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寫字”:葉秀山書法談從》是當代著名哲學家葉秀山先生的書法論集,全書以其名作《書法美學引論》和《說“寫字”》為主體,附收部分書法論文和隨筆。作者試圖將中國書法作為一種藝術推介給讀者。他從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等角度闡述書法美學的原理,分析書法與繪畫、表演等藝術種類之間的關系,討論了不同時代書法作品的具體形式和書家風格,并從幼時談起,把自己練字的艱辛歷程,對碑帖、字畫的認識,對書法作品、書法藝術的評論等,娓娓道來。作者以深厚的中西哲學底蘊,闡釋著中國書法綿延數千年的文化根脈,向讀者展示了書法藝術“單純性”形式背后的“超越性”內涵,以及中國書法那獨特的“形而上”意味,這真正觸及了中國書法的精神核心。
書法藝術是中國特有的藝術,但它又是可以、也應該向世界推廣的藝術。作者娓娓道來,不僅僅推介書法美學的遠離,更評論作品、藝術,在哲學中闡釋書法的文化根脈,觸及中國書法的精神核心! ≈軐W家葉秀山先生的書法論集。書法藝術的價值不在于“寫什么”,而就在那個“寫”,欣賞中國書法需要想象力。
葉秀山,男,1935年生于江蘇揚中縣,祖籍江蘇鎮江,于上海讀小學、中學。1952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本科,1956年從該系畢業,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哲學研究所(1977年改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由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至研究員并該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該所學術委員會主任,系首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專攻西方哲學,兼及美學,旁觸中國傳統哲學及中西哲學會通。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獲“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著有《前蘇格拉底哲學研究》《蘇格拉底及其哲學思想》《思·史·詩》《葉秀山文集》(四卷)等。業余喜好中國書法、戲曲及西洋音樂。
書法美學引論
前言
原理篇
一 書法美學告訴我們什么
二 書法藝術之心理學觀
三 書法藝術之社會學觀
四 書法藝術之哲學觀
分析篇
一 書法藝術的內容與形式
二 書法與繪
三 書法與美術字
四 書法與表演藝術
五 草書在書法中的地位
風格篇
一 金石之風格
二 碑帖之神韻
三 二王之風貌
四 唐代之氣度
五 筆墨之情趣
作者后記
說“寫字”
書論散葉
中國藝術之“形而上”意義
“有人在思”
——談中國書法藝術的意義
關于“文物”之哲思
——參觀臺北故宮博物院有感
書法是一種藝術
街上匾額觀 之不盡
書道貴新
《虞愚自寫詩卷》讀后
在《中國書法》雜志座談會上的發言
世紀寄語書法藝術
后記 哲思中的藝術
書法美學告訴我們什么
書法是我國一門有很悠久歷史的藝術,而美學嚴格說來卻是西方近代產生的一門學問,要把這一老一少、一中一西結合起來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先來說說美學的情形。“美學”這門學科一般都認為是近代十八世紀德國一位叫鮑姆加登的哲學家建立起來的,也就是說,“美學”首先是“哲學”的一個部分。那個時代的哲學都講究“體系”,要把對整個世界(包括宇宙、人生、自然、社會)的看法(世界觀)統統囊括在內,“美學”在這個大體系內占有一席之地,譬如,在鮑姆加登所屬的那個學派里,“美學”是比起“理性知識”來說稍為低級一點、稍為模糊一點的知識,而“美學”這個詞的本來意思,也就是指“感覺”、“感性”而言。所以,我們首先就有一個印象,“美學”本是“哲學”的一個分支。
但是,“美學”還有更為廣泛的意思,它首先又是與“藝術”分不開的!八囆g”是人類很早就有的一種?始性的(或叫本源性的)活動,對這種活動作理論上的思考和研究又是“美學”的重要的核心部分,所以“美學”又與“藝術學”有密切的關系。如果從這個意義來說,那么西方的美學則又是很遠古的事了。
我們知道,歐洲的文明起源于古代的希臘,公元前五世紀左右希臘諸邦、特別是雅典這個城邦已是繁榮昌盛的黃金時代。當時希臘的藝術,無論建筑、雕塑、繪“、戲劇等都達到了歷史的高峰。藝術的理論問題也隨之被有聰明才智的人(所謂”智者“)注意起來,成為當時”學術討論“(柏?圖的對話)的內容,后來亞里士多德作了”總結“,但可惜他這方面的書失散了,他的《詩學》只留下了論悲劇的部分。亞里士多德這本書當然可以作”美學“觀,所以《詩學》又常被認為是”美學“的開創性著作;只是當時絕無”美學“這門學問,連這個詞也只是在日常語言的”感覺“意義上來使用,并沒有學術性的含義。
無論如何,”美學“在歐洲是近代發展起來的一門學問,最初是”哲學“的一個分支,這一點是可以明確的。
正因為”美學“作為一門學科發展得比較晚一點,所以它本身還是不很成熟的,就連它到底研究什么問題、它的”對象“是什么也還是不很清楚的,學者們常常為這個問題產生爭論。毫無疑問,”美學“應該研究”美“;同樣毫無疑問的是”美學“必須研究”藝術“,但”美“和”藝術“卻又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何況”什么是美“、”什么是藝術“本身又是一些說不清的問題。
現代大部分美學家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美”并不是事物的自然的屬性,并不能在事物中加進去一點“美”,事物就變“美”了,像加一點“鹽”就變咸了那樣。所以對于“美”也不能下一個定義,不是學了這個“定義”就一勞永逸地知道什么是美了!笆裁词敲?”這個問題是要你永遠追問下去、永遠思考下去,而不可能有現成的答案的。這個問題有點像“什么是生活的意義”這類的“價值”問題,也不太能有像自然科學那樣的確定的答案。所以“什么是美”和“什么是桌子”這兩個問題是很不相同的。
……