剩下他一個人了。他走下露臺,穿過路徑,走進了花園;他想好好思考一下,做出下一步的決定,但是這“一步”不是可以反復考慮的一步,而恰恰是不容斟酌、只能下決心干的一步:他忽然非常想撇下這里的一切,回到自己來的地方去,去遙遠僻靜的地方,立即動身,甚至跟誰都不告而別。他預感到,只要他在這里哪怕再待上幾天,就一定會無可挽回地被牽進這個圈子里去,并且這個圈子今后就將落在他身上。但是他考慮還沒有十分鐘便當即做出決定,要逃走是“不可能的”,這幾乎是畏縮怯懦,因為擺在他面前的這些難題,不去解決或者至少是不竭盡全力去解決,現在他甚至沒有絲毫權利可以這樣做。帶著這樣的思緒他回到家,未必有一刻鐘散步。此刻他完全是不幸的。
列別杰夫仍然不在家,因而傍晚的時候凱勒爾得以闖到公爵這兒來。他沒有喝醉,而是來吐露心曲和做自我表白的。他直截了當聲稱他來是向公爵講述自己的一生,為此他才留在帕夫洛夫斯克的。要趕他走是沒有一絲可能的:他是怎么也不會走的。凱勒爾本準備講上很久,講得也很不連貫,但是幾乎剛開始說就突然跳到了結尾,并且說,他失去了“道德的所有幽靈”(純粹是由于不信至高無上的上帝的緣故),以至曾經偷過東西。“您能想象到這點嗎?”
“聽著,凱勒爾,要是我處在您的地位,沒有特別的需要最好別做這樣的自供,”公爵開始說,“不過,您也許是故意往自己身上抹黑?”
“只對您,唯一對您一個人供認,只是為了幫助自己發展!再也不會告訴任何人;至死也要把我的秘密藏在白色尸衣下帶去!但是,公爵,您要是能知道我們這個時代弄到錢有多難就好!說了這些,請問您,到哪兒去弄錢?只有一個回答:‘拿黃金和鉆石來作抵押,我們就給。’也就是說,恰恰是我所沒有的,您能想象這點嗎?最后我生氣了,就那么站在那里不走。‘綠寶石作抵押,給不給?’我說。t綠寶石作抵押也給。’他說。‘好,好極了。’我說完,戴上帽子就走了出去;見你們的鬼,你們這幫無賴!真是這樣!”
“難道您有綠寶石?”
“我哪有什么綠寶石!嗬,公爵,您還以那么光明和天真的眼光,甚至可以說,用田園牧歌式的態度來看待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